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

从一片滩涂的深圳湾到6平方公里花园城市示范区的蜕变;

从第一座现代意义的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到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主题公园群成功开放;

从单一酒店到以意大利文化为主题的威尼斯酒店、以西班牙文化为主题的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因特拉根酒店等主题酒店群的建设;

从深圳欢乐谷辐射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重庆的欢乐谷,华侨城已然虏获了众多人的心。

2015年,华侨城迈入而立之年,30年,对优质生活品味的孜孜以求;对环境与自然的珍惜与热爱;对城市与土地的独特理解;对旅游、文化和居住产业的完美融合,成就了现在的卓越与辉煌。

然而它,又用“特区速度”建造着改变城市面貌的地标,用特有的情怀穿梭在人文与生态之间,更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价值。

这就是此次新华网新华房产随西安华侨城以及西安媒体代表团 “深圳华侨城文化艺术之旅”所感受到的华侨城的城市运营模式。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

多维运营 大笔画出华侨城造城模式

华侨城集团的发展模式,不只是简单的产业拼凑,而是围绕区域特性以及城市所需打造的“优质生活”组成的产业集群,并融合城市发展的一种区域运营。

在为期四天的“深圳华侨城文化艺术之旅”中,我们参观了华侨城集团总部、欢乐海岸、华侨湿地、欢乐谷、华美术馆、华侨城创意园、华侨城·波托菲诺、麦鲁小镇、华会所等涵盖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居住、酒店等代表性大手笔产业项目,穿梭在深圳华侨城,让人充分感受到华侨城带给深圳这座特区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幸福。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

事实上,华侨城用了3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样一座“城中之城”、一种独具特色却人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酝酿与沉淀。

正如西安媒体团在参观华侨城整体规划时,华侨城相关负责人所说,深圳华侨城的建设规划,并不是一撮而就,每一个项目就像生长起来一样,围绕城市所需,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围绕如何营造城市幸福感而参与城市运营和规划。华侨城建设早期就确立了“环境第一”、“环境就是优势、规划就是财富、结构就是效益”的理念,进而形成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酒店、商业、居住等产业布局,成为中国城市区域运营的典范。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3)

在深圳华侨城你会发现:原来,除了火柴盒般的“水泥笼子”外,这个规模大到相当一个欧洲小镇的社区还可以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几十、上百亩的公园里打网球,在温馨雅致的小区会所里喝咖啡或下午茶,在美术馆、艺术中心、雕塑、走廊等公共场所流连忘返,在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欢乐谷体验文化休闲的那种幸福,在麦鲁小镇儿童主题体验乐园享受的儿时童趣……这些都改写了人们现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居住理念,并引发全国人的推崇。

文化情怀 想象力创造华侨城优质生活样本

在深圳华侨城构造的城市区域内,文化的氛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它决定着城市的文化特色绝不是摒弃外来文化和拒绝外来事物的自我崇拜,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也给这座城市带来活力和凝聚力。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4)

华侨城所带来的“文化+旅游+地产”模式风靡全国,把拉斯维加斯蓬勃的酒店和地产业与迪士尼欢乐的旅游气氛有机地结合起来,再用深厚的文化内涵去包装,更是它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杀手锏。但决定这种模式成功与否的条件不是经济实力,而是想象力。

把不同文化元素糅合起来,是华侨城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圳被称为“文化的沙漠”。而今,深圳不但有中国第二个国家级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还有华侨城创意园、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文化场馆,这些都是华侨城的贡献。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5)

华侨城开发模式已经摆脱了地产依赖景观资源的单纯片面开发模式,并将旅游景区开发的理念贯彻到房地产开发中,旅游、地产、酒店、艺术、商业、文化……众多元素相互融合。

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以城市生活为元素,30年来,华侨城创造了一座座优质的城市生活样本。

品牌延续 理念让更多城市享受华侨城的生活之美

在西安,华侨城正在将其独创的“城市现代服务业成片综合开发运营模式”,融入这座古城,持续地为城市、区域实现增值,与城市、区域共同发展,为城市、行业和公众提供了优质生活空间和借鉴标尺。

近十年来,华侨城在北京、上海、成都、泰州、昆明、武汉、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发展步伐悄然加速。

2002年,华侨城20亿元进军北京,无疑是一次进京赶考,成绩好坏直接关乎华侨城的发展大计。北京华侨城也是华侨城第一次走出深圳建设的项目。事实证明,这张考卷答得相当漂亮。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6)

2009年,上海欢乐谷开业后,迅速成为全国4个欢乐谷中人气最旺的一家。而成都华侨城原处于沉寂多年的城西三环沙西一线,商业落后,交通不便。随着2009年欢乐谷的开园,西三环华侨城片区新开通了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大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华侨城进入成都后,还从城市运营战略合作伙伴的角度,提出了构建CHD(中国西南·中央欢乐区)的设想。而今,当初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7)

这种大手笔的城市运营模式,无不让所在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2010年起,华侨城落印西安曲江,国家两大文化产业示范区在碰撞中交流。在西安,所开发的华侨城·108坊占据了曲江最优质的地段,取名沿袭唐代108坊,在规划格局和文化精神上也充满了意合之处。即便是今日的西安,依然有很多地方传承以“坊”命名。

正是这样对城市土地的专注,研究和精细开发的情感,“优质生活创想家”的品牌理念才打动了很多城市,在上海、天津、武汉、成都、宁波等城市对于华侨城来说,拿地卖房子不是目的,将创想文化与人文关怀融入到城市建设里,致力于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才是本意。

据了解,在西安,华侨城欢乐谷项目也即将落地,浓厚的历史气息,将会增加时尚、动感、梦幻和欢笑,为中西部带来不一样的欢乐体验。

西安,也或将迎来一个华侨城的时代。

前几天采访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执行馆长凯伦·斯密斯时,她说:艺术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在繁忙的时候,也不要丢掉那份童心。

而这份心情,在深圳华侨城文化之旅之行中,从西安到深圳,体会美的历程,体会最为深刻。

诚如在华侨城工作的摄影师白小刺所言:在普通城市和理想城市之间,隔着一个华侨城。

华侨城·欢乐海岸——包容之美

“我选了一个淡淡的‘目的’,使许多微茫的快乐集中,不停地变化着。”——木心《如意》

华侨城欢乐海岸,抛开被人熟知的“城市会客厅”的标签,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一种创意包容之美。它将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公寓、酒店、湿地公园等多元业态融为一体,避免了简单粗暴地罗列组合。像一个“小王国”,来到了这里,吃喝玩乐、穿衣住行一应俱全。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8)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9)

曲水街上,风格各异的店面传出歌声阵阵,应和着游客悠闲的脚步声。那边的水秀表演,在呼唤一群鸟儿的回归,湖面被变幻的灯光衬托出另一种风情。商业大厦灯火通明,与广场上的喷泉相互映衬,即使是晚上,购物者依然络绎不绝。看什么电影吃什么饭则是年轻人必然热烈谈论的话题……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0)

主题商业与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在这里,成为了互相依靠互相成就的彼此。

华会所——简约之美

“我于你一如白墙上的摇曳树影。”——木心《俳句》

他是世界建筑巨匠,他是“白色骑士”,理查德·迈耶带着鲜明的风格在深圳环水岛屿之上,用简约不简单的白色,筑起了一座令人惊叹的作品。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1)

华侨城旗下顶级城市会所——华会所,通体白色的建筑,极简又不失现代感。几何感包裹着整体,流畅又倔强的线条,勾勒出思维的独特。而室内采用自然光的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2)

依水而建,分层递进的空间围绕曲线外形墙辐射展开,开阔的落地窗让山水美景一览无余。自然光照被建筑表面反射,光的角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室内空间效果。

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与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

华侨城湿地——守护之美

“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木心《俳句》

华侨城湿地,我国唯一处在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海相望。珍稀而挑剔的红树种子在这里选择落地生根,候鸟千里迢迢而来,只为在此栖息中转。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3)

宽阔的水面、茂盛的芦苇、稀疏的草甸、郁葱的红树林、100多种数千只鸟类在此栖息,这里是“城市之肾”,更是珍稀动植物的天堂。

来到这里,同行的人都忍不住贪心地猛呼吸几口,只为了把清新的空气装进肺里。坐在船上,可以看到天然鹭岛被心湖环绕,水面上不时有鱼儿跃出,各类鸟儿在舒展羽毛。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4)

在华侨城湿地生态展厅内,我们惊讶于曾经污水排放、水体不畅而濒临“死亡”的湿地,更惊叹在长达6年的保护性修复下,逐渐恢复了作为“城市之肾”功能和面貌的湿地。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5)

守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感动于在过度开发中,还有一块美得不可方物的世外桃源。也感动于有那么一群大自然的守护者,为保卫这片净土矢志不渝。

麦鲁小城——童趣之美

“幼者的稚趣之美是引取慈爱的‘骗局’。”——木心《俳句》

华侨城作品之一麦鲁小城,是一个儿童职业体验乐园,让孩子们在迷你儿童城市,感受小鬼当家。记者、医生、设计师、消防员、模特……多个专业场馆,细节设计灵动童趣。五十多种职业体验,不可计算的思维碰撞。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6)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7)

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麦币”,体验独立与责任。他们一本正经、有模有样,让围观的家长也穿越回了童年,感受豪华旗舰版“过家家”。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8)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19)

这里的繁忙与欢笑,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粹的认真与活力。

而西安也将在年底迎来自己的“麦鲁小城”,对孩子们来说,这不得不算一份“麦琪的礼物”。

华侨城创意园——自由之美

“鹤立鸡群,不是好景观——岂非同时要看到许多鸡吗?”——木心《嗻语》

在这座由废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园,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刚进入这里,浓郁的乌托邦气息就弥漫开来。各式各样的老式推拉窗户见证了这里氛围的变换,建筑外墙上的巨幅壁画,像是在宣告这里是先锋前卫的地盘,平庸的物种禁止入内。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0)

沿途遇到了几个微微凸起“肚子”的石柱,上面被随心所欲地海报捂得严严实实,像是每天都在上演激烈的海报设计比赛。随处可见的生动涂鸦,让身处其中的人在陈旧的建筑里,感受到色彩赋予的生命。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1)

通道延伸之处的木板斜坡,成为了孩子的游乐天地。而文艺青年的最爱,莫过于旧天堂书店。各种散文诗集、黑胶唱片、先锋海报……陈列于此,让人沉醉,不能自拔。而让人脑洞大开的各式设计工作室,每走进一家,就会袭来一场头脑风暴。先锋艺术展,创意感爆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2)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3)

独特的咖啡馆和特色餐厅随处可见,喝咖啡闲聊、免费发呆、找驴友、逗猫、赏花……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4)

华·美术馆——思考之美

“梦中的您,比醒时的您,哪个更笨?”——木心《认笨》

如果说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偏先锋探索和学术性,那么华·美术馆的展览更注重实用性,偏向设计和商业视觉。独树一帜的蜂窝外立面外观,就是它向外界传达的实用主义语言。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5)

由洗衣房改造而成的华·美术馆,是国内首家以设计为主题的美术馆,关注和推动包括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数码、影像、动漫等各个领域,同时瞩目于当代艺术和多种多元艺术活动。

参观的当天,有字体展和海报展。艺术家们用线条勾勒,传达所思所感。一副“2013广岛呼吁”的海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张获得“特别奖”的海报,传达的是向日本乃至全球呼吁和平。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6)

来自日本的作者解释说:人们是需要相互支持与关照的,只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生存。原爆无论如何也阻断不了人们对亲友的眷爱。我希望看到这张海报的人们能将他们的眷爱铭记于心。

华侨城·波托菲诺——居住之美

“晾在绳索上衣裳们,一起从午后谈到傍晚。”——木心《俳句》

华侨城香山街,静谧清幽,树荫蔽天,这里就是华侨城地产开发的经典作品——波托菲诺。波托菲诺在意大利语中是边界小港口的意思,华侨城波托菲诺没有面朝大海,却有湖畔垂柳,燕栖湖和天鹅湖成了镶嵌在波托菲诺的两块蓝宝石。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7)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8)

波托菲诺由“天鹅堡”、“纯水岸”、“香山里”三个住宅品牌组成。沿着湖岸线,一路上繁花锦簇,私家庭院田园风格别有意境。湖边的弧形商业街尤为热闹,三五好友约着下午茶,自在谈心。家长带着孩子们在湖边嬉戏,成群的鸭子毫不畏惧,前来觅食。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29)

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这片生活晕染出独有的“波托菲诺色彩”。

华侨城集团总部——创造之美

“伟大的作品等待伟大的读者。”——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三十年深耕,华侨城由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发展成为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花园中建城市”的理念,让华侨城开始了造城之旅。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30)

华侨城旅游地产先后建成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欢乐谷四个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将过去的荒滩野岭变成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城,由旅游起步,旅游“带靓”环境,环境带旺地产,地产促进华侨城全面发展,是旅游与房地产良性互动的典型。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31)

华侨旅游地产城不是单一的产业概念,不是单一的主题公园,也不是单一的地产,而是聚合在一起,把其中很好的因素结合起来,构成华侨城。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32)

如今,华侨城布局北京、天津、深圳、上海、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将一种理想的生活理念扩散、传达。

后记:

老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美,是一种最初、最自然、最随意的状态。含蓄而不张扬的美,似乎才能称之为美。参观完深圳华侨城,感受最深的是,它将艺术之美渗入到建筑肌理之中,带着清新却又不矫揉造作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33)

西安目前有华侨城·108坊和华侨城·天鹅堡两个项目,欢乐谷和麦鲁小城今年也将来到西安。期待“优质生活的创想家”的华侨城,继续带着情怀,与西安这座具有千年文化的正在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新华房产记者朱召国 杨瑞娜 摄影 杨瑞娜)

国家对华侨城的规划(见证华侨城模式)(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