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当代文学(3本高分非虚构文学作品)

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

我们没办法一览全世界,但有这种真实记录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看见世界的另一面

今天推荐3本文学作品,给我们看世界新的思路、不一样的一面,塑造不一样的人生

看见 柴静

推荐一本书当代文学(3本高分非虚构文学作品)(1)

柴静是知名记者、主持人

看过她拍的《穹顶之下》很震撼,这样的记者勇敢、正直,很有好感

我是通过《穹顶之下》之后读到《看见》这本书的

《看见》是基于柴静记者和主持人的身份,记录了她在央视十年的经历,包括经历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将大事件背后的动人细节、最真实人性、善恶悲欢、社会的思考一一呈现。这十年不仅是柴静工作经历的十年,也是这十年社会的缩影。

书中有很多句子和思考方法放在今天依然是值得细品的

推荐一本书当代文学(3本高分非虚构文学作品)(2)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推荐一本书当代文学(3本高分非虚构文学作品)(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看到书名就猜到这是一本回顾历史的书籍

我们固然做不到重走,但这些历史后辈仍需知晓

对旅行文学,我们除了想一窥旅途风景、旅行指南,还想了解旅途中那些有趣的人或事,对旅行的意义和思考

重走这段路,并以旅行文学的方式呈现这段历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

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被忽略的细节和篇章,到现场体会当时情景的壮阔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双重视角让我们看的更清楚。

另外 呈现历史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偏偏作者选择徒步重走呢?

这也是作者的用心良苦!

一方面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旅行跨越三省,矫正了思想和新的思考

而今天的人们想要破解谜团,还得自己去寻找答案,哪怕是需要走三千里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造就更好的生活,生活太舒服,理解太肤浅

因此作者提议:不要做舒服的事,不要被投喂,而是努力、费劲的去找,做困难的事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找到,因为他们埋的太深了,比以前还要深。

梭罗:瓦尔登湖

推荐一本书当代文学(3本高分非虚构文学作品)(4)

这是一本能够静心,且需要静心去读的书

初次阅读肯定会觉得无趣,因此需要静心

再次阅读能够理解和思考,故而可以静心

这本书是他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记录下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其中梭罗种豆的场景不禁想到陶渊明的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但陶渊明和梭罗却也不同

梭罗不单单是一个隐士,他主张走进自然,在独处和静心中思考,解析心灵,感悟自然的妙处

比陶渊明的境界要更高一筹,瓦尔登湖只是承载着这一切

你得成为一个哥伦布,寻找你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开辟海峡,并不是为了贸易往来,而是为了思想融合。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地的主人。

真实的世界远比小说更震撼、更魔幻。你所看到的东西是想让你看到的,但不一定是真实,也不一定是不真实的。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这3本文学作品恰好帮到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