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

提起中国功夫,我们的脑海里不禁想起李小龙、黄飞鸿、霍元甲等武家形象,但提起拳学,我们不得不提起被奉为“近代武功第一”的孙禄堂。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1)

孙禄堂身材矫健、动作敏捷,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研制出的孙氏太极拳得到了世人的追捧,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赛活猴”。

拳学造诣深厚,但命途不济,幼年丧父,晚年丧子,让我们一起看看武圣孙禄堂悲惨又传奇的一生。

命途虽多舛,上帝也为他开了一扇窗

出生于1860年的孙禄堂在父母的期待中来到了人间,到了入学的年纪,父母省吃俭用,将他送进私塾,希望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2)

孙禄堂天资聪颖,课业上非常优秀,私塾的先生经常夸赞他聪明,谁知,大好的前景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碎了。

孙禄堂父亲的离世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祸不单行,不久后他的母亲又生病倒下了,东拼西凑才将父亲埋葬,孙禄堂看着病中瘦弱的母亲,有着非常强烈的内疚感,甚至想要结束生命。

好在得到好心人的救助,但经过父母的事情,孙禄堂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那就是一定要变强,只有变强了,才能不被人欺负。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3)

安顿好母亲,孙禄堂一面打工一面拜师学艺,一位李姓的师傅,感动于他的勤勉好学,将毕生的钻研都传授给了他。也正是这位师傅的存在,打开了孙禄堂通向学武道路的大门。

习得真传的孙禄堂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不喊苦、不喊累,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超越了自己的师傅。看着青出于蓝的徒弟,李师傅非常欣慰,将他推荐给了功夫更胜一筹张瑞。

苦心钻研,不忘初心

两人见面后,张瑞就看出了孙禄堂在武学上的造诣,痛快的答应收他为徒,还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4)

开心得到师傅的认可,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有的时候,师傅都劝他,要注意休息,都被他拒绝了。

师从张瑞后,孙禄堂的进步肉眼可见,但是他并不满足现状,仍在不断精进武艺,再一次超越自己的师傅。

无书可教之后,岳父决定将他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被人号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武学大师李魁元。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5)

孙禄堂再次用诚心赢得李魁元的认可,决定将最擅长的形意拳传授给他,虽然每天早出暮归,但在练功的路上,他从不喊累。很快,他的功夫超过了师父。

在李魁元的叮嘱下,孙禄堂再次走上了拜师的道路。经过推荐,他找到了德高望重的郭云深,这一学,又是八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位恩师的指导下,他将形意拳发挥的淋漓尽致。

求学的路上从不间断,他经常拜访名师,闲暇之余,融会贯通,独创了自家的孙氏太极拳,正当他想要探望恩师,提出将此法发扬光大的想法时,却得到了一个噩耗:八国联军侵华,恩师死于枪口之下。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6)

老师的死带给了孙禄堂很大的震撼,他发现,即使自己的武功再厉害,拳头再快,也抵不住八国联军侵华的脚步,也挡不住敌人的枪口,一时之间,孙禄堂对眼前的光景迷茫了,甚至几天几夜都茶饭不思。

终于,他还是开悟了,即使敌人再强大,我们的脊梁也不能弯,他自创的太极拳正好可以为国人壮胆,让敌人望而却步。也正是因此,孙禄堂在专注推广太极拳的同时,更加注重太极拳的实战。

天下第一手,令人传颂的体育精神

技艺高超的孙禄堂名气大振,很多官员都像他抛出橄榄枝,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定自己弘扬拳学,增强国人身体素质的心愿。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7)

自从他一招制胜俄罗斯的彼得洛夫后,孙禄堂开始走进了外国人的视野,外国人不敢相信,“东亚病夫”能够如此强劲,抱着嘲笑的态度,上门挑战的人络绎不绝。

甚至自诩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也派出威猛的武士。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孙禄堂用行动给他们上了严肃的一课。

在这期间,不幸的事情再次降临在孙禄堂的身上,最有可能传承他衣钵的三子,不幸身亡,一面是日本武士的请战书,一面是晚年丧子的悲痛,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仍决定为国而战。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8)

这也让周围的人都为他担心。

比赛中,日本武士的咄咄逼人,被制服后侥幸逃脱,嘴上却不依不饶的叫喊,非要再次争个高低。

面对挑衅,孙禄堂多次手下留情,即使对方毫不退让,他依然秉着武士精神,在保证日本武士安全的基础上,又教训了他的目中无人。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9)

这一战之后,“天下第一手”的名声再无人质疑。

一时间,挑战孙禄堂的风气不断,但无一例外,都败在了他的门下,其中也有不少人想拜孙禄堂为师,但国恨家仇,孙禄堂坚持,他的功夫只能传给中国人。

炉火纯青的造诣,匡扶正义的拳学精神,孙禄堂不仅收获了国人的爱戴,也获得了外国人的尊敬。他经常教导徒弟,习武的目的不是逞凶扬恶、横行霸道,而是为了捍卫心中的正义和人道。

在清末年间有谁武功高过孙禄堂(民国武圣孙禄堂)(10)

清朝管理落后且腐朽,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孙禄堂十分失望,带着遗憾回到了老家,谁知,两个月后,孙禄堂突然离世了。医生提到他的身体没有问题,因此,他的死被后人不断的揣测,但都是空穴来风。

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切断他不断攀岩的路,于武学,他满腔热爱,付出了毕生的热忱,于国家,他努力改变,将武学的精神不断传递下去,鼓舞了精神。

正是这样黑暗时刻的点点星光,才有了国人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铮铮铁骨,孙禄堂说的是对的,只有精神屹立不倒,我们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