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最后大象的叫声(大象席地而坐它在看向希望)

“满洲里动物园,有一只大象,他他妈整天就坐那。”

开场白,浅显易懂的为大家解释了电影极具写实主义又无比怪诞的名字。

“大象席地而坐”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表述--大象无精打采的甩着鼻子,一看竟是屁股着地。

画面荒诞,离奇,甚至有些黑色幽默般的诙谐。

这个从未出现的画面成为了整部压抑了3小时50分钟的电影最天马行空的部分,也是本片的导演胡迁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的礼物。

大象席地而坐最后大象的叫声(大象席地而坐它在看向希望)(1)

我对于电影的评论方式一直以来都是由剧情出发,从剖析人物行为开始到解读导演用意结束。今天我想换换方式,我以下不含有一句剧透向的文字,我希望仅仅把我的感受分享给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无论你现在蓬勃向上还是悲观失望,这部电影,是良药


他用近4个小时的时间,涂黑了整块幕布

在看了近40分钟的时候,我慢慢意识到,为什么有很多人会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历史上丧的里程碑。

当一件事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可能会有无数张面孔,它可能会往好了发展,也有可能平淡结束草草结尾。但导演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做了最噩梦的处理,就好比说电脑前的水杯倒了,可能会是水杯没水没有任何影响,也有可能会是电脑进水坏了拿去修理,但在这部电影中他一定是电脑进水坏了,做了半年的工作毁于一旦,甚至水杯中的水还是滚烫的你的手臂这个烫坏起泡。

这是一种极端悲观情绪,也是我通过欣赏电影的方式第一次如此接近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他为我们展现出来的世界是没有一丝光亮的,信任崩塌,私欲膨胀,人性剥离,兽性滋长,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往黑暗中生长。就像他为我们展示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在彷徨和迷惘中选择了卑劣。如他自己在文章中写的:

卑劣总是可以安抚卑劣,如果做不到,还可以寻求宗教来把自己填的丰满,总之,一定可以把卑劣的自己保护起来。

这世道的确不好,也的确从来没有好过。

但他最后还是留下了希望。

他划出了如此浓墨重彩的黑,不过是为了照出那微弱的希望的光。

大象席地而坐最后大象的叫声(大象席地而坐它在看向希望)(2)

“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发现,没什么不一样的,但都过了大半生了,所以之前,得骗个谁,一定是不一样的。”

大象席地而坐最后大象的叫声(大象席地而坐它在看向希望)(3)

“我告诉你最好的状况,就是你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边那个地方,你想一定那边比这边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的问题。”

最好的状况,这就是希望。

可是最后他自己没有相信希望,17年10月13日,他在家里结束了自己还未到30岁的生命。

他不愿意妥协,所以选择离开了。

我不想再在这里对于这件事评头论足什么,已经有无数人义愤填膺亦或是痛心疾首。再多的话语我觉得都是对于死者的打扰。


这里我想说说悲观。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一杯饮料喝了半杯觉得还有半杯而心满意足的人,所以有时候并不是特别能理解那种极端悲观者的想法。

但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去理解了极端悲观主义者,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乌托邦。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不劳而获的乌托邦。每个人都生来痛苦,并且会一直痛苦下去。你的乌托邦只有自己能给你,无法消化的痛苦最终都会变成毁灭你的绝望,一丝一缕最终将你吞噬再无光明。

所以,要宽恕啊,宽恕自己的灵魂,宽恕这个世界的恶。

毕竟,到了明天,太阳总会照常升起。


大象席地而坐最后大象的叫声(大象席地而坐它在看向希望)(4)

去看看把,就像韦布在车站挽留老头时说的。

再不济你也能感受到仅仅用长镜头大片留白给你留下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无限遐想。

大象席地而坐,去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