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

最真诚的忏悔汉武帝《轮台诏》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

经过几十年的对外作战,汉王朝在文景之治几十年里积攒的财富已经用尽,再加上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此时的汉王朝只是表面强大内地里已经是十分虚弱了,汉武帝不愧为“千古一帝”,看见了自己早年的错误,便立即下诏书罪己,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给国家以安定恢复。

原文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3)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4)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5)

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6)

最深情的眷恋诏书《求微时故剑诏》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7)

汉宣帝刘询继位登基后,朝廷群臣议论皇后人选,大臣们都推荐霍光的女儿,汉宣帝深爱妻子,妻子许氏和自己度过一生中很多困难时光,不忍心使得妻子受苦,便下了一道简短的诏书。汉宣帝不仅是一个有为的君主,更是一个很合格的丈夫。他的爱情千百年了广为传颂。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8)

朕只求微时故剑伴于身侧。

《汉书外戚传上》

原文: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9)

最公正的评价《赠王安石太傅诏》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0)

《王安石赠太傅》创作于北宋时期,乃是苏轼所作。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王安石去世。当时朝廷主张对王安石“尚宜优加厚礼”,因此追赠太傅称号。此时苏轼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了这则诰命。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1)

北宋时党争极其恶劣,王安石属于新党,但是当时朝廷上主政的是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苏轼是作为旧党中的一员大吏而起草这份诏书,但他没有以旧党的口吻全盘否定王安石,而是公正地评价了王安石, 对他的事业、学术。表现了高度的理解与推崇。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2)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3)

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4)

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5)

最扬眉吐气的诏书《明太祖即位诏》

历经了近百年胡虏之变,北宋被金人打残,两个皇帝,无数皇亲贵族、大臣宗室被一锅俘虏,宋高宗仓皇南逃,历经了多少次生死存殁,逃难天子,终于在杭州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可惜“北宋无名将,南宋无名相。”朝廷的腐朽堕落,致使了国家灭亡,最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的纵身一跃跳进汪洋大海。南宋彻彻底底灭亡。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6)

迎来了蒙古人的九十年统治,蒙古人自己制造的有色眼镜,成为了了民族内部矛盾新导火索,再加上只会“弯弓射大雕”牧羊放马的马背上民族,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残害我华夏正统。到了元顺帝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已经是日薄西山。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7)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竟然会夺取天下,就是现代最能虎刺的网络小说家也不敢这样写,但是朱元璋真的凭着一身本事,不到二十年打下了大明江山。够传奇吧。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8)

原文: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19)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众请,于吴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册封马氏为皇后,立世子标为皇太子。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0)

最具争议的诏书《康熙帝遗诏》

做了六十年的天之骄子的康熙皇帝绝对想不到自己一辈子的英明神武,但是自己的儿子们也和他差不多的英明神武,为了夺嫡不择手段,自己留下来的诏书也在历史上留下来一个大谜团,穿位于四皇子和传位十四皇子的无稽之谈,只是门外汉的看法,其实雍正帝的继位是完全没有悬念的,因为当时康熙帝的传位遗诏是用三种文字写成的。民间的说法根本不具有说服力。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1)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位六十年,灭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三征讨葛尔丹、对战俄罗斯的康熙大帝的最后一封诏书。

原文: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昔汉高祖系泗水亭长,明太祖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末陈友谅等蜂起,而天下卒归于明。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2)

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汉北,皆出一心运筹。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3)

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及百分之一。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4)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5)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6)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卯

最有划时代意义的诏书《清帝退位诏》

风雨飘摇,乾坤疮痍,在历史的长河里艰难前进的清王朝终于撑不下去了,在皇太后隆裕的授意下,清王朝下退位昭告天下,宣布了封建君主制度在我国的灭绝,宣告清王朝两百六十年的统治结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可以排进前五的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7)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8)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29)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30)

钦此。

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历史上改变时代轨迹的经典诏书)(31)

码字不易,看见了点个关注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