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增阳的食物(入伏前后这5种扶阳)

每年7月16日进入初伏,初伏经历10天,中伏经历20天,末伏经历10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最为潮湿的40天,稍微一动就会大汗淋漓,感觉全身黏糊糊。不过,从中医看来,三伏天阳气最为旺盛,正是养阳气的好时机。

祛湿增阳的食物(入伏前后这5种扶阳)(1)

然而,长期吹空调或风扇、不节制的吃生冷寒凉食物、作息紊乱或睡眠不足、滥用药物和过度纵欲等不良习惯都会消耗阳气,使得阳气不足,抵抗力减弱,增加患病风险。因此三伏天应着重吃具有扶阳功效的食物,有助于补阳气,改善免疫力。

生活中常见的扶阳食物有哪些?

1、茴香苗

茴香苗不仅仅是一种蔬菜,在中医眼中确实一味中药。茴香苗性温,具有驱寒养阳功效,特别适合体质虚寒、畏寒怕冷者。茴香苗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以制作成饺子馅,也可以凉拌吃或炒着吃;其中含有的茴香油,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具有健胃和消食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者。把茴香苗洗干净后,切碎切加入少量杏仁凉拌,能最大程度提高茴香作用,味道清新可口;烹调食物时也可以加入少量茴香,不仅仅调味,而且滋补机体。

祛湿增阳的食物(入伏前后这5种扶阳)(2)

2、生姜

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由此可见夏季吃生姜正当时。生姜不仅仅是调味料,而且也是一味中药,生姜味辛性温,能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促进阳气生发。进入三伏天炎热又潮湿,再加上过度贪凉可损害阳气,所以应适当吃生姜,能帮助平衡阳气,维持身体健康。坚持吃生姜能促进排汗,帮助排出体内寒气和湿邪;生姜中含有姜辣素,能促进食物消化,缓解食欲不振、没胃口等症状,同时也能预防中暑。如果不喜欢咀嚼生姜,不妨把红枣、枸杞和生姜共同放在锅中煮成汤,每天喝2~3杯即可。

3、黄鳝

三伏天后机体出汗多,能量消耗大,易出现嗜睡和疲惫等,不妨食用黄鳝。黄鳝性温,起到扶阳功效,维持体内外阴阳平衡。不过,烹调黄鳝时不能加入温补性太强的调料,比如花椒和辣椒等,以免导致上火。

祛湿增阳的食物(入伏前后这5种扶阳)(3)

4、羊肉

羊肉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和暖中补虚作用,同时也能开胃、保护肾气,达到养肝养肝和明目功效。不少人三伏天饮食方面贪凉,寒邪气易在体内堆积,从而损伤阳气。不妨适当吃羊肉或喝羊肉汤,能起到滋阴补阳功效,去除体内湿寒气。

5、荔枝

荔枝性温,同样也能帮助补阳,适合体质虚弱和虚寒者,可以每天吃2~3颗荔枝,也可以用荔枝壳泡茶。不过,不能空腹吃荔枝,同时需控制好量。

祛湿增阳的食物(入伏前后这5种扶阳)(4)

家医君寄语

三伏天除了多吃以上几种食物外,还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贪凉,拒绝喝冰镇饮料或雪糕,多吃温性食物;同时应正确使用空调或风扇,避免直吹身体,空调温度不能开得太低。三伏天运动应安排在早晨或傍晚,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不能追求大汗淋漓。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