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今年规划(高颜值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长沙县今年规划(高颜值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1)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杨源 长沙报道

到安沙赏花、到北山品青梅、到影珠山露营摘星、到大山冲与长沙版“九寨沟”邂逅……在长沙县,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去乡村亲近自然和洒脱,生态旅游成为了热门选择,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构筑了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正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长沙县把生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用“生态”赋能产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

智慧环保守护绿色生态

“河道干净整洁了,环境优美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才更加舒心。”连日来,行走至浏阳河畔㮾梨河段,总能见到“清河净滩”志愿者们克服高温“烤”验,活跃在河湖水域、河岸及滩涂,为一江碧水清澈流淌贡献力量。

作为浏阳河流经区域,㮾梨街道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结合辖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清河净滩”专项行动,努力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物,打造“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的河湖环境。

“㮾梨境内有一河四港发达水系,在工业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曾受到严重污染。”㮾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街道巧做加减法,探索推进了包括“体制 科技”“截污 治污”“雨水-污水”“低水-高水”在内的“两加两减”工作方法。

一江碧水缓缓流淌,常态化的管水护水带来了河湖水质和沿岸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去年,县内主要河流浏阳河、捞刀河长沙县段总体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Ⅲ类及以上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控、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99.17%,全县78个县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2.41%,达到河湖长制实施以来最好水平。

休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每天被布谷鸟叫醒,一呼一吸满是茶香,暑假游客都接待不过来呢!”在金井镇,沙田村茶农林革新望着自家的大片茶园感慨,有茶相伴、有美相随、有朋自远方来,这就是高品位的茶生活。

作为远近闻名的绿茶小镇,金井镇依托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加工产业、农业体验、观光旅游融为一体,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让镇村居民、外地游客在金井充分体验生产生活生态的怡然自得。

“茶叶 ”在金井正释放出巨大潜力。从一产的茶叶,到二产的茶机制造、茶叶精深加工,再到三产的农文旅融合,再到今后的茶健康产业,金井用一片茶叶串起了一条全产业“增收致富链”。今年上半年,金井镇共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茶园周边的村民仅游客接待收入就增长了40%左右。“村组 村民 企业”的村企共建模式,写下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有效实现了品牌增值、企业增效、村组增收、村民增富、环境增美。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4.1万元,企业茶叶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

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溪树藤自然成趣……酷暑时节,北山森林公园堪称长沙人近郊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该公园位于北山镇辖区内、总面积3374.5公顷、森林覆盖率95%以上。如今,公园正紧紧围绕“青山白雾”森林湿地观光体验、“花海溯溪”原乡体验和“露营休闲”近郊度假体验三大内容,建设游憩产品,扩大北山旅游吸引力。

人在景中,景在林中。路口镇则积极发挥大山冲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长沙小九寨”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后期计划植入美学元素,打造大山冲自然博物馆,形成受众面广、参与度高的自然生态景区。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长沙县全面抬高坐标,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一、二、三产业,形成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在“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取得新突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