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为什么被我们怀念(很多人都误读了)

很多人提起西南联大,必然会说:“自由的精神”。

如果邓稼先、郭永怀、华罗庚等大师听到了,必然会说:“你读了个假的西南联大。”

在国破家亡,日寇铁蹄踏碎河山的时候,支撑起中国,支撑起西南联大的,肯定不是“自由精神”。“自由”在海外的美国,但肯定不在艰苦抗战的大中华,不在筚路蓝缕、为中国延续文明之火的西南联大。

这是一场知识界的长征,是“火种计划”,为中国的科学、人文、艺术,保存了火种,举全国文化界之力,举北大、清华、南开之菁华,打造一所战时的大学。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抗争,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真正的骨气、毅力和决心。

西南联大为什么被我们怀念(很多人都误读了)(1)

闻一多靠两条腿千里跋涉,带着学生们前进;华罗庚在猪圈上写着他的数学著作;邓稼先、郭永怀在空袭炸弹的尖啸中做着物理实验。虽然艰苦,虽然危险,但他们依然为了中国的科研和学术,为了知识和文明的存续,燃烧着自己。

他们都是无双的国士!你知道的,后来的闻一多,为了真正的“民主”,牺牲在昆明;后来的邓稼先,为了中国的核武器,呕心沥血,英年早逝;后来的郭永怀,牺牲于空难,当人们发现他的遗骸的时候,他和助手紧紧抱在一起,怀里是完好无损的核试验机密文件。

西南联大为什么被我们怀念(很多人都误读了)(2)

他们在朝不保夕的命运中,坚持着知识分子真正的理想主义,杨振宁当时遇到一个小学弟,叫做许渊冲,他告诉杨振宁:“我要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后来,这位许先生成了中国翻译界的泰山北斗,我们所读的很多经典国外著作《红与黑》、《追忆似水年华》,都是他翻译的。西方人读的《诗经》、《楚辞》等文学经典,大多也都是他翻译的,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成为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这所大学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个月,却诞生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培养的人才超过战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的总和。

这群人,在艰苦奋斗中,积攒的火种,点燃了新中国的未来。在这里,“家国情怀”更胜过“自由精神”。

西南联大为什么被我们怀念(很多人都误读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