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消毒方法:PICC日常维护应选择何种消毒剂

picc消毒方法:PICC日常维护应选择何种消毒剂(1)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29%~16.4%,感染患者中平均病死率为12%~25%。研究显示,50%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是由于皮肤及无针接头的细菌定植,因此日常维护中对皮肤及无针接头表面的消毒十分重要。

picc消毒方法:PICC日常维护应选择何种消毒剂(2)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及2011年INS相关指南共同推荐采用4种消毒剂对无针接头及皮肤进行消毒:70%乙醇、葡萄糖酸氯己定(CHG)、聚维酮碘(PVI)和含碘类消毒剂。然而,目前在PICC维护中,国内外普遍看好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的消毒效果。

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对比

picc消毒方法:PICC日常维护应选择何种消毒剂(3)

(点击放大查看)

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效果

无针接头消毒

70%乙醇并不能起到完全杀灭无菌接头细菌的作用,有研究指出,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具有持续的杀菌作用,持续作用可达到24h,比70%乙醇及聚维酮碘更适合需要长时间消毒的情况。2014年,英国相关指南中推荐,使用无针接头前后用氯己定醇擦拭。

皮肤消毒

有研究显示,10%的聚维酮碘水溶液与葡萄糖酸氯己定相比,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增加了两倍。5%聚维酮碘醇溶液和10%聚维酮碘水溶液相比,前者优于后者,可将管路细菌定植率减少50%。而葡萄糖酸氯己定与醇的结合物比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效果更好,并且葡糖糖酸氯己定醇已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为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2016年一项对2349名PICC患者进行的研究证实: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对CRIS的预防效果优于聚维酮碘醇溶液,推荐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时间

在皮肤消毒方面,国内研究表明消毒时间为15秒即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且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有利于缩短PICC维护时间。而在接头消毒方面,国外有研究表明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将无针接头擦拭5秒即可达到清除细菌(包括绿脓杆菌)的作用。英国相关指南给出的建议是在使用PICC管路前后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擦拭15秒。目前消毒的方式各异,如棉签、纱布、棉布等,其中最佳消毒方式及最佳消毒时间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婴幼儿须慎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有专门规定,国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对于<2个月大的婴儿慎用。葡萄糖酸氯己定入血后对婴幼儿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实验对婴幼儿葡萄糖酸氯己定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研究。

本文摘编自《中国护理管理》2016年10期,原文标题:PICC日常维护中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心菊,侯惠如,杨晶,王晓媛;参考文献:略。

“中国护理管理”微信收稿邮箱:zghlgl@vip.163.com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