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各路大神都强烈推荐过这本书。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1)

这本书的作者是赵周老师,赵周老师是何许人呢?

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拆书帮,拆书帮是中国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习爱好者组织(江湖组织),践行通过学习改变行为,“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

赵周老师就是拆书帮创始人,而且他还是一名教育实践家,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著有《拆出你的沟通力》《这样读书就够了》等畅销书,并有多本译作。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2)

1.什么是拆书法?

拆书法是由赵周老师开创的一种读书方法,提倡知行合一、拆为已用,也就是说将知识拆为你的能力,工具是三张便签,适用于致用类的书籍。

首先,来解释一下:R、I、A分别指Reading、Interpretation和Appropriation,即阅读片段、引导促进、拆为己用。这是拆书法的三个核心环节。

R:阅读片段:通过速览,选出书中一些关键片段,仔细阅读。

I:引导促进:用提问的方式深度挖掘这段文字包含的核心理念、方法、案例。

A:反求诸己,拆为己用:如果讲这些理念、方法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应该如何使用?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3)

2.为什么要拆书?

1)学以致用

拆书法主要是针对目前很多人,尤其是职场人——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这些情况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在精不在多。

首先,它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要求读完全书,不用考试,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

其次,强调自我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或老师为中心。

最后,它致力于内化和应用知识,实现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4)

2)成为学习促进者

赵周老师将学习者分为3个进阶: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他认为初级学习者是原始人的学习状态,高级学习者将推理用于个人生活,学习促进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人。

我把自己归于初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之间的状态,因为我读书期间大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学习,虽然也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会选择性阅读感兴趣的书籍,但是并不能自如地“学以致用”,来指导个人生活工作。

所以,我目前最喜欢的两种阅读方法,也在实践的就是拆书法和洋葱阅读法。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5)

3)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花费很多时间在接收、识别各类信息上,那么,如何辨别知识和信息,如何增长自我智慧、解决自身问题呢,答案就是: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大家都在实施快速阅读、深度阅读、主题阅读的话,就说明已经在尝试通过读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了!

下一步就是让实践检验,通过分享、写作等输出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更进一步,就是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个人的品牌影响力!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6)

3.“RIA法则”到底该如何运用呢?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其实,如果使用拆书法,一遍下来,我们都会印象深刻。

具体来说,可以把RIA拆书法分成七步法:

1.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

2.快速阅读,遇到理论、建议或较难理解的观点时自问:

这对我有多重要?若不重要,省下一张便签;若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

3.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写在I便签上并贴到相关书页;

4.结合书中的信息,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写在A1便签上,贴到I便签旁边;

5.考虑应用目标,并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写在A2便签上并贴到相关书页;

6.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提醒自己这一页有学习资料;

7.看完一本书后,取出所有的A2便签,贴在书架或其他视线易见的地方,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7)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练习I/A1/A2。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87-189

【R:阅读原文】

利用性格特点,塑造合适形象

具体来说,内向的人在演讲中应该如何表现,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呢?有三个步骤,让我们轻松搞定一场演讲,妥妥掌控局面。

第一步:自嘲。

要知道,化解紧张情绪,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那个让我们紧张的因素摆到台面上来说。而内向这个特点,是听众最能接受的,因为大多数听众跟我们一样,都害怕公众演讲,所以上来先拿自己开涮,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你就是内向、就是紧张,你就跟大多数观众坐在了同一条板凳上。通过自嘲,既能获得观众的同情加分,又能缓解自己的紧张,一举多得。

第二步:建立信任

这里需要明晰一个思路:外向人的演讲是先让别人喜欢自己讲的话,再让别人喜欢自己;内向的人演讲,是先让别人信任我们,然后才是顺带着也喜欢我们讲的话。二者的努力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内向的人由于比较专注于自己要讲的内容,不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反而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不需要考虑怎样添油加醋,也不需要想着怎么取悦观众制造噱头,而只需要老老实实告诉大家,对于演讲的主题我们做了多少研究、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有什么实际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这些内容用不着绘声绘色,都是可以用实打实的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实在不行,还可以上道具、演示图表等视觉辅助物。

第三步:由小见大

演讲中最关键的,就是把演讲的主题引到自己关注的小事上来,越小越好。

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很多人觉得,既然我内向、我不太会说话,那我得把自己藏起来,讲的东西越大越好,越体现不出个人特点越好。很多人教演讲,也都是让我们厚着脸皮硬上,自己当成复读机,把观众当成土豆——这是误区。人毕竟不是机器,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场下背得再熟,上了场还是会忘词儿;而且就算我们背下来了,背诵出来的东西让人听着也是胃味同嚼蜡。这内在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有专业的演员才能不懂装懂,还能让观众看不出来;我们本来就内向,还想靠着表演来掩饰心虚,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内向的人演讲尤其要注重真情实感,这个其实并不难。上面也提到了,内向的人由于不善交际,平时有大把时间专注做自己的事,在很多小细节上其实都有特别细腻的感触,只是由于比较害羞,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动人。

此外,我们可能以为别人会觉得这些很无聊,所以自己就不敢拿出来讲,这也是不对的。只要是真心喜欢做的事,总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只要善于利用,都是很好的演讲切入点。很多大的主题,其实都可以落实到这些细节上来。从这样的生活化场景出发,内向的人也能展示演讲的魅力。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8)

【I :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性格内向的人在说话上具备自身的优势,如果掌握演讲的方法和技巧,反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自身优势,轻松搞定一场演讲。

【why】我们一向认为,演讲高手都是出口成章,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那种人,比如说罗胖,比如说马丁路德金,自带光环。而性格内向的人,好像与公众演讲离得有点远,其实,任何性格都有各自的说话方式,只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开口,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么,熟能生巧,说多了自然就会有自信,甚至能够带来性格上的变化。

【how】内向的人演讲,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掌控局面:

1.自嘲——将内向的特质告知听众。演讲正式开始之前,可以坦诚告知,“我从小就特别内向,特别害怕人多的地方,但是今天……”即使你还紧张,至少不会害怕了,因为听众知道你是内向的人,无形中降低了对你的要求。

2.建立信任——先让别人信任我们,然后顺便喜欢我们讲的话。内向之人不必想着如何感召大家,只需要客观分享演讲主题相关的付出和成绩即可,确保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必要时,可以利用视觉辅助工具。

3.由小见大——小处着手,引向大主题。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题材大的内容,说起来会显得空洞、不真实,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内向之人情感细腻,如果将自己的生活场景融入演讲,那么,对于演讲者来说,是熟悉的,有话可说,非常容易切入;对于听众来说,是真实的,很容易被打动。

【Where】此方法适用于内向的人做演讲。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9)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从小,我就是个内向的人,除了爱学习之外,还是爱学习。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作为种子选手,代表班级参加全校的演讲比赛。比赛之前,我将演讲稿背诵得滚瓜烂熟,可是临场发挥时,还是手心冒汗,紧张得不得了。演讲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忘了一个词语,卡壳十几秒,但是对于我来说,仿佛过了60秒之久,我更加紧张了,完全不记得是如何收场的。虽然那场演讲比赛,我获得了二等奖,但是内心充满挫败感,至今都难以忘怀。目前为止,这我第1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演讲比赛,从那以后就留下了心理阴影。

【反思】首先,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如何化解紧张情绪,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其次,我只是在背稿子,没有与听众建立信任,缺少互动;演讲的内容也是比较大的题材,没有联系到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儿。最关键的是,我竟因为一次小失误,而对演讲产生了十几年的畏难心理!通过片段的学习,我要克服小时候的心理阴影,提升控场能力,增强自信心。

【A2 :我的规划应用】

【目标】 周一录制了一个4分钟脱稿演讲的视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所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12月,通过的线上线下学习,掌握演讲的一些基础知识。

【行动】

1.未来一个月,每天早上洗漱结束之后,对着镜子练习演讲三分钟,养成一个微习惯;

2.12月上旬,通过线上学习一期口才演讲训练课程,课程结束一周之内,输出一篇学习心得;

3.12月下旬,至少参加一次头马演讲俱乐部的会议,观察学习专业演讲者。

当然了,这是标准的思考过程,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直接用三张便签纸写就好,不必求大求全,写出重点内容即可。

是不是很简单呢?快快行动起来吧。

书法100种结构(传说中的拆书法)(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