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

请关注和分享“数学乐坛”。主要内容是中小数学概念、解题策略剖析,初中数学经典例题分章分节动画视频讲解,七八九年级各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中考分类精编精析,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中考压轴题突破等。力求原创,内容比同号的头条号更丰富。先谢了!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

材料特点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

数学思想、方法、考点解读针对考点,结合课本知识点,快速巩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了解中考试题,高效复习、马上提高。必考题型透析锁定漏缺,依据题型和解题思路方法,有效训练,对中考试卷了如指掌。

1、考点统计: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卷,锁定常考点、必考点和常考、必考题型;

2、题型归纳:归纳中考常考、必考题型,学会典型例题解题思路方法,中考换汤不换药;针对训练选择近年典型中考题训练,试题附详细解析;

3、模块过关:依据考试大纲和考点分析,按知识板块、题型,以中考样卷为模板,选择上一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组成一份本模块的中考模拟试卷,详解祥析;

高频考点:按知识板块和历年中考试卷考点分析,锁定常考点、必考点编制数学思想方法解读和中考原题训练;

考点解读:依据考试大纲和考点分析,按知识板块总结每模块考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真题回放:按知识板块和考点归纳近年中考试卷,了解真相,有效复习。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

正文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7)

数学方法篇一:配方法

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

范例讲析

1.配方法在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应用

在求二次根式中的字母的取值范围时,经常可以借助配方法,通过平方项是非负数的性质而求解。

例1、求二次根式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8)

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必须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再观察被开方数可以发现可以利用配方法求得。

解: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9)

因为无论a取何值,都有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0)

。所以的a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点评:经过配方,观察被开方数,然后利用被开方数必须大于等于零求得所需要的解。

2.配方法在化简二次根式中的应用

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也经常使用配方法。

例2、化简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1)

分析:题中含有两个根号,化简比较困难,但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可以发现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2)

可以写成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3)

,从而使题目得到化简。

解: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4)

点评:题型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5)

一般可以转化为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6)

(其中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7)

)来化简。

3.配方法在证明代数式的值为正数、负数等方面的应用

在证明代数式的值为正数或负数,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例3、不管取什么实数,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8)

的值一定是个负数,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配方法说明代数式的值恒小于0,说明一个二次三项式恒小于0的方法是通过配方将二次三项式化成“ 负数”的形式。

解: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19)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0)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1)

因此,无论x取什么实数,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2)

的值是个负数。

点评:证明一个二次三项式恒小于0的方法是通过配方将二次三项式化成“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3)

负数”的形式来证明。

4.配方法在解某些二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解二元二次方程,在课程标准中不属于考试内容,但有些问题,还是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方法得以解决。

例4、解方程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4)

分析:本题看上去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实质上它是一个非负数问题。

解:由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5)

整理为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6)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7)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8)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29)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0)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1)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2)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3)

点评:把方程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4)

转化为方程组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5)

问题,把生疏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5.配方法在求最大值、最小值中的应用

在代数式求最值中,利用配方法求最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求出所要求的最值。

例5、若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6)

为任意实数,求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7)

的最小值。

分析:求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8)

的最小值,可以先将它化成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39)

,根据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0)

,求得它的最小值为3。

解: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1)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2)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3)

因此,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4)

的最小值为3。

点评:配方法是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一种方法,也是推导求根公式的工具,同时也是求二次三项式最值的一种常用方法。

6.配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中的应用

配方法是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一种方法,也是推导求根公式的工具,并且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其用途相当广泛。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中也经常要应用到配方法。

例6、证明:对于任何实数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5)

,关于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6)

的方程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7)

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由于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而要证明的是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只需证明判别式恒大于零即可。

解: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8)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49)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0)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1)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2)

,即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3)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点评:利用判别式证明方程根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其实质上判断判别式的正负,一般都可以利用配方法解决。

7.配方法在恒等变形中的应用

配方法在等式的恒等变形中也经常用到,特别是含有多个二次式时,经常把他们分别配方,转变为平方式。然后再进行解决。

例7、已知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4)

又知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求证: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分析:题中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5)

分别含有a、b、c的二次式,提醒我们不妨利用配方法进行解答。

证明:∵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6)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7)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8)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59)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0)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1)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2)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3)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4)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5)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6)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7)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点评:配方法在等式恒等变形中的应用,经常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8)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69)

适应学生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70)

六类考生立竿见影

1——基础薄弱,知识漏洞多,提分空间最大

2——成绩中等,需查漏补缺,提分速度很快

3——复习盲目,不知道重点,没有复习方向

——复习盲目,没归纳总结,解题步骤凌乱

4——考试成绩忽高忽低,考试状态不稳定

——考试成绩不稳、状态不佳,时间不够用

5——不了解中考题目难易,不熟悉中考题型

6——偏科的学生,集中补短板,突击提高

——优秀的学生,还想再提高,稳中求胜

中考数学专题之最值(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1)(7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