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

来源:我们的太空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随着廖国瑞响彻发射场的倒计时点火口令,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问天实验舱起飞。

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1)

一时间,林鸟惊飞,椰海翻腾。

火箭起飞产生的强大推力即使在三公里外的测发大厅也能感受到,廖国瑞注视着大屏上的飞行轨迹,495秒后,问天舱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他才放松通宵紧绷的脊背。

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2)

这是文昌发射场执行的第五次空间站建造任务,也是85后的廖国瑞第二次以01指挥员的身份参与空间站建造任务。去年4月,他在天和核心舱任务中完成了自己航天生涯的“01首秀”。

本次任务为满足实验舱与在轨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的需求,实现了长征五号B火箭零窗口发射。廖国瑞介绍:“这是我们首次执行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同时长五(B)是我国射前流程最复杂的一型火箭,其搭载的问天舱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发射的最重航天器。”

毫无疑问,这场问天之战对于廖国瑞是一次颇具挑战性的考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火箭发射日也被叫做“零日”,当天所有测发流程都要按程序严丝合缝地推进,直至火箭成功将载荷送入太空。因此,为了应对本次大火箭发0 射零窗口需求,廖国瑞提前近半年就带领团队优化射前十分钟流程。

廖国瑞谈道:“我们永远不会执行同样的任务,每次任务都会有技术状态变化,‘从零开始’是一种心态,是面对国字号航天任务的谨慎、务实。”

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3)

去年天和核心舱任务圆满完成后,廖国瑞并没有沉溺于自己这份漂亮的答卷,而是“轻装上阵”,很快投入到新任务的准备中。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复盘自己积累的天和任务笔记。从设备细节原理到各系统协同工作经验,廖国瑞在这本旧笔记里看到许多新点子。尤其是当他以问天舱任务的视角回顾时,他对流程优化有了新的思考与应对。

廖国瑞说:“问天舱任务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变’字,要应对射前十分钟流程优化,让零窗口发射目标更可靠,我们要紧前做很多工作。”

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4)

长征五号B遥三火箭于五月底运抵发射场,任务正式拉开序幕,但廖国瑞和他的测发团队早在数月前就开始了攻关。他们对试验文书、指挥协同程序和方案预案都做了细节完善,同时,还对发射场地面设备设施做了改进以提高可靠性。

因此,当廖国瑞在7月24日下午看着我国有史以来发射的最重的载荷——问天实验舱抵达预定轨道时,他感到心里沉甸甸的踏实,他又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梦想。“千万航天人共同努力,就是为了祖国航天事业能够成功‘问天’,我也一样。”廖国瑞激动地说。

今年是廖国瑞来到文昌发射场的第十年。回望十年,他给出的关键词是“追梦”。

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5)

十年前,廖国瑞在号称火箭三大测发系统之一的控制系统工作,该系统被比作火箭的“神经中枢”,肩负着确保火箭姿态稳定、准确入轨的重要任务,他在这里为担任发射场各系统的“大管家”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从系统指挥员到发射区负责人,再到01指挥员,廖国瑞的成长俨然是一趟鼓舞人心的航天人追梦之旅。恰好,他的这十年与文昌发射场的成长也相重合,同时,近几年的国字号任务给了他大展拳脚、充分历练的机会。

梦天1号指挥员廖国瑞(01指挥员廖国瑞一直在路上)(6)

廖国瑞说,他为祖国的航天梦奉献青春,祖国的航天事业则指引他来到一个星光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问天任务已经画上圆满句号,廖国瑞将再次启程,在下一个十年继续追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