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优点和特点(大国大民之什么是河南)

1.植被丰茂、水土丰美的渭河两岸,孕育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周礼、秦制、汉习、唐风,四大王朝皆兴于关中。关中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群关怀绕,也是著名的“天府之国”。但是,千年过后,如今的渭河两岸却是沟壑纵横,落后贫瘠,时移世易,令人感慨。

河洛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存在于黄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为中心的区域性古文化。河洛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从1.0的渭河阶段进入到2.0黄河阶段;随着它逐渐覆盖整个黄河流域,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到3.0阶段;之后南北纵横,东西跨界,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汇聚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到4.0阶段。在中华文明的扩张中,河南是重要的孵化器。

河南的优点和特点(大国大民之什么是河南)(1)

2.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巍峨大厦里,所有地域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重要性却各不相同。只有陕、晋、鲁、豫少数几个省才是四梁八柱,其中又以河南这根顶梁柱最为关键。自古以来,很多省份受灾,往往是癣疥之疾,一旦灾难漫延到河南,立刻成为了心腹之患。在中国传统政治里,只要河南不乱,江山大局还稳得住;一旦河南陷落,席卷天下的祸乱就为时不远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靖康之耻”都发生在豫州这片土地上。

河南的优点和特点(大国大民之什么是河南)(2)

3.在周、秦、汉、唐的1500多年间,整个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黄河流域,天下格局也以关东、关陇两大片区为重心。其中,长安、洛阳是我国古代中前期绝对的统治中心。

同为帝都,洛阳与长安在文化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长安就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中心。长安城内无论士庶,皆以孔孟为尊。而洛阳恰恰相反,自汉明帝建白马寺以来,洛阳便逐渐演变为佛教重地。北魏时期,拓跋氏皇族迁都洛阳,并且极力尊奉佛教,数十万佛像的龙门石窟便于此时建成。武则天曾经削发为尼,遁入空门,这段非比寻常的经历使得武则天对佛教充满好感。

河南的优点和特点(大国大民之什么是河南)(3)

4.从河南内部来看,我们常说的中原地区,其实就是洛—郑—开一线,真正被黑得多的是商丘、周口、驻马店和信阳,这里属于“黄泛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口相对较多,城镇化水平低下,社会问题相对突出。“黄泛区”可谓古已有之,其得名自黄河频繁改道所带来的严重水患,“黄泛区”最致命的问题不是贫困与流离,而是不稳定。

人类四大古老文明中的另外三个都已经夭折,为什么唯独中华文明能够浴火重生、绵延至今?从地缘角度而言,中国作为典型的农耕民族,水的利用至关重要。然而黄河经常淤塞河床,决堤泛滥。中央集权必须要有威望能动员所有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实现有效的全流域管控。所以,当分裂时间过长,中央集权衰微时,环境上就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呼唤大一统的再度出现。

河南的优点和特点(大国大民之什么是河南)(4)

5.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战争、灾害无疑是不幸的;但站在文明的尺度来看,和平时期的文明传播速度,远远不如战争期间快。利用战争、灾害作为动力,中原文明得以更加广泛地向外传播。作为中华文明孵化器的河南,中国的许多姓氏都能在这里找到起源。据统计,在今日三百个汉族姓氏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一半多。中国大规模的移民,有民间自发的山东人闯关东、闽粤人下南洋、山西人走西口,也有官府组织的湖广填四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等。但是像河南这样,长达数千年,一次次规模宏伟、时间长远,走遍全国的移民潮,是前所未有的。

河南的优点和特点(大国大民之什么是河南)(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