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井说的是什么故事(盲井的宿命追问)

盲井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叙事手段,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两个好逸恶劳的人人为制造矿难,然后冒充遇难者亲属领取赔偿的故事。

盲井说的是什么故事(盲井的宿命追问)(1)

影片的开头是工人开始上工的场景,几个人从破旧的土屋里走出来,沿着一条土路和其他一起上班的人汇聚在一起,到指定地点拿矿灯,接受检查。然后到达井口由升降机送到井下。井下昏暗忙碌。

工作结束后,工人陆续返回地面,走在最后的宋金明、唐朝阳和受害者三个人没有立刻就走,三个人坐在地上休息,唐朝阳问受害者想不想家?现在就可以送他回家,还没等受害者反应过来,唐朝阳一锤就把砸死了,宋金明随后又补了一下。

这是一场矿难,矿主让人守住道路出口,不要让消息传出去。

唐朝阳向矿主哭诉自己的弟弟遇难,要让家里来人领尸,矿主则找理由阻拦不让并表示赔偿两万,唐朝阳不同意。

双方对赔偿数额达不成一致,唐朝阳和宋金明两人由唐朝阳唱红脸在停尸的房间等候,宋金明唱白脸去与矿主交涉。

最后双方同意赔偿三万。

矿主把其中的两千给了前来说和的宋金明,给了他们剩下的两万八,唐朝阳在签字的时候不同意,矿主以拿刀割手指威胁,唐朝阳最终签字。

矿主拿到签过字的协议后,让他们把尸体火化后立刻滚蛋。

两个人把火化后的骨灰倒入马桶冲掉,把骨灰盒扔到路边的垃圾堆上。

他们来到集镇上,想放松一下,录像厅要收五块钱一票,他们嫌贵。

他们到一家歌厅去唱歌、找小姐。事后宋金明抱怨一百块钱花的不值,留着给孩子买点啥东西不好。

他们闲遛到了广场,吃饭的时候,唐朝阳看中了正在找工作的元凤鸣,告诉他有下井的活可以赚大钱。

宋金明认为孩子太小不行,做哪一行要有哪一行的规矩,唐朝阳则认为挣钱最重要,你同情别人谁来同情咱们,你要不同意自己找人去。

元凤鸣以宋金明侄子的身份拍了照,办了假的身份证。

三个人先是乘坐大巴,接着坐机动三轮车,后又步行翻越多个山坡,最终来到了一个愿意招收他们的煤矿。

唐朝阳想在这里快点解决掉元凤鸣,但是宋金明被元凤鸣的学生身份以及供给妹妹读书的事所触动,迟迟不愿下手,并借给元凤鸣办成人礼、喝送行酒为由拖延时间。

而此时的元凤鸣时常翻看墙上的人体画,没事的时候看历史书、并说有一天赚到钱就回去上学,以及给妹妹写信,这些也勾起了宋金明的恻隐之情。

但是唐朝阳已经等不及了,监工过来催促他们走的时候,他一下把监工砸死了。

等元凤鸣过来的时候,他让宋金明动手杀了元凤鸣,但是宋金明没动,他就一下把宋金明砸晕了,而后一步步逼近元凤鸣,醒来后的宋金明一锤砸死了唐朝阳,而后也一步步逼近元凤鸣。

元凤鸣拼命跑到了井口,井口的人引爆了埋在井下的炸药。

元凤鸣得到了六万块钱的赔偿,并把两个人的尸体拉去火化。

盲井说的是什么故事(盲井的宿命追问)(2)

这部影片的社会背景是农村的贫穷落后,上不去学,贪污腐败盛行,矿主拿矿工的命不当回事。

这里体现了一个价值观的错位,人的生命权排在金钱之下。

影片中多次出现给老家寄钱的画面,最后一次寄钱元凤鸣碰到了妓院里的小红,这不单单是一个巧合,而是说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人,她心里都有一个为之付出的理由即笑贫不笑娼。

同样的出现在唐朝阳和宋金明走在街上没有给车让路,被车主骂的这个片段,这个片段和这个电影的叙事没有任何关系,为啥要出现这个画面呢?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也是在反映一个社会现实,同样是底层人士之间也有三六九等,按照影片的场景表达可能是说城乡差别出现的阶层固化,这倒无所谓,反正就是底层人士之间的互相看不起。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认为他们赚钱的手段、杀人的理由是正当的,是成立的,“你同情别人,谁会同情你?”

盲井说的是什么故事(盲井的宿命追问)(3)

影片的最后宋金明会不会杀元凤鸣?按理说,唐朝阳打晕要杀元凤鸣,这时候宋金明醒来又把唐朝阳杀了,这个时候,在元凤鸣看来应该是宋金明救了他,而且他跟宋金明的感情最深,他正常的举动是去搀扶宋金明一起走出去,相反他看到宋金明走向他立即掉头跑了,因为这个时候他在宋金明眼里看到和唐朝阳一样的恶意,一样的杀气。而宋金明会不会杀他?在宋金明的心里唐朝阳出手打晕自己并要杀元凤鸣,说明杀人这个事已经败露了,而他只有杀掉元凤鸣才能守住这个秘密,同时内心里他还是那个要靠杀人赚钱的人,所以他会杀掉元凤鸣。

他心里存着的对元凤鸣的怜悯会不会让他弃恶从善?不会的,如果他要意志坚定,当初就不会把元凤鸣拉进来,而那个时候他还是最有权利做决定的,而当沿着罪恶的道路一步步朝前走的时候,这当中的怜悯和恻隐之心也只是起到延缓事情发展的速度,如果他要在这当中良心发现,完全有机会带着元凤鸣逃脱魔掌,但是他没有,因为他本质上还是一个恶人,即使有一丝丝善心,这点善心还不足以改变他,他还是被困在恶里面的一个人。

在这个影片中,唐朝阳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他信奉的是你同情他谁同情咱们,谁挡我的财路我杀谁。

我们从他的家庭环境中可以看到这些绝望思想的来源,同样的社会底层,不被人看起的农村人穷人,唯一的希望,儿子,也和自己一样,上不好学,未来没有一点希望。

同样环境下的宋金明却还对生活怀有一丝希望,那就是他的儿子学习很好,能考个好学校。而他自己当年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只是因为缺钱没上的起学,所以在饭店里吃饭的时候电视上放的某人贪污被抓,他就说自己只要有个几十万就行,全部存着留给儿子上大学用,所以宋金明走上犯罪道路的目的就是攒钱给儿子上大学。

唐朝阳看到电视上放的贪污犯的时候,说自己要有个一百多万自己也去弄个窑,而且比他们会弄,从和宋金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阳的眼里赚钱只是为了他自己,在他的眼里看不到一丝丝的家庭温暖。

影片的最后火化的时候有人对出现的这双鞋提出异议,认为是元凤鸣认出了这双鞋也知道了这两个人就是杀害父亲的凶手。元凤鸣认不认识这双鞋影片中并没给线索,事实上元凤鸣如果认识这双鞋就会及早知道杀害父亲的凶手,他也会寻找就会逃跑的,其实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元凤鸣知不知道父亲是被他们所杀并不重要。

唐朝阳和宋金明两个人并没有为这双鞋起争执,我们大概率推断这双鞋是唐朝阳穿的,最后出现这双鞋最主要的是一种寓意,那就是恶有恶报,因为这双鞋是被他所害的人穿的,所以害他的人也必须死。

同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就是恶报循环到此结束。鞋被烧掉了,同时作恶的人也都死了。因为这双鞋出现的很突兀,我们不知道谁给他穿上的,也不知道有什么风俗让他必须穿上这双鞋。

我想这双鞋被烧掉更重要的意义,是想让恶结束。因为在最后,唯一一个有良知的人元凤鸣正在受着这个恶俗环境的熏陶,赔偿的六万块钱走的不是法律途径,这就给元凤鸣造成错觉:这样人命关天的事其实是有暗箱操作的,他其实就找到了一个法外的灰色地带,同时元凤鸣也不知道如何找到唐朝阳和宋金明的家人,这个钱就只能归元凤鸣所有了,这也给元凤鸣造成一个错觉,就是这种相对来钱容易的方式会让他厌恶靠苦力去赚钱。影片的最后没有给出答案,实际上的元凤鸣正在善与恶之间的边缘徘徊。

盲井说的是什么故事(盲井的宿命追问)(4)

这也许让我们理解了这样一句话,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贫穷不单是物质的缺失还包括精神上的匮乏。任何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年轻有着强壮身躯的人整天妄想着不劳而获,这就是精神上的贫穷,也是他犯罪的根源。

一切罪行必将受到正义的审判,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良知应该成为一个人的底线,任何的苦难都不应该成为一个人违背良知,成为一个人犯罪的借口,为了自己的私利剥夺他人生命。所以即使是还有一点良知的宋金明即使最后他的身体还能够行动,在影片中也不会让他从井下走出来,因为他也必须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