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

微信已全新改版,您可能找不到我们了,

想重新发现我们的好内容,请大家设为星标(安卓设为置顶):

点击上方 “蓝字公众号名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为星标 ★ (安卓设为置顶)

关注藏家与艺术家行动相关公众号

和艺术家一起艺术变现

☝长按或扫码关注陈丹青语妙天下☝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

☝长按或扫码关注公众号 伦勃朗☝

参展 出售作品 发表作品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欢迎添加主编微信15652929075

来源:收藏国际

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议之缘起三种秘密(即三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若为作传法灌顶,使流通大法,则轻慢他,或成匮法之因缘,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简去毁辱众僧之极卑下姓也。若但为结缘受法,则非所论。复次,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之因缘,则是生于如来种姓中,最为殊胜。三、恭敬三宝,于佛法众僧起淳厚谦下之心,常好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可知是人有前世行过之因缘也。四、深慧严身,如是等于虚空之无边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为庄严者,乃可为说也。五、堪忍无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无所退屈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谓求法之因缘,种种艰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复更发迹而修之,如誓挹尽大海而后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则可传法也。六、尸罗净无缺,于在家出家之律仪,乃至于本姓受之诸禁戒,随所奉持,深心防护,无有缺毁,若具如是之性则虽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当恭顺无违,故堪传法也。七、忍辱,于内外违顺境界八种大风,其心安忍,无所倾动,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众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传法也。八、不悭吝,于所有财法常念惠施,于来求者,心无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悭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传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阇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种姓,于行道时,遇种种可畏之色声,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无怖畏之想,正顺于菩提萨埵大人所行,故可传授也。十、坚愿行,此是要心之愿,梵音与求之愿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诵三时,则终竟一期,虽遇种种之异缘,亦无间绝,如是事有终始则善行菩萨之事时,亦不亏本誓,故堪传法也。然此所说弟子之十德,若兼备者,甚为希有,但有所偏长,可望匠成,即应摄受。又如声闻之受具时观察种种之遮难,如所谓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诃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机可济,则虽有诸余过失,亦皆所不观也。见大日经疏四。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

东方人文历史悠久,5000年的人文意识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我们的审美。东方人文历史体现在艺术造诣上,以青蓝色系为登峰造极。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

青蓝是属于帝王的色系,这抹色系在唐代初次崭露是在唐三彩,在法门寺的地宫里还有唐三彩无法表达的秘色瓷安静的和佛指舍利跨越千年。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

无上甚深微妙法,愿解如来真实义,当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那个时候皇帝是唐朝武则天),武则天题的这四句“开经偈”。这四句偈实在做得太好了,以后的许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没有办法;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再做一首开经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们念的开经偈就是《华严经》翻译圆满,武则天因体会经义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欢喜,有感而发而写下的开经偈。

有出处可考的是已经佚名 《古佛天眞考证龙华寳经》(铅印本) 古佛天眞考证龙华寳经 : 寳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刼难遭遇

盛世的唐朝已经无法寻觅,可是青蓝色的密意被宋朝最文艺的皇帝 宋徽宗领悟,从而开启了文明到文艺的另一段征途。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5)

一人,天下一人,是不一而足。其实,宋徽宗 赵佶的押字并非特例,因此,要对其押字进行研究,必须放到整个的押字发展史中,而不应仅仅局限其本身。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6)

押字,又称“花押”或“草押”。据史料记载,最早起于钟繇,(唐)韦续《墨薮·五 十六钟书》中曾说:“行书,正小之谓也,钟繇谓之‘行押书’。”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押字就已经在社会上应用了。押字的产生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随着纸张的应用和商业交往活动的频繁,作为一种信约符号的押字,在民间的交往中也成为一种需要。从出土的唐代的文书墨迹中已经见有花押作为个人独特的信约标记。在李隆基书法作品《饅颂》中的花押字,也说明在唐代花押已经被用在皇帝的书法作品中。还有“唐韦陟签押,草法牵连,很美观,时人称为‘五朵云’。”洁白无瑕的云朵映衬着晴空万里的长江流域人文经济历史文化。在东方文化的源头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指导着发展变化的道理,道家称之为太极阴阳,佛教称之为心如明镜台,西方文化用拉康理论来解释则是镜像。内与外的关联则是靠平衡的心理状态,这也是禅的行囊。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7)

“五”在《易繋词》中曰:“天数五,地数五。”“五色”为青黄赤白黑,这其中青绿设色淡雅宁静致远,青绿(qīng lǜ),颜色名,有时为绿色植物描述词,在中国国画颜料的石青和石绿,也指以这两种颜料为主色的着色方法,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8)

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

当宋徽宗对青绿产生绝美的欲望,同时也十分内心警醒,危竿见影的花押之更像一把明镜悬在心上,只可惜四周已经是化作尘埃。紫禁城里的养心殿内正大光明的匾额,在逢每年冬至的这一天,被中轴线上的阳光照亮整块匾额,当天下不再是一人时,属于宋徽宗的青绿也在历史长河中流淌.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9)

“ 万机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 … ”—— 宋徽宗

青金颜料

青金作为颜料是最古老的矿物质颜料之一,和它能并肩的不超出3种,在东西方绘画中声名显赫。用青金研磨出的颜色有一个特有名称“群青”色,从东方渐入西方有4千年历史,也被称为东方颜色。相比较,植物也能萃取此种接近色系,不同的是矿物质的颜料几乎不受时空影响,而植物颜料不过千年就会失色、梢色。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0)

青金石的英文名称为Lapis Lazuli,来自拉丁语Lapis Lazuli,前者意指宝石,后者则指蓝色的(宝石)。其工艺品称“青金”,古称“金碧”、“点黛”或“璧琉璃”。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1)

《周礼·考工记·玉人》:“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孙诒让正义引《说文·金部》:“铅,青金也。”《淮南子·墬形训》:“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

西汉时期,当时的名称是“兰赤”、“金螭”、“点黛”等。自明清以来,青金石“色相如天”,天为上,因此明清帝王重青金石。

清制:皇子、世子、郡王、贝勒之夫人及四品官朝冠,上衔青金石。参阅《清会典·礼部》。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2)

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十卷,这可是宣德皇帝亲自主诏命圣僧慧进对写金字,主持抄写四大部经,中当有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现幸存十卷。羊脑笺本泥金,字体澄净秀逸如浮云,品相尤佳,除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宣德御制《大宝积经》与《大涅盘经》外,近例无寻,诚明朝重宝,艺坛仅见。据录早于1917年已为京都贵族珍存,再经 Fujio Fujii及 Thomas Phillips 三世上校所蓄,秘藏不露,直至2014年大英博物馆明朝大展才重现世间,极为难得。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3)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4)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5)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6)

芥子园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7)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8)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19)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0)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1)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2)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3)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4)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5)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6)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7)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8)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29)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0)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1)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2)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3)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4)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5)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6)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7)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8)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39)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0)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1)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2)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3)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4)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5)

《芥子园画谱》

手工线装彩色仿宣套装全集共4册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6)

原价:398.00元/套

粉丝回馈价:268元/套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7)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8)

小编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2、7天内可与寄件人协商退货,15天内仍为您保留换货的权利;

3、全国包邮,敬请放心购买。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付款,这边会尽快发货。

古代帝王的审美(古代东方审美的最高点)(4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