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和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域探秘之法国伯希和大战敦煌藏经洞)

王道士去县城拿钥匙,心急如焚的伯希和在各个洞窟里乱转,洞窟里的壁画和彩塑让他大开眼界,他打定主意在敦煌的千佛洞里干一番大事。

可是他听到人们说,那个斯坦因已经来过这里,也看过了藏经洞,他非常失望。

斯坦因既然已经来过,想必洞子里的古代文书已所剩无几,因为按常规推测,洞子里不可能有多少东西,何况早已流失了不少,因为兰总监手中的卷子不可能是流失出去的惟一的一件。

就这么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王道士潇潇洒洒不紧不慢地回来了,伯希和急忙打听斯坦因来过的情况。

王道士说:噢,斯大人吗,他来过两三天,然后就走了,没什么没什么。

伯希和将信将疑,着急了一晚上,天亮才跟着王道士去藏经洞。

藏经洞的木门终于在伯希和眼前打开,他觉得他已经等很久了,但斯坦因要是看到他这么容易就进洞,真要大声呼喊命运的不公平了。

也难怪,先到者自有先到者的难处,斯坦因拿玄奘帮助进洞,伯希和自然就靠他位居第二的好运气和流利的汉语帮助了。

进洞之后,伯希和他自己说他被惊得呆若木鸡。

他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洞内的手稿大约在一两万卷之间。

奇迹!世所罕见的奇迹!

一洞子的古代手稿,谁能想到谁能相信啊!

惊叹是短暂的,要赶快行动。

伯希和不容自己再浪费一分钟,他立即作出决定,

一定要把整个收藏检查一遍,哪怕是大概看一下也要看。

他在心中飞快地计算时间,一天看一百卷,全部看完,至少得要半年时间,那不行,夜长梦多;

一天看五百卷,也不行;

一天看一千卷,上帝啊,一天一千卷,简直成了比机器还快的语言学家,好吧,就和机器一样快地翻阅吧,必须赶在任何人之前先桃选一遍,包括他们中国人。

伯希和飞快地思索着,同时飞快地动起手来,他还不到三十岁,他年轻敢干,再说他是法国人,法国人不像英国人、匈牙利人那样呆板而讲究条理,他才不管那么多,说翻蹲下就翻起来。

王道士一看此人动手了,急忙阻挡,还没谈呢怎么就先动呢?

伯希和拉过一捆手稿包状说:我懂你们汉语,古代的我也懂,我还懂许多种语言和文字,我先帮你检查一遍,看看有什么东西,看你这东西值钱不值钱,有没有价值,等看完了好不好?

王道士听也有道理,自从发现这一洞子经文之后拿了许多给官府的人看,没听人说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的话,只听一个满人道台说:什么好东西,字还不如我随便写的呢。

弄得兴冲冲送书的王道士好没意思。

现在洋人大老远的来了,那就让他看吧,看完了也许才能知道这一洞子经书有没有价值。

这么想着,王道士就说:好的好的,“伯大人”,你先看吧,看完了给我说说。

斯坦因想法太多,结果把事情复杂化,影响了他和王道士的沟通;伯希和简单,几句话就获得了神奇的效果,一洞子文物归他翻看挑选胡乱折腾。

也不去找什么背人的安静安全的地方,伯希和就在那个洞中,利用斯坦因搬走大量文书后空出的地方,倒腾着挑选起来。

敦煌莫高窟和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域探秘之法国伯希和大战敦煌藏经洞)(1)

他一捆一捆地打开积满尘土的手稿,一个卷子一个卷子地展读。

他吃惊地发现,这个洞子里藏的不全是佛经和宗教文献,这里藏着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而且全是没有经过后人加工整理的最原始的百科全书,是第一手的珍贵的原始资料。

凡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学的,当然主要是宗教的各种资料都有。

翻检和挑选令伯希和亢奋,并且一连亢奋了二十多天,他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工作。

一天翻看一千份手卷是常事。

什么关于天宝年间均田制的卷子,乡籍户籍的卷子,有关记账的卷子,有关唐太宗玄武门的卷子,有关金山国白衣天子的卷子等等历史政治内容的。

敦煌莫高窟和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域探秘之法国伯希和大战敦煌藏经洞)(2)

还有有关县志、地理、水利、驿站、古城、学校等等的卷子。

宗教方面,伯希和挑选出有年月题尾的佛经,有梵文和汉文对照抄录的佛经,而且那梵文在印度早已失传。

他还发现了早已失传的摩尼教经文的汉文残卷,德国勒柯克在高昌古城发现了摩尼教主的画像,而摩尼教文献: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了,敦煌藏经洞里的这几份文献就是研究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景教文献,有力地证明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早在唐太宗时就传人中国的具体情况。

还有《道德经》《老子化胡经》等道教文献,那纸张的品质,书法的优美工整,具有很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

更有一幅藏文卷子,里面在不同的地方画着四幅体位不同的男女做爱图,看得伯希和目瞪口呆。

还有什么《历日》的历法书,原来敦煌的历法中早就引人了基督教的星期制。

有关天文学的卷子,也出现在伯希和的手中,中国人真行,以韵文诗歌的形式介绍天上的星星,读起来上口容易记住。

雕版印刷的观音像周身飘带飞扬,题记文字还说明是谁出资,是谁因为什么雇了什么人雕刻此版,上面清楚地标明着年月日。

许多雕版印刷的实物拿在伯希和手中,让伯希和喘不过气来,中古时期的中国,就已经有如此精美的图文并茂的印刷品,而且在封存了近一千年后原物原样出现在自己的手中,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伯希和每当激动不已的时候,就走出洞子呼吸新鲜空气,中国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那是因为玉门关外全是没有生命的戈壁沙漠白龙堆,即便春风刮到那些地方,那地方也没有草呀树呀的可绿,只有升腾的黄沙铺天盖地。

敦煌不一样,敦煌是关内的绿洲,是古代商旅使臣离开中国时做最后装备的地方,这里有水有树有生命,生命已经在树枝上绽放出新芽。

伯希和钻出历史的洞窟,在春天的大泉河边漫步,神奇的地方,真是神奇的地方,谁能想到在如此远离中国心脏的地方密藏着中国古代的真真实实的东西,那些手抄文稿,那些印刷品,那些富丽的壁画,就在这里放着呢!

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摸到。那是艺术、那是文化、那是文明,那是人类历史的再现!

激动着,伯希和又钻进洞窟,什么药典的卷子,中医看病的《脉经》《医方》的卷子,什么什么《染须及发方法》,伯希和大声念出卷子的名称。

染胡须和染头发的医方也写得程序分明,拿回去,简直可以照此操作。

敬请期待后续

敦煌莫高窟和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域探秘之法国伯希和大战敦煌藏经洞)(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