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战役(来自列宁格勒的反攻)

#创作挑战赛#

反攻的一刻总会来到,这一刻到来了。

冬天为苏联的土地铺上了厚厚的雪花。在教堂里,神父们祈祷着抗战的胜利;在前线,苏军的战士们在聆听期待已久的命令:全世界都在期盼你们摧毁德国法西斯,你们参加的这场战争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一场解放之战,正义之战,让德国侵略者去死吧!战斗机准备、轰炸机准备、伞兵准备、炮兵就位、坦克兵就位、骑兵就位、步兵就位,敌人就在山那边,现在该德军逃命了!现在该是德军知道什么是斯大林的恐怖了!

列宁格勒战役(来自列宁格勒的反攻)(1)

一个村庄接一个村庄,一座城镇接一座城镇,苏军势如破竹,正把侵略者一步步赶出家门。

他们不能忘记那些被摧毁的家园,那些曾经欣欣向荣的城镇和街区,如今已成为一片废墟。这些断壁残垣无情的告诉人们,他们一无所有了。

这里曾经是一个博物馆,作曲家彼得·柴可夫斯基的故居。他的音乐触动着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他的钢琴协奏曲、第五交响乐、第六交响乐也打动了世界各国的人们,他的作品给无数人带来灵感,但纳粹党做的却只有破坏。

这里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家,不朽的著作《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在德军到来之前,这里也曾经是一座博物馆。这是托尔斯泰的墓,如果埋在附近的德国士兵曾经读过他那本著名的小说,他们早该知道自己的命运了。

德军没有掩埋这些尸体,他们是战争中死亡的苏联平民。他们不是军人,但同样在战斗中被杀害。

这些不是洋娃娃,这些是被德国最高统帅下令屠杀的孩子们,还有一些孩子也许幸运一点,也许更加不幸。

少女们被德军残暴的蹂躏;抵抗侵略的苏联人都这样被绞死。

苏联人民不能忘记,苏联人民不会忘记!这就是为什么苏联人民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苏军在从罗斯托夫到列宁格勒的整个前线步步为营,节节胜利的原因。

来自苏联的压力无处不在,到1942年春天,有些地区的德军开始撤离,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结果,重要的不是夺回了哪一座城镇或村庄,而是纳粹德国不败的神话被彻底粉碎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1942年4月29日说:德军也会撤退,德军也会溃败。过去一年欧洲战场最重要的进展是苏军的决定性反击。

然而,除了决定性的反击,粉碎纳粹不败神话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这里的人民书写了一次彪炳史册的战役。

列宁格勒战役(来自列宁格勒的反攻)(2)

这里是列宁格勒,它之前的名字是彼得格勒,以纪念它的创立者彼得大帝。这座城市现在成为除莫斯科以外苏联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因为它聚集了一些苏联最大的工业区,还因为它是苏联在波罗的海的主要港口和舰队基地。

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时,就把矛头对准了列宁格勒。现在这座城市距离德军的阵线只有几公里了。当苏联陆军和波罗的海舰队在前方迎敌时,他们的后方形成了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的武器不是钢枪,而是铁锹。这是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部队,他们在路障前卖力挖战壕,修筑防御工事,为最坏的可能做打算。他们知道他们也在前线。事实上的确如此。

德军对列宁格勒的空袭并没有随着夜幕的降临而结束。第二天黎明到来时,列宁格勒的人们从废墟中爬出来,他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和伦敦、贝尔格莱德、华沙的街头一样,这里遍布被炸毁的博物馆以及重要的军事目标。所不同的是,空中轰炸对列宁格勒来说还只是开始。

九月,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德国指挥官送来最后通牒,要求苏军投降。他们在等待着答复。对列宁格勒的包围持续了17个月,如同苏联的其他地方一样,这一年的冬天提前来到了。

这是一个多年不遇的严冬,在这里,零下30℃的气温带来了更多的艰辛和苦难。在城外堆满冰雪的战壕里,包围者们宁可冻死也不肯后退一步,敌人无可奈何地被挡在了城市的大门口,但城里的人们却正面临着疾病、饥荒和穷困。没有燃料,没有电力,但是人们毫不畏惧,他们步行数里去修筑工事;水管被冻住了,他们就在街道上凿开冰雪取水;食物短缺,整座城市实行限量配给,工人们每天的定量是不到半斤面包,而其他人,无论大人小孩儿,只有工人的一半。

列宁格勒战役(来自列宁格勒的反攻)(3)

为了不让可怕的疾病蔓延,妇女们每天都用铁锹和锄头挖掘瓦砾,以清除污染源。飞机轰炸不能使列宁格勒的保卫者们投降,严重不能饥饿也不能。

德军决定用大炮让他们投降。连续数日,远程大炮把成吨的高能炸药投掷到城市的中心。德军的炮火越密集,列宁格勒的保卫者们工作的越起劲。尽管德军的炮弹如雨点一般,被包围的列宁格勒孤立无援,保卫者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但他们的决心从未动摇。每天都有更多的人死于严寒、饥饿和疾病,这是列宁格勒最暗无天日的岁月。最终,在德军的重重围困下,奄奄一息的列宁格勒看到了一线生机。

来源:纪录片《二战简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