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

文/席波

老龙湾水通东海,铸剑池名闻天下。

天接水色真空色,水击石音似梵音。

老龙湾,原名熏冶水,为AAA风景区,有“北国之江南”之称。位于临朐县城南12.5公里 处的冶源镇前,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集而成。

老龙湾历史悠久。其西尽头主泉--熏冶泉,在战国时期的史书《齐乘》中已有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著的《水经注》中写道:“熏冶水已成名迹”。据传说:老龙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深不可测,有神龙潜居其中。故得名“老龙湾”。

老龙湾主要景点有:

珍珠泉

泉底冒出的串串水泡,宛如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

这个泉还有一个名字叫善息泉,相传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少年时期常随任青州刺史的父亲到此游玩,并且常在泉边的卧牛石上休息,因为郦道元字善长,所以,后人曾一度称之为善息泉。

老龙湾这三个字是1988年高启云题写的。高启云是临朐县冶源镇人。这是老龙湾最具标志性的地方。

秦池

秦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齐国酿酒大师田无忌曾慕名而来采用此水酿制美酒,做成之后,果然醇香无比。据说这种酒饮之一升,醉眠百日,过饮一斗,三载方醒,人称“千日醉”。后来,秦始皇东巡,路经此地,当地百姓就献上此酒。秦始皇醉而赞叹说:“非神泉之液,少康之术,难令朕醉。”问明水的来由后,遂赐泉名“神池”。后人为了纪念秦始皇便把它改为“秦池”,并建亭刻碑,以作纪念。

濯马潭

濯马就是洗马的意思,因传说齐宣王的妻子无盐娘娘在这里洗过战马而得名。

江南亭

是冯惟敏的书房了,它建于1572年,距今已有440年的历史。这是老龙湾风景区内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原始建筑物。这座房子,三面环水,四周景色清幽雅致,一年四季都是水碧竹绿,很有江南水乡风貌 ,所以当年给它题名江南亭。

冯惟敏雕像

冯惟敏是明代著名散曲作家、戏曲家,临朐人,著有《石门集》等。

报恩亭

相传当年,曾经有人送给冯惟敏一条鲜活的红鲤鱼,冯惟敏觉得这条鱼非常可怜,不忍心伤害它,便在此鱼的左腮处系上一个金环,然后放生于旁边的水池中。谁知到了冯惟敏百年之后,在送葬的队伍中,有一年轻的美貌少女,左耳戴一金环,哭得特别伤心。殡葬完毕以后,就有好事者尾随在这位少女的身后,没想到这少女走到这个放生池边便一下不见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当年冯惟敏放生的红鲤鱼前来报恩了。于是后人为了纪念美人鱼报恩这个义举,特在旁边建了这个报恩亭。

龙溪

汩汩水流奔涌而出,宛若趵突

万宝泉

万宝泉也是老龙湾主泉之一,在过去,它也是老龙湾周围居民的一个主要饮用泉,在当时,当地有一个习俗,就是逢年过节来这个泉中挑水的时候,必须往这个泉中投上一枚钱币,以示感恩。

玉泉寺

始建于北魏初期,历经陏唐以致宋明及清,当年香火极盛,其建筑规模宏伟。

温玉融雪

这四字是全国书协主席张海题写的,它描绘的是老龙湾冬天下雪时的情境。

老龙湾水终年恒温18摄氏度,所以如同温玉融雪。

这个由岸边延伸至湖心的八角凉亭,犹如四根柱子撑住了一面硕大的倒扣荷叶。亭子的八个檐角高高上翘,又似一把遮阳伞。这就是“清漪亭”,当地人称它“小凉亭”,游客戏称“龙湾小栈桥”。此亭是明万历年间(1592)礼部尚书冯琦所建。冯琦是冯惟敏的侄孙,19岁便中了进士,是冯家第一个进翰林院的人,做到太子少保。此亭于60年代被毁,1972年重新修建。

雪化桥

桥下水温即使在寒冷也是18摄氏度,雪落桥上,瞬间便融化了,故名雪化桥。

铸剑池

春秋名剑工欧冶子在此铸名剑,以池水淬火而得名。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1)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2)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3)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4)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5)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6)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7)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8)

北国江南老龙湾(北国江南老龙湾)(9)

壹点号 微风又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