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前十个状况(百万人因抑郁自杀)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抑郁总和“矫情”、“想不开”、“孤僻”挂上钩,似乎抑郁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人的一种无关要紧的情绪,熬一熬就能过去,熬不过,那就是自己“想不开、矫情”,总之,没人会把抑郁这种可能会致命的疾病放在心上。

直到近几年,因抑郁自杀的人群不断增多,且不乏知名人士因抑郁自杀:2003年,著名影星张国荣从高楼一跃而下;2016年,演员乔任梁在家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2019年,韩国知名女星崔雪莉自杀身亡……还有近几年频频冲上热搜的高校学子因抑郁自杀事件。

这些生命的逝去,才让“抑郁症”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然后,这种用生命堆积起来才引人重视的病症,因为其症状的复杂性和不明确性、加上近几年抑郁症的高话题度等因素,不少无良人士以“抑郁症”为借口挣黑心热度、黑心钱,使得抑郁症逐渐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成为部分人调侃、嘲弄的对象。

此类现象,令人痛心、痛惜、痛恨。

抑郁症的前十个状况(百万人因抑郁自杀)(1)

抑郁症正在“吞食”青少年和“妈妈”

总有些人以为抑郁症离自己很远,其实抑郁症离我们非常近,大街上看到的一个面带笑容的少年,也许他就是个抑郁症患者。

根据《2022国民抑郁症白皮书》显示,我国有62.36%的人经常会感到抑郁,而罹患抑郁症的人约有1亿,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是在校学生,32%的抑郁症患者尚未成年,抑郁症已经称为癌症以外,第二个严重我国青少年生命安全的恐怖“杀手”。

除此以外,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小觑,相比于男性,女性遭受更多的来自家庭、社会、子女等方面的压力,更容易罹患抑郁症,《2022国民抑郁症白皮书》数据显示,女性抑郁症患者占抑郁症人群的68%,约男性患者的两倍

其中,关于女性产后抑郁,更是触目惊心,约63%的女性都患过,且其中的40%并没有被家里人重视,反倒责怪患者“矫情”、“娇气”、“多事”。

抑郁症的前十个状况(百万人因抑郁自杀)(2)

抑郁症到底是何方神圣?

抑郁症既不是传染病、也不是典型的器质性疾病,但它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遗传基因、神经系统、心理和行为模式以及外界刺激等都可能成为抑郁症发作的原因;

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在生理易感性基础上,与外界产生相互作用,最终在身上表现出一系列”抑郁症状”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抑郁症对人危害非常大,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封闭、不愿意和人交流、焦虑、急躁等等,也有部分的生理症状,比如说睡眠不好,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等。

重度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和自残的行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数据显示,每一年,我国基本都会有100万人左右因抑郁自杀身亡。

抑郁症的4大症状表现

某些时候,抑郁症确实非常容易和单纯的短暂性抑郁情绪相混淆,这也是部分人觉得抑郁症并不值得重视的主要原因,但是一旦发现身边人有这六个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1、长时间情绪低落

短暂的情绪低落可能只是单纯的抑郁情绪上头,但一旦发现是长时间情绪都很低落,且不断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或生存的意义,觉得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国家毫无用处,甚至还出现幻觉,需要高度警惕。

2、思维越来越迟缓

脑子就像生锈一样,反应越来越慢,思维越来越不活跃,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且越来越不爱说话了,甚至有时候无法顺利交流,需要警惕。

抑郁症的前十个状况(百万人因抑郁自杀)(3)

3、意志活动减退

越来越不爱干活,变懒了,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行为变得缓慢,一整天可以一动不动,甚至不吃饭;但还是会经常觉得焦虑不安,坐立不定;更有甚者,有极度悲观的念头、有自残自杀的行为,这是抑郁症最严重的症状,必须要高度警惕。

4、睡眠障碍

抑郁症患者几乎都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睡眠浅、容易被惊醒、失眠、难入睡、梦多,等等。且很多抑郁症患者,早早醒来后,往往无法继续睡觉。

当下,随着物质需求的被满足,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但生活节奏的变快,经济压力的增大,生活负担的加重,无疑让许多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上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浅薄,关怀变少了,陪伴也变少了,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

抑郁是不可忽视的疾病,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一旦我们发现身边人或者自己有罹患抑郁症的倾向,那一定要提高警惕,给予抚慰也好,劝导其寻求医生帮助也罢,总之,不能放下自己的关怀之心,不能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