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屏中选(成语一傅众咻)

战国年间,儒家学派的代表,大思想家孟子四处游历。听闻宋国国君宋康王将实行仁政,便前往宋国国都,希望能为宋国即将推行的仁政提供一些帮助。

成语一屏中选(成语一傅众咻)(1)

孟子到达宋国国都,在经过多日走访后,了解到,虽然宋国国君口口声声说是要进行国政改革,但是他的朝臣们很少有认同他的仁政理念。大臣们个个儿都心怀鬼胎,其中不乏只想从中捞取好处的贪官,宦官和奸佞之臣,这些大臣并不真正地为百姓着想,反而会加害百姓。孟子断定宋国的仁政改革不可能成功,于是便打算离开宋国。

宋康王听说孟子要走,急忙派手下的大臣戴不胜前去挽留。戴不胜见到孟子,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赶到宋国,为何未见到我国君就要走呢?”孟子摇摇头说:“宋国推行不了仁政,我留在这里又有何用呢?”戴不胜十分疑惑道:“先生此言从何说起呀?改革我们还没开始呢,你怎么就说不行呢?更何况,我们宋国的国君也是很开明的,若是得到先生您的教导,说不定会成为一代贤明之主,您不愿意辅佐我们的国君吗?”

孟子叹了口气,对戴不胜说:“我跟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一个楚人想学会说齐国话,你觉得是找个会齐国话的楚国人来教好,还是直接请一个齐国人来教好?”戴不胜想了想:“当然是请一个齐国人来教比较好啊。”孟子说:“没错,这个楚人也是这么想的,他找了个齐国人,齐国人很用心地教他,不过楚人身边的人都是楚国人,每天交谈用的都是楚国话,你觉得他能学好齐国话吗?”戴不胜听后说:“按照先生这么说,大概是学不好吧?”孟子点点头,继续说道:“正是如此啊,如果那个楚人自己到齐国的闹市里住个几年,这个楚人自然而然就学会说齐国话了。到那时你就算是逼着他说楚国话,他可能也做不到了。”戴不胜想了想,说:“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国君虽然想变得贤明,可他身边的那些臣子都不够贤明,所以我们的国君再怎么想办法推行仁政,也是很难的,对吗?”孟子说:“是的,戴大人,正是这个道理。”戴不胜连忙说:“可是我们宋国也有像薛居州这样的贤士啊。”孟子却说:“是啊,薛居州的确是个清廉的士大夫,但是他就像是那个教导楚人的齐国人一样,贤明的人只有一个,周围却满是奸佞的小人,这样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如果国君身边的其他的大臣,都像薛居州这样清廉的话,倒是的确能够实行仁政。但按照现在宋国的这个情况,国君恐怕很难变得贤明,也更难推动实行仁政。”

戴不胜见孟子去意已决,就不再挽留了。返回宫中后,把孟子的话告诉了宋康王。宋康王听了之后,也不再强留孟子,而是送去了一些银两,送孟子离开了宋国。

后来,宋康王果然像孟子所说,受到奸佞小人的影响,变得残暴而且好战。他屡次向周边各国发动战争,他的暴政最终引得国内大乱,齐国,楚国等国抓住机会,向宋国发起了进攻,最终宋国覆灭了。

成语一屏中选(成语一傅众咻)(2)

后来就有了“一傅众咻”这个成语,意思是一个人在教导,周围的众人却吵闹着打扰。比喻不能有什么好的成就。就像宋康王,即便有像薛居州这样的贤臣去教导他,却总是被奸臣所坏事,奸臣的进言时刻干扰贤臣的教导,所以宋康王最终没有被教导成贤君。这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后人常用这个“一傅众咻”比喻那些因为受到环境干扰最终没办法做出成绩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