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移动5g基站项目(湖北移动投资近10亿元建设)

湖北移动5g基站项目(湖北移动投资近10亿元建设)(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通讯员 王政

做好新时期长江大保护,用好数字信息技术是重要抓手。

5月25日从湖北移动公司获悉,今年起,该公司将投资近10亿元建设“智慧长江”,逐步把我省沿长江7000余个通信基站从4G基站升级为5G基站,预计2025年前完工,打造集“智慧航道管理、远程禁捕执法、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

湖北移动5g基站项目(湖北移动投资近10亿元建设)(2)

长江海事执法效率提升一倍

5月24日,在武汉长江一桥桥头堡,武汉移动公司施工人员在路灯杆下作业,将最新一代5G天线镶嵌到路灯杆杆身上。接入电源后,他们拿出网络设备测速。结果显示:长江一桥桥上5G上网速率已接近1GB/秒,较过去提升了3倍,能有效服务桥面、江面的数字化交通管理。

在汉口江滩的芦苇荡旁,武汉移动公司另一组施工队员爬上数十米高的宏基站杆塔,调整优化5G天线角度,通过技术手段克服水上信号“镜面反射”问题,确保长江江面5G信号“不打折”。截至目前,武汉江滩龙王庙至长江二七大桥段已建设完成5G宏基站46个,实现了长江武汉段5G信号全覆盖。

江面5G网络全覆盖有何好处?宜昌在省内率先尝到甜头。

去年4月,在宜昌海事局的支持下,长江宜昌通信管理局联合湖北移动、华为公司,实现了长江宜昌段庙咀至云池37.5公里江面5G网络全覆盖,打造了长江航运首“5G 北斗”智慧海事样板点项目。

长江宜昌通信管理局局长王毅介绍,在传统模式下,船舶进入锚地要沿途寻找锚泊位,锚泊随意性强,不仅会增加碰撞风险,也让船舶监管变难。江面5G网络覆盖后,船员不用像汽车司机那样,等进了停车场再去找停车位,而是通过船载“5G 北斗”智能终端提前“锁定”锚泊位,并直接行驶到停泊区。

“5G 北斗”不仅实现了“船找位”变“位等船”,也提升了海事执法效率。5G 北斗高精定位系统能提供毫米级高精度定位,一旦有船舶偏离航路或驶入警戒区,系统能立即响应,并向该船推送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及时纠正。

此外,在移动5G网络支撑下,还能实现船舶远程检修,5G执法仪实时视频可支撑远程“专家诊断”,确保执法检查准确无漏洞。

“海事执法效率提升了一倍。”宜昌海事局港区海事处执法人员介绍,以前海事现场执法都是纸质记录,回港后再统一手工录入,效率低下。现在通过5G网络和移动执法终端,现场执法视频能及时回传,实现海事执法一键查询、一键归档。

湖北移动5g基站项目(湖北移动投资近10亿元建设)(3)

5G无人巡逻船将“下水”

嘉鱼县地处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贯穿该县全境,长度达109.6公里。自去年年底,湖北移动5G禁捕智能监控系统上线以来,执法人员已破获多起非法捕捞案件,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

该系统通过搭载在江边基站上的热成像云台摄像机,每台摄像机利用热成像技术、高波长光线成像技术、AI船舶识别等技术,可对沿江5公里范围内进行360度全时段监管,实时抓拍分析捕捞船只、人工捕捞、一人多杆等在非法捕捞和垂钓现象。

一旦摄像机抓拍到异常事件,将通过多种方式将前端智能识别的告警信息实时推送给相关单位、执法人员手机。

若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非法捕捞人员已逃离,5G禁捕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非法捕捞人员人脸识别、交通要道车辆轨迹分析,提高禁捕实战效率。

“禁渔执法不再用蛮力,改用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嘉鱼县渔政执法人员表示,智能识别、秒级预警比人工巡查和电话举报效率更高,而且做到了全天候监控,解决了嘉鱼县水域面积大、异常天气多、防护人手相对不足等问题。

基于沿江5G网络覆盖,湖北移动公司还将打造5G无人船控制平台,通过搭载水质监测传感器、专业声呐、高清摄像头、警示灯、高音喇叭等设备,用5G无人船开展江面巡逻监管及水质监测等工作。

湖北移动公司还计划沿江部署数字化全光底座,打造长江经济带中部算力网络枢纽,构建“同城1毫秒,同片区2毫秒”时延圈,让更多智能应用融入“智慧长江”,助力湖北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湖北移动5g基站项目(湖北移动投资近10亿元建设)(4)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