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甲虫的习性方面的知识(该向虫圣法布尔学点什么)

关于圣甲虫的习性方面的知识(该向虫圣法布尔学点什么)(1)

假如我是一只虫子,我不会对轻蔑我们并且常常伤害着我们的人类抱有怨恨,甚至还会对自私的人类怀着一丝希望,因为人类里有一位观察我们、理解我们、赞美我们也爱着我们的人,他叫法布尔(1823——1915),一位写出过10卷本传世经典《昆虫记》的法国作家。

中国没有这样的作家,世界上也只有一位这样的作家。

他是一位没有想到要当作家的作家。他只是迷恋着他的昆虫世界,发现、欣赏、感悟、记录,一年又一年,直至终老。

出身贫寒,又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法布尔曾经尝遍人生的难为与辛酸。穷困,穷困到不求借便无以为继。想走上大学的讲坛,可是即便自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了重要的科学学术论文,甚至被写下《物种起源》的达尔文称赞为“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也不能对他有所帮助,还是无法逾越偏见、保守与嫉贤妒能的鸿沟,被法国政界和知识界的权贵们挡在大学门外。当他知道就是因为贫穷和地位的卑贱而将永远被拒之大学门外的时候,他说,“我的心碎了”,他说,“不堪回首”。

昆虫记

但是惟一的法布尔,是不死的。他将自己的生命与《昆虫记》一起,化为一条摇曳有致的河流,长久地留在世上,浇灌着人类干涸荒芜的心田。这条河流,是一条鸣唱着虫性之歌的人性的河流。它令丧失的人性重新回归,它让死亡的人性重新复活,并使其呈现出不言而喻的真理的纯真与美丽。这个法布尔,也是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的,就连我们的干部,不是也应当以他为师吗?从他的身上与他的《昆虫记》中,学习点尊重人、尊重人的劳动的人性、人味。正是他独自一人,孤军奋战,深入在昆虫的生命里,并让昆虫们告诉人类:“生命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灵魂”,应当尊重一切生命,昆虫也与人类一样有着生存与自由鸣唱的权力。

比如蝉(也叫知了),就是在笼子里将其囚禁一天,也会令这种“喜欢高飞”的昆虫郁闷而死。它要在地下的黑暗中生活4年才能破土而出,所以便对阳光有着本能的从而也是极其不可阻挡的追寻,就是产卵也要产在向阳的地方。就因为要熬过地下4年的黑暗喑哑的炼狱,所以它才会让阳光下仅有的一个月时间的生命,全部用来“狂热”地歌唱(每天12个小时)。为了自由地鸣唱与飞翔,它不仅要冲破大地的封锁,更要挣脱自身的束缚,义无反顾地从艰难而又痛苦的蝉蜕中获得最后的解放(民间俗语叫蜕壳)。因为,不能解放,就得死亡。细心到无微不至的法布尔,甚至发现,已经获得解放的蝉,为了自由地歌唱,竟然能够将自己的器官压缩,为鸣唱的音箱腾出足够的空间。连续观察了15年,才让法布尔对于小小的蝉的生命,有了透切地了解与深切地领悟。浩瀚天空里的万里星辰,当然会让劳累着的法布尔产生愉悦的注目。但是,一只小小的蝉的歌唱,却会让他产生生命的悸动。爱着它们,所以他能够“看”到地下的蝉为了冲破大地的封锁,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劳动。爱着它们,所以他才能够听懂蝉们“为了庆祝这得之不易而又如此短暂的幸福,歌唱得再响亮也不足以表示它的快乐啊!”

我们,曾经有过多少名目的“盛典”、“盛会”啊!一只蝉,却用它“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作为自己生命的盛典。孰轻?孰重?孰伪?孰真?躲在乡间“荒石园”的法布尔当然是闭塞的。闭塞的法布尔却又通过他的昆虫,对于人类的命运有着通透的犀利的见解。相对于昆虫个体,也许我们人类的个体是命长的。可是早在人类诞生之前昆虫就已经在地球上歌唱着,而在人类灭亡之后,昆虫们必将还在地球上歌唱着。他不无痛惜地说:“总有一天,人类将灭亡,会被过度的所谓文明所消灭。”(《昆虫记·绿色的蝈蝈儿》)法布尔死去已有105年了,而我们当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急剧恶化,不是正在验证着他的预言吗?

法布尔当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些诺贝尔奖的评委们还没有阅读完《昆虫记》,法布尔就已经安静地离去。为第十一卷写好的两篇,《菜青虫》与《萤火虫》,也只好作为《昆虫记》第十卷的附录。人死去,意未了,他在为全十卷精装本所写的短序里这样说:“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最后再获得些许力气,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的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的益趣。”

十九世纪、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曾经是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交相辉映的世纪。达尔文、黑格尔、歌德、雨果、狄更斯、托尔斯泰……无不在人类的精神领域,留下硕大深刻的脚印。时间的淘洗是无情的,《昆虫记》却在全世界人们的阅读里长青藤一般地活着、生长着,并且细致入微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与趣味。法布尔当然不会去想与以上这些巨人比肩,可是作为一种不老的独特的存在,如果没有法布尔与他的《昆虫记》,肯定将是人类的一个不小的缺憾。

— END —

作者:李木生,中国著名作家,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二马中国梦精神家园教育资源群成员

责编:恬恬

播音:郭琦

作者简介

李木生,山东济宁人,曾出版、发表过二百多万字的作品,被雷达先生称为有追求、有思想、又有着自己语言特色的作家。雷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李木生的作品:“山东的李木生是近年来少数几个让我过目难忘的作者之一,他的每篇东西都有独特追求,都有所寄托,都竭力发掘着对象的文化底蕴,并把作家主题尽力投掷进去,燃烧成一片文字的火焰,化为一股生命的激流。作为山东人,他有明显的齐鲁文化背景,仁学可能是他的文化观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带着这样的眼光看世界,看一切,去发掘民族灵魂的根由,观照民族精神的美质,遂使他的作品有种特殊的文化意味和超越具象的文化深度。” 而有一些评论家还这样评论他的作品,称其为当代有着强健精神与批判意识的作家。他自知在精神、思想、知识与文字的前进途中,还有着许多不足、有很远的路要走,并期待着一点一点地提高。人生有限,来日苦短,只想安安静静地将心血化作真诚的文字,求教于一二知己。

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二马看天下”,查看更多精彩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