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

在近现代画坛上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可谓说是一位全能画家。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画,无所不精。然而,张大千画的最多也最爱画的就是仕女了。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

张大千《持花仕女》1920年作

据说张大千在中学时,便经常在课堂上偷画美人作为消遣;到了30多岁,即已习遍唐寅、仇英、陈洪绶、改琦、顾洛、任伯年等明清诸家的仕女画风。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2)

张大千《春醒图》1933年作

在他笔下,无论是古装仕女,抑或经过他理想化的时装美女,无不色彩华美、妍丽动人,为他博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3)

张大千《调鹦图》1934年作

张大千不仅山水画笔酣墨畅、恣肆淋漓,花鸟画鲜活灵动、形神毕肖,仕女画也细致之极。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4)

张大千《梅花仕女图》1934年作

画家于非闇曾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他对于女性观察得很精密,能用妙女拈花的笔法,传出女儿的心声,这一点是他艺术的微妙,也是他在女性身上曾下了一番工夫的收获。”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5)

张大千《罗浮旧梦最销魂》1934年作

张大千自己曾谦虚地说过:“我不敢说自己最能欣赏女人的美,我只是在观察、欣赏美丽的女人以搜求画稿时,比别人更仔细、更留心罢了。”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6)

张大千《题笺图》1944年作

他的仕女画之所以能雅俗共赏,成为他绘画题材中大受欢迎的一类,与他对美人淋漓尽致、神髓逸出“美”的刻画密不可分。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7)

张大千《芭蕉仕女》1945年作

他眼中的美人标准可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因此能入他画中的美女,当真是美极了。

张大千也曾在一首题画诗中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8)

张大千《嫦娥图》1935年作

张大千笔下的美人,诚然深得古代仕女画的神髓;由于他擅长写生,故其创作中往往融入眼中所见美女形象。举凡平日交往的名门闺秀、学生、名伶,甚至是应酬作陪的酒女,无一不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9)

张大千《苏小妹观书》1935年作

1944年初秋,张大千与友人齐聚畅饮,席间有赵姐、阿环、波小妹三位酒女作陪,劝酒夹菜。当天,阿环身着深青色洋装,半醉半醒斜躺,双脚跷起,露出雪白肌肤,姿态十分撩人。张大千在黄君璧和一群酒友的怂恿下,挥毫创作了《摩登仕女》,将阿环娇慵困倦、玉腿藕臂的形象画了下来,堪称其美人画中的“限制级”作品。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0)

张大千《摩登仕女》1944年作

1945年,张大千又重作一幅《摩登仕女》。图中的阿环成了背倚芭蕉树、身着白色镶边旗袍、曲膝席地端坐的模样,不仅与前幅斜躺的姿势不同,其交叠的双手亦仿如唐代菩萨一般,臂上各系金钏一双,又戴上镯子。

尽管阿环足蹬绿色露趾高跟鞋,发型与面部妆容依旧相当时髦,看似风情万种;但张大千在此改用了优雅的白描线条及色彩不那么浓艳的浅绛设色,再搭配常见于传统文人画中的芭蕉及墨竹题材,使这位现代装扮的仕女一改冶艳风格,充满了古典之美。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1)

张大千《摩登仕女》1945年作

除了将民国时装仕女入画,张大千也尝试以他在日本所见的浮世绘美人画作为创作蓝本。

如作于1946 年的《仕女拥衾图》,描绘一位秀发垂肩、肤若凝脂的美人,正以锦被裹身,侧身俯卧于屏风前的床(椅)上,眼神凝视着观者,极富典雅浪漫之感。此画虽以唐人的笔法描绘仕女之五官和手部,且被褥上的装饰花纹也源自敦煌窟顶的藻井图案,但画家在此借用了浮世绘的表现手法,以三折屏风为背景,结合床褥半掩的倚侧美人,遂成为相当富有现代感的构图,为传统艺术注入新时代的视觉经验及生活感受。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2)

张大千《仕女拥衾图》1946年作

此幅《仕女拥衾图》上方有张大千题诗云:“长眉画后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别有闲情怪周昉,不将春色秘屏风。”在此诗中,张大千将自己比拟为唐代仕女画大师周昉。周昉之画风,据时人记载,乃为“衣裳劲简”“彩色柔丽”,尤其擅长观察和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各种情态;就这一点而言,其实与“在观察、欣赏美丽的女人以搜求画稿时,比别人更仔细”的张大千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3)

张大千《荷花屏风美女》1966年作

从张大千的美人画中,我们看到了他不仅仅通过精练的笔墨和个人独到的审美观,隐隐再现一种业已失落的唐代仕女画风,更进一步于古典艺术中再创新境,捕捉美人永恒动人的神韵。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4)

张大千《三美图》1930年作

张大千笔下的美女端庄健康,充满青春活力,不乏当代女性的气息与风采。无论是观音、山鬼、明妃、仕女这样的古代传统女性,还是新时代的摩登女郎,所有女性的脸部结构,特别是眼睛和嘴唇的构造,基本上是一致的,是那种张大千所欣赏的理想美类型。

更多张大千美人图欣赏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5)

张大千《贵妃出浴图》1949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6)

张大千《凤冠执扇仕女图》1947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7)

张大千《惊才绝艳》1953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8)

张大千《柳荫仕女》1941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19)

张大千《双美图》1944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20)

张大千《唐妆仕女图》1944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21)

张大千《蕃女掣庞图》1946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22)

张大千《纨扇仕女》1944年作

张大千绘画特点(巴蜀画派欣赏张大千)(23)

张大千《扑蝶图》1930年作

END

出品/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学术/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

四川巴蜀画派专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睿 编审/王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