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平遥(光影平遥)

美丽的平遥(光影平遥)(1)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厅(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皓 摄

新华社太原9月25日电题:光影平遥

新华社记者王皓、解园

初秋的早上,来自重庆的摄影爱好者石辉早早来到平遥古城内的柴油机厂展区观展。“这是向全国、全世界摄影同行们学习的宝贵机会,从构图、角度、创新等方面都能给我很多启发。”他说。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名教师,石辉已是第十次来到平遥参加摄影展。这一次他带着当地十余所高校师生的作品前来交流。

第2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近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开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摄影师通过12000多幅作品为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数据显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20多年来,累计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余名摄影人、28万幅作品参展,吸引了海内外450万名游客。

“每次到平遥都会发现新的不同。”美国人苏珊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初来平遥时,古城的环境还不太好,展厅也比较陈旧。如今摄影展区宽敞明亮,古城古朴优雅,还有剧场、购物中心、高铁站,让苏珊夫妇觉得这里就是一座“世界化”的小城。

“1997年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可以说是打开了窗口,真正让这里走向世界的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参与策划十多届摄影展的毋晓东说,许多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从平遥走向国际舞台,很多国外的摄影作品也通过平遥走进中国大众视野。

美丽的平遥(光影平遥)(2)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现场(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皓 摄

在“中国青年摄影推广计划”展区,一个名为“像素”的主题展吸引了过往的游客。黑白配色的巨幅照片从展墙拖下,无数个网格像素点构成一个个独特的故事。“海归”摄影师魏文涛介绍说,作品在暗房中曝光呈现,展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一次次滑动手机屏幕后,留下虚实相叠的影像。

“我们把焦点放到了青年群体应该具有的更多可能性上,探索创作者如何面对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新问题、新挑战。”该展区策展人杜子说,希望借助平遥摄影展让青年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法国摄影师白美仙先后多次到平遥寻找古城背后的故事,拍摄街头卖菜的大爷、小店里的理发师、古装打扮的轿夫。她曾于2015年在普罗万开办个人摄影展,向当地观众介绍她喜爱的这座东方古城。

摄影展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给平遥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巨大变化。

位于古城南大街的晋升炉食铺是一家老字号,其油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店长张帅说,“每到摄影展期间,游客变多了,店铺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很多顾客尝过我们的产品后都会从网上复购。”

平遥人肖三元曾经是一名电瓶车司机。后来他在影展打零工,如今已是一家会展服务公司的负责人。“这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给我的馈赠。”他也因此爱上了摄影,拍摄的作品还曾在影展上展出过。

“走在美丽的古城街头,陌生的人都会成为朋友。”石辉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