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让太子出家(唐代为何有那么多公主出家为道)

所评图书:

书名:《信仰与习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唐代道教》

作者:王永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唐朝为什么让太子出家(唐代为何有那么多公主出家为道)(1)

考证史籍与墓志,整个唐代至少有18名公主入道,这其中只有高宗之女太平公主还俗嫁人,其他的如金仙公主(睿宗女)、玉真公主(睿宗女)、永穆公主(玄宗女)、咸宜公主(玄宗女)等并没有作出这方面的改变。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太平公主是为了给外祖母祈福,所以遵从母亲武则天的意见,就在5岁成为了女道士。但这时的太平公主其实仍然住在宫里,只算是名义上的道士。直到她14岁时,吐蕃要求和亲,为拒绝此提议,武则天为太平公主再度扩建了道观,太平公主才真正出家做了道士,直到还俗嫁人。

除了明确出家为道的公主,据《唐会要》等史书记载,还有一些公主舍宅为观,如中宗女新都公主、长宁公主,以及睿宗女蔡国公主。另外,唐代还有一些与道教有关的公主,例如小名是虫娘的玄宗女寿安公主,因为母亲是胡人女子,所以并不得宠,以道士服装扮。睿宗、玄宗、代宗等皇帝还将自己早夭的女儿进行道教式的追封。

新出版的《信仰与习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唐代道教》一书中,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王永平为读者阐解了性别视野下的道教与唐代妇女。书作者指出,唐代不仅有许多公主入道,加入其列的还有后宫、皇亲贵戚、官僚士大夫女眷,其纷纷加入长安和洛阳的各大宫观女冠。

唐末女道士元淳曾有“三千宫女露蛾眉,笑煮黄金日月迟”的诗句,这反映了后宫女性好道、学道之风。唐代的内廷甚至设有专职为妃嫔、宫人学习道教经典。这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杨贵妃。唐玄宗为了将儿媳杨玉环的身份洗白为贵妃,专设了一个入道的过程。

唐朝为什么让太子出家(唐代为何有那么多公主出家为道)(2)

唐朝为什么让太子出家(唐代为何有那么多公主出家为道)(3)

唐朝为什么让太子出家(唐代为何有那么多公主出家为道)(4)

年老宫人被放出宫后,有些人婚嫁,也有无家可归者,就安置在京城诸寺庙道观。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曾题咏过宫人入道诗,如戴叔伦所撰“萧萧白发出拱门,羽服星冠道意存。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唐代皇亲贵戚女眷入道者甚多,有的是因为丈夫卷入政治斗争被杀,连累家属及后代入道;有的则是因为夫丧而心灰意冷而入道;还有的是主动选择,也就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认同道教理念。开元名相姚崇的女儿姚长寿,天宝权臣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意思的是,因为唐代社会风气影响,所以一些慕道向道的女性长大后不愿嫁人,就主动出家做了道士。其中一些人也被认为习得了道家心法的精髓,如修炼王母长生之术的李玄真,龙鹤山观女道士成无为,至德观女道士杨法行,皆有五十多岁宛如少女、七八十岁才无疾而终的记述。到了唐末,有道士归结了几百年里民间女道士修炼成仙的“事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