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安逸就等于慢性自杀(安逸四川说②何开四)

选择安逸就等于慢性自杀(安逸四川说②何开四)(1)

安逸,是四川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态度。8月3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发起“安逸四川”征文活动,面向全网征集游客在四川的安逸体验。

作为四川方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安逸”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四川日报采访了专家团,从不同角度解读“安逸”。著名作家、评论家何开四认为,安逸本是全国通用的词汇,经过四川人的创新和丰富,成为四川方言里最具特色的表达,而四川人对生活一以贯之的热爱,更让安逸成为一种精神境界和生存哲学。

四川人讲“安逸”

在语气中就能听出一种幸福感

安逸一词,古已有之。何开四说,“安逸”最早见于《诗经》“安之逸之、适之豫之”。“这跟今天的意思比较接近,‘豫’有游乐、旅行的含义。”《庄子·至乐》中也提到:“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安逸与感官有关,身心不能得到安逸就会产生痛苦。

何开四认为,在古人的描述中,安逸是一种舒适、满足的体验,这种体验跟自然、环境有关,也和人生的美好、幸福相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逸是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物质和精神的状态。”

沿用至今,安逸的含义保留下来,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但在四川方言中,安逸的含义无疑更加广泛。何开四分析,在普通话中,“逸”字声调为去声,收尾急促。在四川方言里,“逸”读作二声或三声,尾音拉长,听起来类似川剧中的拖腔。“四川话将‘安逸’韵味化、戏曲化,因此能表现出更多的情感。”何开四说,“听四川人讲‘安逸’,在语气中就能听出一种幸福感。”

不仅如此,四川话将“安逸”扩展,产生“安逸得惨”“安逸得板”等表达。

“安逸”和“惨”结合,是四川方言的独特表现。这种词汇被称为“冤亲词”,将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达奇特的陌生化效果。何开四说,“安逸得惨”比“安逸得很”表达更强烈,其中蕴含的安逸感也更痛快和深刻,“这是四川方言对汉语的丰富和创造”。

选择安逸就等于慢性自杀(安逸四川说②何开四)(2)

为安逸生活代言

四川人24节气都没闲着

如今,安逸成为四川独有的文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何开四认为,这与四川的壮丽山川和富饶物产不无关系。“一个美好自足的地方,才能具备让人安逸的环境和生态。”

过去,天府之国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四川人历来生活富足、崇尚游乐,这在古代诗词歌赋中有很多体现。“雕镂铅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溱。”何开四举例,成都人扬雄在《蜀都赋》中,极尽言辞描写了成都繁荣富庶的风貌。西晋文学家左思并非蜀人,他的《蜀都赋》也颇为细致地描述了巴蜀的山川物产,以及当时四川豪门的宴饮生活,足以看出古代四川人生活的安逸幸福。

选择安逸就等于慢性自杀(安逸四川说②何开四)(3)

“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何开四认为,最有代表的当属风俗志《岁华纪丽谱》。华阳人费著在其中细致描写了宋代四川的游乐生活:正月元日游安福寺塔;二日早宴移忠寺,晚宴大慈寺;上元节放灯;二月二踏青;三月三宴学射山……费著根据24节气,从元旦至冬至,逐一描绘蜀中节候风俗。整本书看下来,四川人每天都没闲着。

四川人不仅热爱生活,更将安逸上升为一种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将敬酒》是对人生追求幸福、及时行乐的极致表达,“这是一种豪放的安逸”,何开四说,“安逸得如此有气度,这种安逸是身心澄澈、豪情万丈的。”

苏东坡更是安逸的代言人,《记承天寺夜游》最为典型地表达了四川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不让如此月色被辜负,苏东坡让悠闲、舒适和安逸成为一种精神境界。”

快节奏和慢生活

四川人张弛有道的生存哲学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四川的安逸却一以贯之。何开四认为,快节奏和慢生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非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只有快和慢结合,才能构成正常健康的现代生活。

2020年新一线城市榜单中,成都持续卫冕榜首。何开四说,四川的慢生活,并没有影响城市的发展,反而加速了各方面的进步。因为这样的生存环境,更符合人性,更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让社会能够进入良性循环。

何开四认为,“闲能生慧”在四川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安逸是能产生智慧的,人在紧绷中不能创造价值,只有在松弛以后,思想才能迸发。”从这个角度来讲,安逸更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四川人并非贪图安逸,安逸在四川不仅是一种生活体验,更是一种张弛有道的生存哲学。”

编辑:王诗侠 校对:黄颖 审核:赖永强

来源:川报观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