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

看过《亮剑》的朋友都对剧中的一些部队番号有所了解,比如晋绥军的358团,八路军的新1团、新2团、独立团,日军的旅团、联队、大队等。

其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级编制,对大多数观众来说,理解部队番号多是从字面意义而言,那么这个独立团的理解自然就是独立存在、独立发展的特殊作战团了。从这个角度去看,李云龙部从大“扫荡”后的几百人发展到后来的7000多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1)

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八路军的独立团还真不是这个独立存在、独立发展的意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编制和存在的意义是不同的。

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所辖有3个师12个团的正规番号。但实际上八路军编成时的团级部队不是12个,而是16个团。前面12个都是有数字番号的,如685团、772团等,而其他4个团的性质则分为三类。

其中120师、129师有教导团,这个顾名思义可以理解;八路军总部有特务团,主要任务是保证首长机关安全,另有部分技术兵种;另外的1个团便是八路军最早的独立团——115师独立团了。

115师独立团是由红1军团红1师改编的,其中红1团改编为1营、红13团改编为2营、红3团改编为3营。由于红军当时的编制大但兵力少,因此独立团最初只有1500余人,后来补充了200多名陕甘籍新战士后,也才1700多人。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2)

很显然,115师独立团是实打实的主力团,只不过国府给的编制有限,才以独立团的形式编成。

该团奔赴抗日前线时,黄河边上本有国军设立的检查站,严禁没有编制的部队渡河。杨成武的独立团和686团混在一起才过了黄河,人数多了上千人,国军检查官焉能不知?但也没有阻止。杨成武将军回忆是,这位检查官在不违背上峰命令的情况下,还是希望有更多部队开上前线抗日。

这个情节在《亮剑》中也是有提到的,而该电视剧的很多情节其实在历史上都有原型。

1937年平型关之战时,独立团在主战场之外的腰站地区阻击日军;随后独立团又转战涞源、灵丘一带,屡战屡胜,当地青壮年踊跃参军,到1937年10月底已经从1700多人发展到了7000多人。

因此按照八路军总部命令,独立团扩编为了八路军独立第1师,辖第1团、第2团、第3团,另有特务营、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工兵连,各地还组建了游击队。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3)

这支部队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成立时的主力,不过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反对,随后独立第1师改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兼第一支队。需要指出的是晋察冀军区当时的支队是旅级,下属的大队为团级;而在当时八路军的其他部队中支队通常为团级。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4)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原本应有1000多人,大“扫荡”后损失过半,便剩下了几百人,而由这几百人后来又发展到了7000多人。

很显然,电视剧中对独立团一开始实力的设定以及后来发展到7000多人的这个设定,是与115师独立团在全面抗战初期的发展相符的。

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亮剑》这部电视剧中的很多情节都有历史原型。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5)

比如开头的苍云岭突围,历史原型是卷峪沟之战;反“扫荡”中的辛庄战斗,原型是冀中的宋庄战斗;李家坡之战的原型是关家垴战斗;伏击日军观摩团的战斗原型是韩略村伏击战等等。

所以说,《亮剑》中独立团的很多战斗以及发展概况其实是八路军多支部队经典战斗的缩影,而李云龙这个指挥员身上也有不少八路军指挥员的影子。

不过单单就独立团这个编制来说,影视创作和真实历史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

从八路军最早的独立团——115师独立团说起,该部是红军主力部队改编的,而之所以采用独立团是因为国府对八路军的番号限制。

而在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作战后出现的情况是,国军主力纷纷向南溃败,而只有八路军在北上和东进。当时的日军占领华北大部后,便开始了烧杀抢掠,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参军复仇的愿望极其迫切。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6)

国民党军早跑没了,而八路军却在迎难而上,对日作战的屡屡获胜和对百姓的秋毫无犯更赢得了民心,因此八路军的扩军很顺利。

但当时毕竟有着番号上的限制,因此新成立的部队前缀也是五花八门,有叫独立团的,有叫支队的,有叫新编团的,还有叫补充团的。

不过这些混杂的单位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一开始这么叫还行,可是部队规模大了,叫什么的都有,这就不合适了。

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出现了3种团的番号,一类是数字番号团,如772团;一类是新编团,如新1团、新2团;一类是独立团,其上级单位是386旅。

386旅是八路军129师的主力部队,最初辖771团和772团2个正规数字番号团,部队发展后的386旅也没有独立团,但有补充团,其实性质是一样的;除了补充团外,386旅倒是真有1个新1团。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7)

129师部队中有独立团的是385旅,这个独立团一开始是挂着129师独立团的名头,后来划拨给了385旅,之后加上其他部队,385旅一共有独立第1团、第2团和第3团。

这些番号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到1940年时八路军129师系统部队整编,除385旅、386旅外,又整编了7个新编旅,每个旅平均辖3个团。而各团番号也进行了统一,除保留769团、771团、772团等老番号外,其余新编团、独立团全部授予数字番号。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8)

如前文中提到的386旅新1团改番号为16团、补充团改番号为17团;385旅的3个独立团中,第3团撤销并入前2个团,番号分别改为13团和14团;甚至129师特务团也改名为了34团。

而在其他战略区部队中,类似的整编也在进行中。

如120师系统部队在最初扩军时,组建有平山独立团、崞县独立团、侯马独立团等,后来以前两个团为主干,各加入了侯马独立团的一部,改编出了新718团和719团。120师再后来扩军的话则组建独立旅,也直接辖番号团。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9)

晋察冀军区系统的部队在1939年的整训中即将原先比较复杂的部队整编为了数字番号团,除了晋察冀军区直属的教导团、骑兵团、特务团、冀中军区直属的教导团、特务团外,都是数字番号团,如一分区的1团、挺进军的6团、冀中的24团等。

山东军区部队则整编出了教导旅的编制,下面也是辖数字番号团;此外还有部分独立团,但这个独立团与先前的含义已经不同了,多为地方团队。

陕甘宁留守部队则多为带数字番号的警备团。

在电视剧《亮剑》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下,八路军的独立团已经很少了,有也是非主力的地方部队居多。而在129师系统内,很长时间内其实并没有独立团。

直到抗战即将胜利时,八路军以地方为依托的独立团才多了起来。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10)

而回到《亮剑》剧中,其实独立团的定位是一个主力团。当时的主力团都承担了机动部队角色的定位,其实兵力的补充是有军区、军分区统筹的,并不像电视剧上所演的以及大部分观众所想的,可以自由发展。

八路军部队相对自由发展的状态只有在全面抗战初期才出现过,随后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制和发展部队。

所以说剧中的独立团自己发展到7000多人,还有8个营编制其实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在抗战中后期,主力团的兵员和补给已经不是团队自己可以随意决策的了。由于对日作战的残酷,有部队不满编是常态,但超出几倍的编制存在就不合理了。

同样地,晋绥军358团的5000兵员在历史上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当时阎锡山部队的编制大得惊人,一个师也才三四千人,358团这个团都相当于一个加强师了。

亮剑里的独立团(亮剑中的独立团是一种什么编制)(11)

不过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一两千人的部队也不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因此这样的安排和设计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真实历史上的部队编制是怎样,我们也该心里有个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