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于辞却功名富贵,品德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

众所周知,范进中举在我国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甚至还被编入了教科书。此故事被收录于《儒林外史》一书中,它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各种人物的丑恶与荒诞的嘴脸。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1)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所以现实中有很多人对范进抱有“同情”的态度,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如果你了解到范进人生的结局,估计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范进中举人后的故事。

范进中举的故事

明朝时期,很多学子都认为“学而优则仕”,他们不从事劳动,每天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天下学子千千万,官职就那么几个,竞争可想而知有多么激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许多百无一用的书生,早期的范进也是如此。因不从事劳动,范进早期的生活极为窘迫,有时候甚至揭不开锅,更别谈社会地位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家,可范进无钱、无身份,只能被迫娶了一个屠户的胡女儿。从当时的背景上来看,胡屠夫算是高攀了范进,但他和她的女儿却瞧不起范进。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2)

胡屠夫是一介粗人,他每天想着法去羞辱范进,嫌范进穷酸、整天做举人梦,胡屠夫的女儿也是如此。以至于,范进在周围的邻里间都抬不起头来。

胡屠户道曾说:“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丢脸的家伙,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从这短短一句话,就能够看出,范进的地位有多么低。古人云:“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范进考上了举人。当这个消息传到范进的耳朵里时,他先是一愣,随即就高兴地疯了起来,教科书对这一幕刻画得淋漓尽致。

不过,看到范进这样滑稽的一幕,以往嘲笑他的人不仅没有吭声,反而还频频夸奖范进,就连以往刻薄的胡屠夫也变成得性格一般,称呼他为天上的文曲星。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3)

范进因为中举喜极而疯,最后挨了胡屠夫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很多人看到这里,对于范进都非常的同情,认为他是科举制下的受害者,饱受八股文的摧残。

其实,以上的故事仅仅是《范进中举》的一幕而已,只能算是故事的前半段,如果你知道后半段的故事内容,或许就不会这么评价范进了,换做是你,你估计也会惊喜若狂。

一朝得到,鸡犬升天

话说,范进中举之后,就逐渐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新贵,很快就得到了他想要的富贵与地位。以往范进是一个无用之人,但中举后却有不少人来攀亲戚,当地的张乡绅就是其中之一。

张乡绅也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只不过范进中举时他已经退休了。张乡绅不辞辛劳来到范进家里,刚一进门就开始道明两人的关系,你的老师曾是我先祖的门生,这样看来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4)

范进也是非常的讲究礼貌,与张乡绅寒暄了几句,气氛到了一定的程度,张乡绅看着范进的家庭说道,世先生清贫,我也没什么可做的,就给你五十两当做贺礼了。

另外,你这件房屋也的确配不上你现在的省份了,我还有一座宅院,就送与世先生了。范进刚想要推辞,张乡绅急着说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见外了。

从得知中举,到张乡绅来攀亲戚,不到一天的时间范进的命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明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力,考中就是鲤鱼跃龙门,考不中百无一用是书生。

然而,这还仅仅是范进人生的开始!中举后不久,范进的母亲就去世了,他在家里守孝三年,三年后范进获得进京会试的机会,厚积薄发一举考上了进士。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5)

进士就等于有资格担任官职了,而范进也很幸运,他得到了贵人的帮助,不久就被授予了“部属”一职,后来还当上了朝廷的御史。

任职期间范进兢兢业业,资历和努力也被皇帝看在眼里,进而被提拔为了山东学道。按照现在的职位划分,大致相当于山东的教育厅厅长,主管一省的教育考试。

范进人生的辉煌

多年后,范进还被他的家乡奉为了榜样与孩子们学习的楷模,更是不少人眼中的传奇。可以说,他的人生要地位有地位,要名誉有名誉,与中举之前的邋遢样天差地别。

可能会有人说,若是范进没有后来的幸运,单单中个举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有这样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根据明朝的制度来看,中举之人的地位也会发生改变。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6)

首先,他不需要缴纳任何的赋税,也不需要承担任何的兵役;其次,当地的官府也会定期给他们一笔钱,就相当于政府来养着他们。

在明朝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举人手中有很多的田产,而且都是老百姓自愿将手里的田地给他们,因为举人不需要交税,老百姓只需支付很少一部分钱,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总的来说,只要你能考上举人,以后的日子完全不用发愁,朝廷会养着你,周边的人也会供着你。了解到这些,就懂得为何范进会发疯了,若是你估计也会像他一样。

他并非因为科举而发疯,而是想象到以后的美好生活而激动,这就是明朝时期八股取士的魅力,它给了贫苦之人一个上升的渠道,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范进中举后来干了什么(别看不起范进中举)(7)

“跃过”就注定幸福一生,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与其说这是一种社会讽刺,不如说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