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唐诗之路精华地(读古诗漫谈杭州古事)

#江南文化、钱王文化、宋韵文化#,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杭州唐诗之路精华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杭州唐诗之路精华地(读古诗漫谈杭州古事)

杭州唐诗之路精华地

#江南文化、钱王文化、宋韵文化#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同僚陈友直之妾,慕其名求新词,苏轼写了一首《江神子》,词中有“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句。他在题注中自注道:“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 所谓“尝作数绝”就是苏轼曾经所写的《清平调引(陌上花)三首》:“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其一)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其二)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其三)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回家。”

且不论诗,先谈谈诗中题注所提供的信息。

苏轼是在游访九仙山时听到里中儿唱“陌上花”的,以吴越王钱镠(或说钱俶)的故事为歌。九仙山在哪儿呢?正是在钱镠的家乡杭州府临安县(现临安市)。《职方典》载:“九仙山:在县西一十五里,葛仙翁、许迈炼丹之地,又云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也。按《县志》:上建禅寺,山半有棋盘石,巨人迹,葛仙丹灶,巅有望江石,登之见钱塘江。有瀑布泉从龙潭飞泻,如万斛珠。相传眉山王橚建飞空亭,今废。”

苏轼到九仙山,还曾在山上的禅寺住了一宿,写下《宿九仙山》诗: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九仙山里中儿童唱的“陌上花”,其实是吴越王生活中的一个温馨小故事,每年吴越王妃在春节都要从杭州回到家乡临安,当春暖之时,吴越王就在写信给在临安的王妃说:“阡陌的花已经盛开了,可缓缓地回来了。”儿童们用当地吴语唱歌,蜀人苏东坡或不是很听得懂,只知故事大概,觉得曲调含思宛转,有那么一点凄凉,苏东坡就换成以清平调为曲,并作了以上三首词来记此事。

诗人徐志摩《陌上花开》一文,对吴越王故事和苏轼诗有着现成的解读,不妨一看(节选):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

这样一个似乎是被苏轼从临安九仙山的儿歌里发掘出来的故事,或至少经苏轼诗歌的播扬,被后人津津乐道,屡屡吟咏。

首先,被用于对吴越王本人的纪念和对其英雄气壮、儿女情长的点赞,或就是“江山犹是昔人非”的感叹。

清·金安清题钱王祠对联:

“十四州一剑霜寒,辟门天子,闭门节使;

三五夜群婓玉艳,陌上花开,江上潮来。”

清末民初*蔡朴题钱王祠对联:

“天地几沧桑,叹龙拏虎攫,四境驿骚,幸此邦民气太和,依然陌上花开,江中潮静;

湖山新殿宇,仰玉带金丸,千秋威肃,愿今后神保是格,再见仓多积粟,野献嘉禾。”

清·缪公恩《观表忠观碑》诗:

“保义雄威著海涯,丰碑犹自锁烟霞。不知西子湖边树,可似当年陌上花。”

清·秦宏铸《钱王表忠观祠》诗:“湖上荒祠聚若麻,表忠生拜五王家。英雄千古风流话,陌上于今满地花。”

话题回到“陌上花开缓缓归”上来。缓缓归,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这是徐志摩的解读。但也有人读出了伤春怨春之感。

宋人何梦桂《伤春志感》诗:“春归陌上落花多,往事伤心可奈何。此意寻常禁不得,九仙山下那堪歌。”

元·吕诚《竹枝歌》:“春草湖头春日晖,苧萝山上白云飞。行人莫听鹧鸪怨,陌上花开缓缓归。”

也有人从吴越王妃角度去解读,王妃对“陌上花开缓缓归”的叮嘱或有更复杂的感受。宋人晁补之的《陌上花八首(事见苏先生诗)》试图有所诠释:

(其一) 郊外金軿步帐随,道边游女看王妃。内官走马传书报,陌上花开缓缓归。

(其二) 朝云暮雨山头宅,暖日晴风陌上花。绛幕何妨行缓缓,送春归尽妾还家。

(其三)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其四)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其五)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

(其六)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其七)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其八) 陌上偷来为看花,饶声鹦鹉莫夭斜。犊车缓缓随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八首诗分别是八个场景,试略解读之:

其一,莫春时节,临安西郊九仙山一带,金軿步帐,原来是王妃游春,惹得道旁游女纷纷驻足观看,内官使者骑马翩翩而来,从杭州带来了君王的家书,嘱道:“陌上花开缓缓归”。

其二,王妃心中一股暖流,君王还是记挂着我。想起山头宅中的恩恩爱爱,面对陌上花时的暖日清风,马车啊,你缓缓地行。缓缓归,这春光归尽我好还家回杭。

其三,想当年,与君王一起陌上看芳菲,歌声妙曼不妨缓缓唱,不学东风火急归,东风归,春欲尽,好景难再。

其四,春归如梦罢,花随暮雨落。想杜牧诗中,当年李錡王业一场空,杜秋娘终究零落无可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欲缓不能缓啊。

其五,吴歌怨芳菲,肠断怀君王。君王的离去也不曾归,如今临安的陌上,惟有小花伴我,白鹇远在山前山后飞。

其六,临安城郭多半是君王家的池台,我走后香尘应不在,只是今年陌上花还会开。

其七,君王啊,你来信时,我正陌上看花而回。此番归杭,我遵你嘱缓缓归,不似东风急急吹。

其八,来陌上啊为看花,鹦鹉你莫歪着头学说话,乘着犊车啊缓缓随着芳草归杭州,我就不去山里桃源娘家啦。

总之,缓缓归,欲缓不能缓,欲缓趁花期,不缓怕误期。

宋元明清的诗人们常用“陌上花开缓缓归”来表达诗意与情感。明末清初的才子钱谦益(据说亦是吴越王钱氏的后裔)也写过三首陌上花乐府。如 下。

钱谦益《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

“(其一) 陌上花开正掩靡,茸城草绿雉媒肥。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

(其二)陌上花开燕子飞,柳条初扑曲尘衣。请看石镜明明在,忍撇妆台缓缓归?

(其三)陌上花开音信稀,暗将红泪裹春衣。花开容易纷纷落,春暖休教缓缓归。”

钱谦益在题记中自称是和东坡词却反其意,以有寄焉。何以寄,所寄何人?所寄何情?所寄何意?所寄之人是柳如是,钱谦益之红颜知己、爱妾、当时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有和诗三首《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

“(其一)陌上花开照板扉,鸳湖水涨绿波肥。班骓雪后迟迟上,油壁风前缓缓归。

(其二)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其三)陌上花开花信稀,楝花风暖飏罗衣。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钱谦益与柳如是唱和之诗的本事是:是年,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娶了柳如是,两人共游苏州无锡后,因钱谦益早年与人有黄山之约,不得不与柳如是暂别,取道临安上黄山,临安道中,钱谦益就写此诗给柳如是,一方面表示自己的歉意,“狂夫不合堂堂去”。一方面也希望柳如是不要在茸城(上海松江)或鸳湖(嘉兴)流寓了,早早归回常熟的家。柳如是非等闲之辈,立马和了三首诗回答了钱谦益,最后一句“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用残花弱柳自谦地形容自己,表达了追随钱谦益的意愿。

缓缓归,归向何处?心向往的地方呗!

清·毛奇龄《梦江南*当缓缓归曲》:

“(其一)临安去,陌上已开花。扇影似翻江上羽,车帘刚拂草头沙。缓缓好归家。

(其二) 临安去,陌上已开花。绕路烟丝笼暖去,清江日影带潮回。缓缓好归来。”

最后,附上“陌上花开缓缓开”的另一版本,见元*胡天游的《陌上花》诗:

“序:梁元帝妃,每岁春月,渡江归宁。帝作书报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后人遂作乐府名《陌上花》,因拟赋之:

陌上花,开满陌,金屋美人归未得。流苏绣帐掩香尘,目断君王片云隔。

九重宴罢移宫烛,歌管声残更漏促。自临宝榻拂鸾笺,细字斜行写心曲。

陌上花,开满枝,掌中美人知不知。翠眉蝉鬓今何似,趁取花时缓缓归。

书中未尽叮咛意,更遣青鸾口传语。

陌上花,年年好。掌中人,年年老。春光烂漫不归来,转眼残红满芳草。

一封书,千万嘱。油壁车,黄金犊。花边待,花底宿。缓缓归,莫愆期。”

郁达夫之兄郁曼陀亦有诗《相思》:“相思减却一分肥,陌上花开缓缓归。记否去年春事闹,满城风雪嫁徐妃。”诗中的“徐妃”,在传统诗歌中就是指梁元帝的妃子,徐妃半妆、徐娘半老者是也。

至于“陌上花开缓缓归”的原创者究竟是梁元帝还是吴越王?只能期待文学史家们的考证与指点了,但无论如何,苏长公的九仙山之行、之吴越王故事、之诗已经名垂史册,获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共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