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途中分娩(逃难途中来月经)

逃难途中分娩(逃难途中来月经)(1)

2015年10月19日的《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文章,讲的是迁移者横跨欧洲时,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却无法抵御寒冬的问题。但是有另一件事是迁移者中的女性无法抵挡的,那就是月经。在迁移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携带最珍贵的东西,很少会有人背上额外的内衣和卫生护垫。对于大规模迁移人口的生活经验以及女性在这种环境中面临的特殊挑战,我们至今并不了解。因此,理解政府和人道主义组织为了满足这一人群的生理需求在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相对于迁移中面对的危险和磨难(例如敌对武装部队、边境上快速建立的高墙、乘坐船筏穿越大海以及严冬的到来),很多人会觉得月经问题无关紧要。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当大批难民迁移时,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每个人能携带的生活物料也非常稀缺。我们很难想象,当女性难民在田地上无穷无尽地行走,或者乘坐火车时,很少有卫生间供她们来换卫生用品,也很难有水供她们清洗,她们是怎么处理月经的呢?我们也很难想象,当她们挤在那些本不是为了大量人口长时间生活的火车站或者船上时,她们又是怎样在衣物稀缺的情况下防止经血弄脏衣服呢?我们亦不清楚,当女性难民成年累月地在路上长途跋涉,中途停留的城市又常常对她们怀有敌意时,她们是如何寻找和购买到卫生用品的呢?帮助她们在行进中缓解痛经、忍受痛苦的止痛药又要从哪里获得?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报告涉及到这一议题,只有一些关于边境地区设施建设的报告会偶尔提到供水的问题。

慷慨的志愿者会携带着大量捐赠物品出现在火车站或者边境口岸,这些物品通常包括食物、衣服、肥皂以及一些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必备的生活物品。然而,人们尚不清楚是否应该提供卫生护垫、棉条或者女性生理期需要的其他物料,包括更换的衣物以及用于清洗月经污渍的肥皂和水桶。我们了解到,一些人已经开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妇女团体就会收集卫生护垫和其他一些月经用品发放给难民。但是就我们最近了解到的事实,卫生护垫仍然不是女性可以在约旦难民营中准许购买的商品之一。

逃难途中分娩(逃难途中来月经)(2)

虽然世界上的一半人口都是女性,但一直以来存在的禁忌阻止了关于月经这个基本生理功能的讨论。我们需要汇聚世界各地的力量来帮助达成女性在特殊危机中的需求,无论是横跨欧洲大陆的迁移者还是黑非洲的难民。人们常常会谈论在难民营中建造厕所来防止疾病的传染,却很少会谈及如何保证女性拥有足够隐私、安全的空间以满足她们在生理期的卫生需要,也不会想到提供足够的卫生用品,使她们可以从事生存必要的活动(如排队领取食物),为了自由而继续行走。

对于横跨欧洲的迁移者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新出现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付诸努力,为紧急环境下的女性的月经问题发声。当南苏丹爆发了新的斗争,或者巴基斯坦发生了地震,人道主义组织会着力于确保水、基本卫生设施和住所的供应。他们有时也会通过建造公共厕所来间接地满足生理期女性的需求,或者直接建造私人洗漱区或者发放包括内衣、肥皂、水桶、布和卫生护垫的物料包。

然而,紧急救援组织仍然缺乏一套标准方法来评估女性在生理期的需求以及监测她们的反应,来确保他们的措施是有效的。如,是否对一个拥有五个女孩的家庭只发放了一套用品?这些衣服、内衣和护垫够这个家庭里所有生育年龄的女性用吗?公共厕所建造在女性可以安全使用的位置吗?难民营中有水供女性清洗月经污渍而免于尴尬吗?

逃难途中分娩(逃难途中来月经)(3)

虽然乐施会、救助儿童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对紧急情况下的女性月经问题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兴趣,目前对于这一问题仍然缺乏规范指导和协调机制,因此这些努力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正致力于研究系统的解决方法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女性月经问题。红十字国际联合会正在研究发放物料包的有效性,以了解这是否能够保证紧急情况下女性月经期间的卫生。最近,国际救援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大学发起了一个项目,它们将与一些更大的人道主义组织合作,共同研发一种精简的工具包,用于改善紧急情况下的卫生管理。

要保障女性在大规模迁移或逃难的困难条件下仍然可以安全、隐私、有自尊地处理月经问题,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克服禁忌,更公开地讨论这一议题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虽然当前的中国并没有逃难的问题,但与之有几分的类似是春运途中的月经问题。漫漫旅途中,万一来了月经怎么办?目前中国媒体也没有这方面的讨论,我们希望此文可以触及这一问题,引发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打破非常情境下的月经禁忌。

(编译自Marni Somme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