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食物中毒预防(浙江一企业14人集体中毒)

一周前,海宁一家企业14个员工集体中毒。他们吃完午饭后,都出现了胸闷、头晕、满脸通红、全身发烫的症状,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查,是中毒了。

昨天,其中5个中毒较深的员工回到海宁康华医院复查,消化内科医生王军告诉他们,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了,但建议以后尽量不吃引起这次中毒的青占鱼。

青占鱼,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油桐鱼",属于经济型食用鱼类,营养价值很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渔业专家对它的评价是“鱼皮脆爽、鱼肉厚实,味道鲜美"。

既然可以吃,为什么会中毒?

鱼类食物中毒预防(浙江一企业14人集体中毒)(1)

青占鱼

当鱼死亡超过2天就可能引起过敏或中毒

“这14人,属于食用青占鱼后导致的过敏性食物中毒,但鱼本身没有毒素。"王军说,吃青占鱼中毒的病例很常见,青占鱼属于海鱼,往往存在新鲜度的问题,当鱼死亡超过2天,鱼体内会产生过量组织胺,可引起过敏或中毒。

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一般是脸及上半身潮红,出现酒醉反应,心悸、头痛或出现荨麻疹,自以为发热,但体温正常,无腹泻、腹痛表现。

王军说,青占鱼中毒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之间症状显现,如能及时得到合理救治,病情可有效得到控制。

“每年春秋两季,是青占鱼中毒比较集中的时候,这也是青占鱼大量上市的时候。"温岭市海洋与渔业局综合科科长江旭亮说,青占鱼在温岭有一定的捕捞量,平均每年的捕捞量为3万吨以上,这个捕捞量在水产中排名较靠前,新鲜的青占鱼中,蛋白质组织松软,消化率高达97%,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资源。

但青占鱼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保持新鲜,跟带鱼一样,出水后就活不了,市场上能买到的,都是冰冻的。

2009年,岱山一家水产公司专门做了一组研究,发现寄生虫和组胺是青占鱼加工产业中难以解决的两个痼疾。

青占鱼可分为三个地方种群,日本海、黄海和东海,而根据研究,东海区所产青占鱼中简单尖异线虫和宫脂属线虫检出率高达40%,其中以简单尖异线虫检出率最高。

“即使买来新鲜的鱼,如果生吃或者煮得不熟,这些寄生虫就会到人的体内。"江旭亮说,吃了寄生虫后,最明显的病症就是腹部绞痛。

另外,青占鱼属青皮红肉型鱼类,体内组氨酸含量丰富,一旦死亡超过48个小时,鱼就很容易腐烂变质,从而滋生大量的组织胺,人吃了以后,就会发生组织胺中毒事件。

为了保存久一点渔民把吃不完的鱼腌起来

对于常年捕鱼为生的温岭渔民来说,青占鱼是最常见的鱼类,虽然捞上以后每斤只能买3-5元,但因为捕捞量大,收入还是可观的。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青占鱼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年产量不断升高,目前已成为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同时也是冷冻水产品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

江旭亮说,以前渔民家里没有冰箱,青占鱼捕上来后,为了能够保存久一点,吃不完的鱼腌起来。

“如果是轻盐腌制,青占鱼吃起来会味美鲜香,但难以久存,所以在石塘渔区,老一辈渔民习惯用重盐腌制青占鱼。" 江旭亮说,这是海边人家常用的海鲜保存方式。

当然,为健康考虑,现在这种方式已被改良,盐不再放得那么肆无忌惮了。

如今,除了冷冻外,温岭石塘渔区的渔民通常将青占鱼制成鱼鲞,当作一道可口的下饭菜。“在竹排上被太阳光晒得全身焦黄、鱼皮上泛着闪闪鱼油的青占鱼鲞,香浓味美。"

“海边人吃青占鱼中毒的情况几乎没有,青占鱼运到外地,就会中毒事件出现。"江旭亮说,去市场买青占鱼的时候,一定要拎起来看看肉质有没有弹性,关键是要闻一闻,是不是有酸臭味,一旦出现异味,青占鱼就不能食用。

学学海边人的烧法这样烹调更保险

红烧,是青占鱼最常见的做法,江旭亮说,渔业部门对这种特殊的食用鱼,也会有一些烹饪方法推荐,不放学学海边人的烧法吧——

鱼类食物中毒预防(浙江一企业14人集体中毒)(2)

烹饪时,可加入适量的山楂、绿豆、小白菜等,一起炖煮30分钟以上,即可将大部分组织胺解除。如果在烹制前做一番简单的预热处理(用10%的盐和5%的醋混合水溶液把鱼在锅中汆15分钟左右),将大部分组织胺破坏,再烹调就更保险了。

1.青占鱼一条洗净,切块备用。姜切丝。

2.辣椒酱中加入一勺老抽、一勺香醋、两勺料酒调成辣椒酱汁备用。

3.锅热注油,下青占鱼块,小火慢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加姜丝、蒜末,倒入酱汁。往锅里加入三分之二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焖。

4.汁水烧到三分之一时,加少量的盐,或调味料,大火再烧一分钟即可出锅。

青占鱼容易腐烂和鱼肉成分有关就像大闸蟹死后不能吃一样

其实青占鱼有个蛮好听的学名:鲭鱼。

它们有着漂亮的花纹,行动迅速,在水底下如同云影来去匆匆。和它们的身影一样难以捉摸的,就是它们随时间分分钟逝去的新鲜度。当年保鲜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就连海边人家也很难尝到它们新鲜时的美味口感。

如今沿海一带的人们习惯叫它们青占鱼,但青占鱼其实也分好几个种类,常见的就大西洋鲭鱼、白腹鲭(又叫日本鲭鱼)和花腹鲭,东海比较常见的就是白腹鲭,背上有着不规则的青绿色花纹。

但无论哪种青占鱼,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保鲜特别难。可以说,从出水的那一秒开始,鱼肉便迅速开始腐败。早年保鲜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就算是在沿海地区,这种鱼也很少有人愿意吃,常常被当成杂鱼丢弃。冷冻技术不过关时,很多青占鱼甚至被用来当猫粮。

青占鱼那么容易腐烂,其实和它的鱼肉成分有关。在海里迅速的游行能力,来自于它们保持耐力的慢速红肌纤维和释放爆发力的快速白肌纤维,青占鱼和金枪鱼一样,不但慢速红肌发达,白肌中的肌红素含量也很高,所以你如果剥开鱼皮,会发现鱼肉有一种淡淡的红色。而恰恰是这种代谢旺盛的青皮红肉鱼,一旦腐败,会产生更多的腐败胺,分解后就形成了大量组织胺。这和大闸蟹死亡后不能吃的原理是一样的。

清明前后还有一种“鱼中极品"川乌

同样有着谜之花纹,身体宛如纺锤的,除了青占鱼,还有一种我们熟悉的鱼:马鲛鱼。

甚至是沿海城市的人,对于青占鱼和马鲛鱼,也常常傻傻分不清。

事实上在学术界,有关马鲛鱼的分类还是有争议的。比如有的地方把马鲛鱼归于鲈形目鲅科,有的地方把它归到鲈形目鲭科。而之前所提到的青占鱼,也在鲭科之中。

不管怎么说,青占鱼和马鲛鱼是两种不一样的鱼。

鱼类食物中毒预防(浙江一企业14人集体中毒)(3)

马鲛鱼

市面上比较多见的马鲛鱼,有蓝点马鲛和康氏马鲛两种。

鱼类食物中毒预防(浙江一企业14人集体中毒)(4)

切段后的马鲛鱼

这个季节,海边人爱吃马鲛鱼,此时从东海捕捞上来的是特定的蓝点马鲛鱼,被称为“鱼中极品",宁波人还给它取了个别名——川乌。

最近吃货界所关注的“川乌",就是蓝点马鲛鱼中的一种。川乌,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范围内出现——只有清明节前后加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宁波象山港内捕获到的马鲛鱼,才能被称为川乌,是马鲛鱼中的“极品美味"。

初春,成群的川乌顺着潮水,追逐猎物北上洄游,为繁殖季的到来蓄积能量。这个时候的马鲛鱼,十分肥美。作为每年春天沿海人民翘首以盼的第一批鲜鱼,这一批马鲛有个很美的名字:,意为春天的使者。

宁波江东水产批发市场总经理戎永敢说,实际上,马鲛鱼是一种蛮普通的水产,但唯独宁波的川乌,是海鲜中的“极品"。川乌也只有在清明节前后这段时间出现,所以价格非常昂贵。以往每年刚上市时候的价格每公斤都在100元到200元。今年是3月份下旬上市,价格也在每公斤200元左右,到了眼下清明节期间,因为捕获量增大,价格稍稍有些回落,但总体也在每公斤100元。要知道,福建、山东等地海域的马鲛鱼,价格在十几到二十几元一斤,川乌相比起这些普通马鲛鱼,价格贵了不止一点点。

象山港特殊的海湾环境,马鲛鱼鱼苗适宜在淡水的入海口港湾型海域生长,而象山港海域海水盐度适中,最适合马鲛鱼产卵繁衍。加上蓝点马鲛鱼正处于洄游产卵交配时节,肉质最为鲜嫩、甜美,同时总体上的产量很低,都是导致川乌价格昂贵的因素。

也因为产量很少,宁波的川乌基本上在供应本土市场。相对来说供应到杭州等周边城市的很少。戎永敢说,如果想要吃到最新鲜的川乌,还是得到宁波本地来吃。

都市快报记者 胡剑 诸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