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

一泓春水,漾动着缕缕情丝;一弯秋月,寄托着片片意绪。十里桃花,藏不住思乡的惆怅;一舟沉浮,载不尽游子的悲愁。古代很多诗人都会因为羁旅孤独,而感到悲戚和郁闷,于是便会赋诗抒怀。

才子们想家的时候,就斟满一杯浊酒,面对浩瀚的夜空,痛饮酣醉;诗人们思亲的瞬间,也可吹奏一曲悲歌,让那悠扬的旋律带着一腔深情,飞到遥远的地方。下面分享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思”字,字里行间却满溢着思乡之情 。

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1)

《思归》

晚唐 韦庄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2)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才子,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为羁旅情思、伤时感旧,以及吊古寻幽、朋友酬答等题材。诗人早年仕途受阻,曾经为了前途而四处奔波。

由于经常身处异地,他总是牵挂着故园和亲人,有时一片落花、一弯明月,都会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清新委婉,充满了羁旅的悲愁,实乃思归之佳篇。

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3)

诗人独自漂泊在异乡,每每遇到一些秀丽的景象,也会不自觉地驻足观赏,但是他的心情却与众不同。一般的游客或是携友同行,或是成双入对,心里有什么悲喜,都可以随意诉说。而诗人形单影只,遇到一些触景生情的场面,不但无人可诉,而且更会引发强烈的乡愁。

开篇就充满了悲伤的情思,“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暖春时节,东风和煦,柳丝随意飘摆,游客断肠垂泪。柳枝并不具备情感,在柔风的轻拂下,却显得悠然自适。“牵引”二字,采用拟人手法,令人感觉是柳枝在引导着春风的行动。“无力”二字,也形象地描绘出柳丝的轻柔,可谓技法高超。

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4)

杨柳会让诗人想起送别的场面,而盛开的鲜花、悠扬的丝竹,也会令才子回忆起花前月下的美好。颔联进一步表达作者在异乡的苦楚,“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才子睹物思人,想起自己曾与爱妻共同赏花、弹琴,而今却不知亲人的生活情况,他立刻觉得内心就像被刀扎了一样难受。

作者在此采用了以乐景衬托悲情的手法,虽然不提一个愁字,字里行间却满溢悲愁。正如李商隐欣赏晚霞夕照,可是又临近黄昏;又似白居易看见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既有欣喜,又觉落寞。韦庄用“终寂寞、更凄凉”,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漂泊之苦、以及思归的主题。

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5)

颈联展现了暖春季节的美丽画面,“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红花飘落、樱桃未熟,芳草萋萋、碧染汀洲,好一派生机盎然、缤纷多彩的春天景象。

如果是专为踏青而来的游客,目睹如此绚烂美景,必然感到心醉神迷,赏心悦目。而韦才子到底是何种情感,读者在诗行里却找不到半句描述感情的词语,难道诗人忽然变得释然了?还是他早已感到麻木了?其实都不是,答案只能留到结尾。

古诗鉴赏韦庄(韦庄的思归全文无一)(6)

最后两句化用典故,“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作者深情地说,如果有机会回到故园,还是希望早作打算,不然一旦子期死了,吕安也亡了,那时候就感到后悔了!

子期”,即钟子期,与俞伯牙是挚交好友,他死后俞伯牙破琴绝弦,悲伤不已。吕安是魏晋才子,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关系密切。吕安死后,嵇康因为受到牵连,也被司马氏杀害。作者讲述这二人的故事,意在表达强烈的归乡之意,如果行动迟缓,他恐怕难以见到那些故人。

韦庄的这首七律委婉深情,句句围绕“思归”二字展开。作者首先描绘了柳丝牵动游客思绪,然后抒写美丽的春景,传达出强烈的乡愁。最后又恐故人早逝,难觅知音,于是更加盼望着尽快踏上归途。全文虽然不见一个“思”字,字里行间却满溢着思乡之情,令人赞赏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