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张九龄年纪最大吗(唐代名相张九龄)

导读

大唐开元盛世,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著名宰相张九龄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以"尚直"而为人们津津乐道,其品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行事作风颇具儒者风范。以其卓越的文采受到后世之辈的推崇。对于张九龄"尚直"精神,一方面与他个人的品德有关,另一方面他曾经做过谏官,正直的品行受到唐玄宗的赞扬。

张九龄品德的形成

"尚直"这个词,出现在《资治通鉴》中,是史学家司马光对张九龄的评价,其精神含义表现在张九龄刚直不阿,不畏强权,敢于对唐玄宗直言不讳。纵观玄宗前时期的几个宰相,每个都有过人之处,每一个都是人中之龙,每一个都是名流千古。姚崇,张九龄,宋靖,张说都是古代名相,各有所长。

唐朝宰相张九龄年纪最大吗(唐代名相张九龄)(1)

司马光之所以这样评价张九龄,主要是从他的政绩,做人处事上来说的。对于同时期的宰相姚崇,张九龄直言说他用人不当,文献中这样记载,姚崇对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倪若水很是欣赏,推荐他去汴州当了刺史,但是其人徒有虚表,一点办事的能力都没有。张九龄直接给唐玄宗上书,说姚崇用人不当,造成了很多失误,劝谏姚崇用人要以德为主,并且还说他"近纯德,远陷躁"。

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逐步走上衰败之路,李林甫被玄宗任命为宰相。李林甫与武慧妃相互勾结,想要置太子于死地,就去拉拢张九龄,让他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上,劝谏玄宗废掉太子,册立武慧妃的儿子为太子。张九龄严词拒绝了李林甫,并把这件事报告了唐玄宗。玄宗也有意废掉太子,就询问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以历史上的事情劝说唐玄宗,打消了玄宗的念头,保全了太子。

唐朝宰相张九龄年纪最大吗(唐代名相张九龄)(2)

不畏强权,不徇私情,这是张九龄"尚直"的另一个表现。李林甫,牛仙客被玄宗启用,并且得到了极大的权力,张九龄直接给玄宗上书,说李林甫,牛仙客两人品行不正,不应该被重用。可惜玄宗听不进去,最后因为这两个人唐朝进一步走向衰败。时任平度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讨伐契丹时,因为轻敌,导致被俘,后来逃了回来,本应该受到处死。唐玄宗爱惜安禄山,竟然赦免了其罪,张九龄坚决反对,并且告诉玄宗说安禄山长着一副反相,不杀掉日后必成大患。唐玄宗不听,还劝说张九龄不要误信他人的谗言,安禄山可是忠良之臣。过了几年,张九龄的话还真应验了,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张说也是玄宗时期一位很有名的宰相,也是张九龄的伯乐和恩师。张九龄能够出任宰相,大部分还是张说的功劳。对于张说,张九龄直言不讳,有过失就直接向玄宗上书,并且直接面对张说提了出来。

唐朝宰相张九龄年纪最大吗(唐代名相张九龄)(3)

做为谏官,张九龄耿直的体现

谏官,就是可以对君主不当的行为进行劝谏,它是封建专制王朝所产生的特殊官职。古代君主虽然大权独揽,但是有道明君唯恐自己的一些行为危机到自己的政治利益,故此设立了谏官。

隋朝的灭亡给了大唐统治者深刻的教训,谏官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对谏官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除了忠直的品行之外,都是有皇帝和宰相亲自选派。在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看中了张九龄,一是因为张九龄的文才十分出众,二是因为他敢于说话的能力。那时候的唐玄宗踌躇满志,希望的就是有一个像张九龄这样敢于直言的谏官。纠正他的过失,再创造一个像他先祖唐太宗那样的盛世。

唐朝宰相张九龄年纪最大吗(唐代名相张九龄)(4)

敢于直言的张九龄没有辜负唐玄宗的期望,在玄宗继位以后,没有按照旧制来进行祭祀,张九龄极力劝谏。并且提出了"欲治之本,莫若重守令"的思想。要求唐玄宗重视地方官员的选用,改变当时地方官员众多却不干实事的做法。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张九龄这些话带有的儒家思想,。

在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封建朝代,要想让皇帝接受并且采纳自己的谏言,除了有相当的勇气之外,还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让皇帝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让皇帝心中充满对自己的那种恐惧感。

开元八年以后,张九龄的官职不断开始升迁,到了开元二十二年,终于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上,在这期间,虽然有过短暂的离开京师,但是他正直的品德从来没有改变过。

唐朝宰相张九龄年纪最大吗(唐代名相张九龄)(5)

仕途遭受挫折,折射出谏官制度的缺陷

张九龄从踏入仕途开始,就在谏官的位置上,开元时期,唐玄宗意气风发,将大唐王朝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欣赏张九龄敢于说真话的个性。然而,玄宗在开创了开元盛世以后,再也没有继续上进之心了,他不想事事躬亲,只想躲在深宫之中安于享乐。

张九龄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状况的发生,每天进谏,让唐玄宗有些烦了起来,开始对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厌烦。

安史之乱爆发,在玄宗启用李林甫,牛仙客,还有诛杀安禄山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李林甫利用这个机会,不断的在玄宗跟前挑拨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玄宗实在烦透了张九龄的直谏,找了个借口罢免了他的宰相,随后又以他牵扯到牛仙客谋反为罪名,将他直接赶出京城,出任荆州刺史去了。张九龄离开玄宗身边,李林甫独揽大权,用威胁恐吓的手段对付谏官,吓得也没有人在玄宗跟前说话了。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离开长安,逃亡四川,想到了张九龄说的那番话,玄宗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由此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谏官的可悲结局,只有在我们生活的法制社会,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才会有我们美好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