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县葫芦峪田园综合体(平山县葫芦峪从荒山秃岭变金山银山)

河北省平山县葫芦峪田园综合体(平山县葫芦峪从荒山秃岭变金山银山)(1)

葫芦峪处处山青水秀

即通客户端报道(河北新闻广播记者 杜岩卿)从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山秃岭,变成现在的绿水青山,平山县葫芦峪科学耕山,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之路。

金秋时节,平山县葫芦峪处处山青水秀。满山遍野的核桃树郁郁葱葱,苹果树上又大又红的苹果压弯枝头,一层层梯田里谷子、大豆等正在收割,一个个小塘坝、蓄水池里波光滢滢,不时还可以听到鸟儿在枝头鸣唱。省农林科学院专家服务团团长郑彦平专程来葫芦峪考察,他告诉记者,几年前的葫芦峪可不是现在的模样。“原来这一片都是荒山,森林覆盖率我估计也就是20-30%,就是自然生长的杂生的灌木,没有大树,剩下都是荒草,没有利用价值。”

2007年开始,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入资金4亿多元,耕山造田,走出了一条“荒山上的现代农业之路”。

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建业:“咱们统一流转过来之后进行山水林田路电综合治理,核心的就是太行山造地模式。”

葫芦峪干旱少雨,常年缺水,地造出来了灌溉问题怎么解决?王建业告诉记者,他们建设了上百个蓄水池和小塘坝,采取了以色列滴水灌溉模式。

王建业:“山谷里边有塘坝,塘坝里的水是后边深山山谷里的水汇聚的点,每个山顶都有蓄水池,干旱的时候塘坝里的水提到蓄水池里边,下边就进行滴水灌溉,每一亩田、每一棵树下都有网状的黑色的管道,打开阀门它自己就灌溉了,省时省力又节水。”

今年7月19日,特大暴雨袭击了平山县西部山区,葫芦峪虽然也经历了同样的大雨,但受灾却不见灾,山区综合治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王建业:“今年经过了两次强降雨,周边的这些地方都被冲毁,很严重。咱们经过治理,水都是按照规划顺着路和排水槽一层一层排下来。这个水利设施能够做到小雨、中雨不出田,大雨不出山,暴雨不毁田,保证我们造出来这个田是旱涝保收田。”

现在葫芦峪已治理荒山5万多亩,其中33500亩种上了核桃、苹果等果树和谷子、大豆等杂粮。他们创造性地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的管理模式,果树和庄稼都由周边4个贫困村的村民负责管理,大家都因此实现了脱贫致富。

下峪村村民郭荣平:“家里承包着苹果树、桃树,一年下来管护费3万多。我在公司上班,一个月2000块钱,土地流转1万多。这比种地强吧,比以前强多了,可满意哩。”

科学耕山,绿了荒山富了百姓。省农林科学院专家服务团团长郑彦平:“葫芦峪科学耕山模式,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它建成了一个新的山区平衡的生态,保护了生态环境。我们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而且是可复制的一种模式,应该在全省推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