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秀水(谈谈秀水)

文 | 陆明

什么是秀水(谈谈秀水)(1)

▲秀城桥一带的月河历史文化街区(胡百华摄)

秀水是我家乡的名水。

秀水的“五色波”和“由拳野稻自生”,都是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祥瑞之兆。

前者,吴越国据以为符命,在嘉兴拓建大城。后者,西晋史学家陈寿著《三国志》时,记入《吴书》,嘉兴人至今引以为美谈。这个,我另文细说。

至若秀水,据历代图经记述,位在运河经北丽桥流抵分水墩析向秀城桥的一段河道。千百年来未曾废变,水自长流。秀水的获名,有据相传的,见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十二“山川一·秀水”条目引明弘治《柳志》上的一节短文,文云:“邑旧有秀水,世传间岁天和景明,则水漾五色,士子见多擢第,仕者美迁,常人亦获庆也。故邑因以名。”

三十九字,多福应吉辞。盖擢第者,读书人科考得隽也;美迁者,做官的履新也;常人者,庶人百姓亦福临门也。譬如像我这样爱酒而美醑不能常得的,活在那个年代,天气好,风和日丽,出去闲逛逛,逛到了秀水边,一撞撞见五色波,回家一眼瞅见迎门摆着两大坛不知谁人送来的三十年陈酿,怎会不连连庆福?

末句“故邑因以名”,是指明宣德五年(1430)嘉兴府析县西北境置秀水县(并辖城里城外十五坊),延续至清宣统三年(1911),拢共四百八十一年。

秀水县之名缘由秀水,而秀水之名则缘由波漾五彩。

秀水的获名,可考索追溯到后晋天福年间,也即吴越国在嘉兴拓建大城时。嘉兴自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夯土筑城,城周仅二里十步,高厚均一丈二尺。

何时扩建大城而原城称名子城?

历来持三种说法:一说唐末乾宁三年(896),嘉兴镇将曹信筑;一说唐文德元年(888),吴越武肃王(钱镠)命制置使阮结筑。此二说都不太靠谱,前人对此多有考辨存疑。我采信第三说:“五代晋天福四年,升县为州。五年,吴越王元瓘拓为州城……周围一十二里,高一丈二尺,厚一丈五尺”云云。

“三说”俱见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四“城池·府志”,我读多回,始获开悟。

按:元瓘为钱镠第五子。史书上说他:自幼从军。善抚将士,好儒学,能作诗。又置择能院,以选用人才。公元932年,吴越王钱镠薨,元瓘继位大宝。

吴越国在钱氏父子治下,结束唐末战乱,保境安民,轻徭薄赋,致力于治水治田,而尤以创“石囤木桩法”筑造“捍海塘”厥功巨大。两浙之地农业由此发展,经济由此日渐繁盛,而嘉兴也由此升县为州。

州名“秀州”,可以想见“秀”即取诸于秀水之“秀”;或者,其时“水漾五色”为图箓方士编造,以应天降符命也未可知。

这一猜测,我觉得于理似亦可据。盖元瓘先以吴王称,继以吴越王称,最终于天福二年(937)被后晋皇帝石敬瑭晋封吴越国王,这在朝野上下,岂不要大事庆贺一番?

但不管如何说,从始皇帝于公元前222年置由拳县起,在漫长的千余年里,嘉兴一直维系着县的名分,滞步不前不说,甚至在隋唐还三次被剔除县籍,纳入吴县属苏州府。即便是唐玄宗开元元年(713)的置嘉兴州,吴越宝大二年(924)的设开元府,那都是短暂的,且并无扩城的作为。惟后晋天福四年、五年的升州与拓建州城,从此奠定了嘉兴为州府的地位,在城建史上具有以古鉴今知今的意义不言自明,而秀水的附丽于此,实在也无关乎方士的图箓之说了。

最早见于文字的“秀水”,是张尧同《嘉禾百咏》中的“秀水”诗,诗云:“好景明于画,长浮五色波。一竿吾欲钓,来此听渔歌。”明人附考:“水在郡城北丽桥之东,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明析邑,名因此。”

尧同南宋嘉兴人。傅逅勒《嘉兴历代人物考略》谓:“张尧同(1163—1208),秀州(今嘉兴)人。南宋宁宗间诗人。工诗。有五言绝句组词《嘉禾百咏》1卷……”未记仕履,未记,是尧同未曾做官;或曰“白版”,是不在诰命所授官,无足道。我取前者。从诗的意境上揣度,尧同未必亲睹水呈五彩,他像是城隐的一介布衣,不趋俗流,散淡,也并无“酒癖”的嗜好,不会取作纳福的痴想。尧同作此诗,可取之点是:可证“秀水”在南宋时已广被人知,并且成了郡城的一处胜迹,附著在文人的诗笔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编纂“地名志”时,我跟随史念先生,在城隍庙的旧楼上写稿。天奇热,稍动,汗流如浆。史先生打着赤膊,边上摆一盆凉水浸着毛巾,埋头写他的《嘉兴市自然地理简述》。实在熬受不了热,停笔,去凉水盆绞一把毛巾擦汗,抽支烟,闲谈一小会。听先生讲,中古时的禾地,经常有天然气溢出地面、自燃成一个个火球,白天在旷野上延燎,俚语谓“天火烧”;黑夜火球四处滚动,闪闪烁烁,青燐绿焰,民间惊为“鬼火”,屡被学者记入地方史笔记。又讲,秀水之名,可能与天然气有关,出现五彩波,是气逸水面的缘故。

以上四十年前旧话,我今重续谈秀水,联想到传扬已久的倾脂河,范蠡湖西施妆台下的五彩螺,新丰汉塘的彩螺,新塍白鹤滩的莹螺,乃至月波楼(今勤俭大桥东堍)下,我国最早发现的金鱼,抑或都因为是长年天然气气逸所致?是耶非耶,我于自然科学知识大缺,不能有所畅谈为憾。

附记:据《嘉兴市地名志》“秀水”一文载,“1980年将贯通城区南北的市河命名为秀水,南起南湖,经铁路桥、嘉禾桥、秀城桥至分水墩与运河交会,长1450米,宽约50米,为城区主要航道。水道绕旧城基北流,波平流缓,东北通长水新河”。

这是“秀水”的又一说,去今也四十年了。

(作者系嘉兴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什么是秀水(谈谈秀水)(2)

【来自嘉兴文史】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