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

“粹”的本义是“极端纯净的米”或者“没有丝毫杂质的米”。

到了江户时代的日本,“粹”成为以遊里(妓馆区,花街柳巷)为舞台的一种审美意识概念。

在江户时代,由于德川幕府为了巩固政权而创立的“参觐交代制”,就是幕府规定各藩地的大名必须在江户设立官邸,原则上大名的妻子要长期居住在江户,大名自己每年都必须带着一队人马,从藩国前往江户参见幕府将军。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1)

并且还要在江户驻留一段时间。

这个“参觐交代制”除了具有控制人质的意义之外,还能逼迫各藩国大名在长途旅行中,花费大量的钱财从而削弱藩国,这样就没有余力进行叛乱。

但是,“参觐交代制”不仅可以使得德川幕府的政权更加稳固,同时还带动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2)

1、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导致遊里的兴盛,产生了对“粹”的追求

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以后的日本,难得出现和平时代。

为了巩固政权,德川幕府开创了“参觐交代制”。

一个方面要求各藩国大名每年都必须自费出行到江户向幕府述职,借参觐交代为由,来削弱各藩国大名的财政实力,并且增加自己的财政实力。

另一个方面在因为在实行参觐交代的时候,势必会导致大量的人口流动,这些人还多数是消费水平比较高的武士阶级,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地刺激了江户地区的商业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江户的生活水平。

还有最后一个方面是减少了各藩国大名的时间。

因为日本属于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交通往来是十分不方便的。

再加上参觐交代规定了大名在江户的时间,所以大名必须要提前行动前往江户进行参觐交代。

对于那些距离江户遥远的藩地大名,一年当中几乎是三分之一的时间往回江户的路上,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江户,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自己的藩地内。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3)

而对于那些距离江户比较近的藩地大名,幕府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在自己领地的时间,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增加定府时间。

这样,由于藩地大名在政策的制定下,由于不在自己的领地内,只能把藩地政权交给家臣团来进行处理。

长期下来,很多藩地大名的政权就会被家臣们架空,更加成不了威胁幕府政权的存在。

而参觐交代作为政策出色地完成了建立的目的任务的同时,还带动了江户的生活水平增长。

在江户时代初期,江户的生活水平大概只有天皇所在的京都的一半。

但是随着参觐交代的发展,江户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再加上经济的稳定,必须带动文化的发展。

在那个时候,由于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比例大概是67:31,也就是说男性比女性足足多出两倍!

要知道,在全盛的江户时代,江户城的人口有300多万,按照这个比例推算,那么当时的男性有200多万人,而女性却只有100多万人。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4)

为了缓解男性的生活压力,渐渐地出现了遊里文化。

而这种文化在解决男性生活压力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审美追求。

在江户时代,由于德川幕府推崇森严的封建阶级统治,所以很多男人在阶级的压迫下,几乎是一生未娶就已经去世了。

尽管男人们没有办法娶妻,但是要解决的生理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遊里文化在这些无法娶妻的男性群体当中,尤为受欢迎。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5)

“粹”的审美意识的践行者——江户子

在经济水平得到逐步提升以后,为了追求极致,“粹”的审美意识开始出现。

再加上遊里文化的发展,不少人会为了博取美人一笑而一掷千金。

其中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就是江户子。

他们出手大方、不拘细节、又固执又易怒,虽然喜欢玩文字游戏,但又不善于为自己辩论,十分富有人情味、以及多愁善感。

只要是江户子认定的,就一定是像纯净的米一样令他们着迷。

在那个时候,一碗荞麦面的价格大概是300文,而一个江户子可以为了一个遊女付出10倍以上的金钱,就为了博取她的一个笑容。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6)

这种接近于变态的执着,也是江户子对“粹”的一种追求和践行。

同时,“粹”在日语当读作“iki”,与“意气”的发音相同,代表了一种豪迈的美。

而江户子作为“粹”的践行者,不仅追求外在的美,还包括了活力与魅力并举,喜好新奇而又注重品位的气质美。

江户子作为武士阶级从战争时期过渡到和平时代的一个新的身份,在他们追求“粹”的同时,不难发现傲气的残留。

在江户时代,很多武士定居在江户,从而成为了江户子。

而他们虽然卸下佩刀,但是心中的傲气却依旧不散。

武士的心中藏着的是“没饭吃也要装着剔牙”的傲气,而江户子则是以“身边不留隔夜钱”作为自己豪放狂傲的表现。

有了这些江户子的固执和推动,江户时期的“粹”的审美意识又进一步被加强了。

因为在和平的江户时代,武士阶层是德川幕府重点“关照”的对象,不仅想尽办法让他们甘愿被“圈养”在江户,还要为了拿走他们的特权而强化教育。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7)

因此,江户子的出现,可以说是武士阶层在幕府的压制下,不得已而做出的退让。

但是江户子的本质依然是武士,他们向往自由自在的心,承载着潜藏在江户这座城市里的欲望和热情。

虽然幕府为了统一政权,对秩序和法度都有着十分强硬的统治手段,但是却更加促进了“上有国策,下有政策”的江户子的叛逆之心,为了追求他们心中的“粹”,不断地挑战幕府的底线。

比如说幕府为了突出大名的身份地位,对底层百姓的服装和颜色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禁止。

而江户子虽然不敢明面反抗,但是却想出了新的办法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叛逆。

不仅创造出新的颜色,还光明正大的踩边界,把“滑头”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敢于挑战幕府的江户子,产生了“粹”的新的独特意义——叛逆。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8)

3、“粹”不仅是一种人文精神,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在江户时代,“粹”是开始于生活在底层的町人群体当中的。

因为江户时代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以木头为主,而江户时代却经常出现火灾,所以人们的生活保障很低,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只要大火一烧,全都化成灰烬。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催生出一种对金钱特别豁达的想法,认为与其让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火灾烧掉,不如趁早花掉。

据说,在江户时代,平均每3年就会发生一次火灾,每5年就会出现一次重大火灾。

曾经辉煌的江户城也遭受过火灾的威胁,一场无情的大灾甚至烧掉了其2/3的建筑,让江户城几乎成为无法居住的废墟。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9)

于是江户町人对金钱利益的观念,更倾向于淡泊而非附庸,而金钱对于他们而言,与其说是金钱,其实只是一件“物品”而已。

这种达观的态度,是江户人追求“粹”的另一种审美意识。

再加上随着“洒落本”、“人情本”这一类型的小说的兴起与流行,使得江户町人对于“粹”的审美变得更加趋向于“义理”。

长期生活在长屋的江户町人,就像一个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为了生活,很多时候都是需要互相帮助与扶持才可以的。

尤其是在受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奉行“君贵民贱”的幕府首先顾全的永远是自己,而从来不会去管町人们的死活。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10)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统治管理下,江户町人早已学会了“保全自己”。

所以即使德川幕府对他们“见死不救”,他们依然可以勉强地生活下去。

再加上对“粹”的追求不仅是一种人文精神,还表现在于他们的行为准则上。

也就是说,江户的町人虽然生活不易,却很擅长享乐。

再加上有了洒落本和人情本这一类遊里文学作品的流行,江户町人更是把对“粹”的追求投放到了遊里文化当中,让这种独特的审美意识成为生活的乐趣。

当然,“粹”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在不同的环境下自然会有不同的表达。

在江户时代的“粹”也一样,或许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对“纯净事物”的向往,慢慢地随着时代的改变,以为人们的立场变得有所不同。

但是,不管如何,“粹”作为一种意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同时,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再加上,“粹”不仅是一种人文审美意识,还是一种对生活的执念与表现。

如果说“粹”的本义是指“纯净的米”,那么在江户时代,“粹”应该就是人们在复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之下,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江户时代背后的秘密(江户时代粹的追求)(11)

参考文献:

徐金凤,江户时代“粹”的审美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J],日本问题研究,2016年,30(5): 32-4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