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1)

她,在有限的时间里追寻远古的生命;她,在荒野中寻觅亿万年前鱼类的踪迹;她,认真缜密,“说什么都有证据”;她,淡然大度,甘做年轻人的“垫脚石”。她叫张弥曼,当今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之一。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她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夜,一起走近张弥曼和她的古生物世界。

人物小记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2)

张弥曼,1936年出生,古生物学家和系统动物学家。她长期致力于脊椎动物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她活得纯粹

五十年如一日

在有限的时间里追寻远古的生命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3)

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我只希望还能多少做一点工作,而不期望任何其他的事情。

张弥曼1936年4月出生于南京,她从小的理想是当医生,由于当时中国正在朝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学科,于是,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此后的几十年内,张弥曼全身心地扑在这个对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学科上,数十年如一日。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历史,而张弥曼的工作则是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谜团。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4)

年轻时,张弥曼每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常常是一个人一根扁担挑着被子、锤子、化石纸、胶水,跋涉在荒山野岭间,身上的行囊最重时达到35公斤,还要走20公里的山路。外出考察,她有时候睡在农家的阁楼上,有时候睡在村里祠堂的戏台上,在外长期无法洗澡,回家时身上长了不少虱子。她说,当时自己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和棉被都扔到大锅中煮沸。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张弥曼从未退缩。“我一直坚持自己采集化石,自己修理化石,自己给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对她而言,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

她活得认真

做研究严谨缜密

说什么都能拿出证据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5)

尽管很羡慕别人,但我还是只能这么慢慢地做。

1980年,张弥曼前往国外学习,她带去了在云南曲靖早泥盆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杨氏鱼,采用连续磨片的方法,制出了蜡质模型,最后提出:杨氏鱼虽归入总鳍鱼类,但它没有内鼻孔。这个结论与当时学界的权威们的看法相左,引起他们的不悦。

但张弥曼认为,必须根据事实说话,并且最终证明了自己——她采用的连续磨片法,精密度极高,甚至超过了现在的CT扫描。连续磨片,就是拿一块化石磨掉薄薄的一层,放在显微镜下画一个切面图,再磨掉一小层,再画一个切面,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一个2.8厘米长的杨氏鱼的颅骨化石,张弥曼总共画了540多幅图,而一些复杂的图一张就要画十四五个小时。她在的一位同事说:“她从不越出证据说话,所以当她说什么时,你就信。”

她活得淡然

爱才善举毫无保留

把学术“金矿”慷慨地给年轻人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6)

没有我挡在前头,年轻人就能得到最好的化石,没有顾虑地更快上一线,支撑起学科发展。

10多年前,张弥曼将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泥盆纪鱼类研究,交到了年轻人朱敏手上,自己则转向了新生代鱼类的研究。很快,在她的支持下,年轻人就有了成绩——2009年,朱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成果——梦幻鬼鱼。长着鲨鱼的棘刺、青鱼的脸颊、肺鱼的脑袋……这条原始鱼类的发现,改写了很多生物进化史上的推论,它“如梦幻般出现”,古生物学家在梦中勾勒了多年的“鱼祖宗”终于露出了真面目。这一发现在国际古生物界不啻一声“惊雷”,引起了极大关注。

2006年,张弥曼70岁之际,朱敏将自己当时的一项重要发现——晨晓弥曼鱼——献给了自己的老师。有一篇学生写她的小传,题目是“事业如山,名利如水”。恰如斯人——在各种奖项、论文中很少看到张弥曼的名字,但大家都明白她有多重要。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7)

△晨晓弥曼鱼生态复原图(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Brian Choo绘制)。

对于新开辟的新生代,张弥曼同样满怀热情。几年前,张弥曼和她的同行发现了一种长着超常粗大骨骼的鱼——伍氏献文鱼。它来自青藏高原北部。它的出现,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

她活得精彩

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和探索

对于未知领域她永远兴味无穷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8)

当老朋友一个个离去,我庆幸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因为有在多国的游学经历,张弥曼会很多种语言。在莫斯科留学,她学会了讲流利的俄语;同时,她还能读一些德文、法文的文献。一次,一位加拿大记者听张弥曼讲演,她那考究的用词、纯正的伦敦音,让这位记者误认为她肯定“在牛津受的教育”。

上世纪80年代,张弥曼用她出色的语言天赋,为中外古生物学交流牵线搭桥,又编著了泥盆纪鱼类的英文论文集,向世界推介。前几年,为了更熟练地看文献,张弥曼又利用周末时间去上了一个法语班。

大英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柯林·帕特森是她最佩服的学者,柯林的一句话最令她记忆深刻:学说就是要阐明观点,以便于别人批评。“有勇气抽掉自己踏脚板的人,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得一清二楚以便于别人批评的人,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兴味无穷并十分自信的人。”张弥曼说。

她公开的照片不多

她的外貌很普通

但她朴素而优雅

淡然却坚定

用自己独特的气场影响着世界

有一句话叫优雅永不过时(有一种优雅朴素而坚定)(9)

△2016年,古脊椎动物学会在美国盐湖城授予张弥曼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资料来源/科学时报 文汇报)

有一条远古时代的鱼,

以她的名字命名;

有一本全球古生物论文合集,

以她的名义出版;

有一种优雅,

以她的风格存在

......

致敬为科学奉献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