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

"我们要拭掉窗上的薄雾,看到那里的真实人的生活。"——肯·洛奇

前言:

2019年5月,84岁的肯·洛奇凭借《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影片,再度应邀现身戛纳,这位戛纳第一宠儿在戛纳电影史上一直保持着一项恐怖的记录:从影半个世纪,共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14回,斩获两尊金棕榈。

熟悉这位名导的人都知道,肯·洛奇导演出身于工人家庭,对工人阶级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将镜头的焦点聚焦于社会底层,并形成其电影一贯的主题。因此,他也被电影史学家格雷戈尔称为"最重要的新现实主义导演"。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讲述因次贷危机失业的瑞奇,在中介诱导下,按揭买了一辆货车,做起了货运快递的生意,但是一家人也开始深陷不幸的泥沼之中。妻子艾比卖掉家里的二手车,只能每日坐公交车往返客户家,疲惫不堪;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塞布被停学,开始不断在社会上惹麻烦;女儿成为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失眠。工作、生活与情感的关系让这个家庭陷入多重困境之中。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1)

导演肯·洛奇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电影将肯·洛奇导演最擅长的写实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真实"却成了让很多人对这部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偏见,批评其"过度煽情和卖惨。"接下来,我将对照电影的演员阵容、叙事策略以及被抨击的要素来加以分析和反驳,力证电影的写实风格无处不在,以及导演不是在简单的刻意煽情和卖惨。

业余演员和浓郁的方言口音形象,让表演呈现出一种本色的自然状态

众所周知,科班出身的演员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以及丰富的表演经验,会形成模式化的表演套路,当演员想着去表演的时候,一种戏剧化的虚假就会暴露无遗。非职业的演员则不会存在这类问题,他们塑造的角色能更加真实,呈现出一种本色的自然状态。

无独有偶,肯·洛奇对演员在电影中的作用也有着相似的见解,他认为演员不该是演绎这部影片的表演人员,而是人物的原型或者说是"模特",所以他的电影常常使用非职业的演员,来增加电影的真实性。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2)

影片的男主瑞奇的扮演者克里斯·希钦,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水管工,四十多岁才转行成为一名演员,2019年凭借这部影片获得第2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才让观众记住这个半路出道的演员。女主角艾比的扮演者黛比·霍华德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一名助教,《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她的电影处女作。男女主都是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本色出演,工人阶层朴素的衣着、自然的肢体语言,都为电影增添了一股"原生态"的味道。

另外,针对角色特质,导演让演员们在影片中操着身份浓郁的北方口音,不是正统的伦敦发音,即便是英国本土居民,不打字幕,很难听得懂影片的方言。腔调极重的北部口音,暗示着主角的身份地位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很明显,浓郁的北方口音是导演真实表现出底层人物的身份的惯用手段之一。

二、 肯·洛奇式独有的叙事策略,让底层人物的故事更具真实性

(1) 纪录片特有的镜头美学质感

肯·洛奇的电影具有明显的纪录片所特有的质感和写实主义的风格,这可能与其最早以电视纪录片导演的身份进入电影圈的个人经历有关。1963年,肯·洛奇进入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BBC),由此开始了电视影像的创作,随后又从电视纪录片转到电影故事片的拍摄,纪录片的创作经验为电影的拍摄积累了一定的影像表现力。

因而,从《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中,可以窥探出纪录片形式的拍摄痕迹:

  • 大量中近景的镜头运用

在纪录片中,中近景的镜头能直观清晰的表现出人物的手势动作、面部情绪以及目光神态,突出主角们的感情交流,以此展开故事和矛盾冲突。《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影片,没有沉溺于聪明花哨的艺术手法拍摄,只是简单运用大量的中近景镜头,在影片的前半段,以一种安定、有序的节奏进行着瑞奇一家,详细记录他们的生活轨迹,即便家庭关系恶化、工作问题、成长烦恼、零工经济、剥削式的劳动市场......这些"烦恼"与"苦难"都出现在瑞奇一家中,就像世界的重担都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小家庭里,听着似乎很刻意煽情,但观影之后,反倒不觉得虚假。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3)

  • 采用平摄的角度

在这部电影中,大多数的镜头都是平摄的角度,摄像机与主角们在平视的角度,这样的拍摄手法让演员们的表演被如实复原,没有透视变形,堪称客观真实的视角。这样的拍摄角度,最大的作用是让观众成为了故事中与主角们同在的"在场者",而不是"观影者",如临其境,更加真实。

同时,电影按照剧情的线性来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演员逐步进入角色中,不断积累情感,最后再合理有效的释放,演员在情感上的演绎也就显得更加自然和真实。

  • 有瑕疵的视听效果增加了临场感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影片没有在视听效果上给观众造成某种强烈的冲击感,但依旧让人感同身受,我想,这要得益于导演睿智保留下的有瑕疵的视听效果。影片中,有一个片段,艾比在公交车上打电话。摄像机一开始是在马路对面,与艾比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机器收音不是很清晰,马路车来车往,加上距离的原因,艾比的声音近乎听不见。随着摄像机靠近,艾比的声音才逐渐清晰。这种有瑕疵视听效果的片段在传统的情节电影中是很少出现的。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4)

电影的写实体现在于"息止争吵,克制表达",不拔高,只记录;不评论,只阐述,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最大限度捕捉细节和保持理智,让电影的主题回到创作时的初衷,让观众真真切切了解和关注到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现状上。

(2) 诙谐幽默的喜剧因子

"滑稽而强有力"是肯·洛奇电影另一特色,之所以能将这两个近乎矛盾的词语结合在其电影里,是导演很睿智的融入和恰当的使用喜剧因子,"以喜写悲"的手法在电影随处可见。作为曼彻斯特球迷的瑞奇,在送货的时候遇到一个纽卡球迷,两个人为彼此的球队争论起来;瑞奇和女儿莉萨一起去送快递,没人在家,瑞奇将快递放在后院里被狗给咬了....影片前半段穿插的这些电影情节无不夸张,充斥着滑稽和幽默的因素,喜剧性十足。更为有趣的是,球迷争论这段桥段,导演让演员们自由发挥,在演员未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拍摄,包括大段需要"和谐"的粗话也被保留了下来,可见导演对演员现场的真实感的追求。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5)

从导演如此处理的作用看,意在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使之更加深入人心。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一方面反映英国典型的底层人物苦中作乐的心态,同时,对处在逆境之中的底层人物,还能散发着一股强而有力的生命力的赞赏;另一方面,喜剧的手法能舒缓观众紧张的情绪,调节影片的叙事节奏。当然,这些诙谐幽默的喜剧片段都是与平静之下的人物结局相辅相成的,现在有多欢乐,未来就有多扎心!

(3) 家庭情景剧的类型模式

西方学者在讨论情节剧时曾经指出,道德化(善与恶)、家庭化(爱情、亲情)、目的化(善恶有报)是情节剧的重要特征。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里,努力工作的父亲、温柔的母亲、叛逆的儿子、善解人意的女儿,组成了一个最为典型的四口之家,社会底层的百般窘态借由这个家庭呈现出来。导演套用家庭情景剧中不同的人物对应不同类型的模板,将两个对生活不公的所表现得截然不同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家庭之中。

儿子塞布正值青春叛逆,父母不成功的人生让他早早"看透"这个社会。他认为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毫无意义,欠下一屁股债,最后只是如父亲一样找一份卑微的工作,即便被停学,他也宁愿卖掉昂贵的外套换几瓶喷漆,在城市的角落里涂鸦诉说不公。与之相反的父亲,做过各种体力活,不断更换职业与住所,在同样不公的城市里,夹缝生存,为了获得更多的薪资,他唯有不断加班加点的工作。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6)

就像艾比对儿子说的一样:"我们很努力的在工作。"塞布的父亲坚信勤劳的工作能换回好的生活,一切不幸也会随着而去。然而现实没有如瑞奇所愿,辛勤劳动换回的是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和儿子日益激烈的矛盾冲突,甚至故事发展到结尾,瑞奇的每一次试图化解家庭矛盾的努力都是以"被剥削"为代价,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不论是家庭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变得难以调和,不幸只会有增无减。深层次的说,这是英国社会的零工经济和剥削市场必然造成的结果。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影片亮相戛纳电影节的时候,正是英国处于"硬核脱欧"的社会背景之下,肯·洛奇导演在如此绝妙的时机下带来这部影片,意图明显,希望利用瑞奇这个小家庭,替无数底层人物呼喊:"我们需要另一个新世界。"

三、被观众诟病的"巧合",恰恰是影片诠释的真实本身

电影中让人久久不能平息的,大概是影片那些让人难以下咽的"糟心",而这些"糟心"来自一次次偶然的事件。瑞奇偶然听到朋友加盟快递公司,生意不错,进而卖掉妻子的二手车,加入快递送货的行当;偶然被抢劫,将一家人悲催的生活推向高潮;送快递偶然遇到狗,女儿在信纸上写着"你的狗咬伤了我爸爸的屁股",让父亲面临上司的批评.....这一家人的不幸的命运是构建在巧合之上,有些观众不免疑惑:怎么就雪上加霜,在这个节骨眼出来那么多的巧合,未免太过于刻意煽情了吗?

但是,回看无数经典的电影,那些强调真实的现实题材的作品,没有巧合就无法展现底层人物悲苦的命运。电影《雨石》中的"巧合"是鲍勃丢车了而失去经济来源,人物的命运也就此发生改变,从修下水道、酒吧保安到偷草皮、借高利贷,人生轨迹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史诗级电影都是悲剧(我们错过了你被指刻意煽情)(7)

毕竟,只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不是非虚构创作该做的事情,拥有不幸命运的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夹缝中求生,一日度一日,从生到死,这样的主题是没有意义,只有在创作中注入巧合,有了冲突和矛盾,小人物有了对抗和挣扎,社会弊端才能显而易见的显露出来,达到抨击现状的效果。

偶然事件的注入,不应该被看作是导演可以煽情的产物,这些"巧合"是导演用来挖出其背后资本的实质——零工经济的背后是真实的"现代奴隶制",这种经济方式让工人阶级叫苦连天,走投无路,这也是肯·洛奇想要抨击的矛头指向。

结语

肯·洛奇导演一直坚持着作品的写实性,《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电影更是利用底层工人阶级的原生状态的生活展示、不动声色的流生活叙事记录、戏剧性的"巧合"设计、非职业演员阵容等,形成了肯·洛奇独有的电影写实风格。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时,这也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佳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