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秦香莲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瞒皇上 ,杀妻灭嗣良心丧, 逼死韩琦在庙堂。

平日里喜欢戏曲的朋友在看到这段文字时当会知道这是出自戏曲《铡美案》中的唱腔,由于戏曲的影响,剧中的那个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渣男-陈世美可谓是成了负心人的代名词。那么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吗?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陈世美。

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1)

陈世美影视剧照

从有关资料查阅来看,关于陈世美的人物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小说中描述的情节是;在今天的湖北丹江口,北宋时期有对小夫妻,丈夫叫陈世美,妻子叫秦香莲,生有一对儿女。虽然家境贫寒,但夫妻恩爱和谐。

同时,陈世美还是个读书人,因而入仕是他最大的梦想,于是在经过十年的苦读之后,陈世美进京参加了全国的公务员考试,可喜的是十年寒窗、一鸣惊人的陈世美这次成绩非常优秀,一举拿下第一名状元的宝座。

这状元在那时都是要受到最高领导人接见的,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是宋仁宗,在宋仁宗召见后对陈世美是非常的有好感,随后便和皇后提到了这次的状元陈世美是有着怎样的才华和外表,也许连宋仁宗都没有想到的是,皇后竟然有了想招陈世美为驸马的想法。

最终的结果是在问道是否已经结婚的问题上时,陈世美竟然昧着良心说没有,这也就顺利的成为了皇帝的女婿,当今的驸马,这人生的仕途和幸福的指数那可就开挂了,还怎么可能想着把家中的妻子和儿女呢?

从陈世美进京报考公务员开始,一晃三年过去了,妻子秦香莲在久无丈夫的音讯后,决定带上一双儿女到京城寻找丈夫陈世美。在经过一番磨难后,终于找到了陈世美的府邸,但现实的结果却令她无法相信。悲剧的是陈世美为了自己所谓的前途,掩饰自己的过错,不仅不肯与妻子和儿女相认,竟然在把她们赶出家门后又派出杀手韩祺,以图杀人灭口。

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2)

陈世美夫妻影视剧照

《道德经》言:“天地无亲,常与善人。”,秦香莲的悲情最终感化了韩祺,无奈之下,韩祺只好自尽。而后秦香莲又被以杀死韩祺的凶手身份捉拿入狱。判案的官差又经陈世美的授意后,在把秦香莲发配边疆的途中试图谋害,幸运的是被展昭所救。

这时案情落到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手中,在冲破重重阻力之后陈世美最终被包拯送上龙头铡而绳之以法。随后陈世美的形象又在清代的小说《续七侠五义》中进一步的得到塑造,再加上舞台戏剧的情节需要,于是一个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的渣男陈世美的故事得以完善定版。

不怎么了解文史的人可能经常会被一些改编过的电视剧所左右着历史认知,我们要清楚的是,为了剧情的需要,这些电视剧往往会和真实的历史相差太多,甚至有些人物的形象都是相反的。

就此,本文中的陈世美这一形象其实也是经过了多次的改编才逐步演绎;最终定型的。那么陈世美的这一形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原型呢?对于这一点,至今也没有个定论。

据有关报道称,说丹江口市有位叫童德伦的老人为了证明陈世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在当地县志中找到有关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至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

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3)

包公审案画像

而后又考证说,这位陈年谷就是陈世美,是清代的一位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现在的丹江口市人,公元1651年进士及第。当地还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同时还发现了一块关于陈世美的碑文,碑文中记载了他为官时清廉爱民的政绩。加在他身上的那些嫌贫爱富,杀妻灭子的行为乃是他的两位同学有意抹黑的结果。

原因是:在陈熟美为官后,经常有同学和同乡等想通过他来谋取一官半职或钱财,由于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因而只好给予一些钱财救济,同时还多次劝解同学要刻苦读书以求仕进。

这时间一长,难免就要的罪人了,总有一些人想通过关系捞好处,其中就有两位同学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产生了报复之心,而这两位同学在回乡途中刚巧当地正在演出《琵琶记》的戏曲。

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4)

戏曲《铡美案》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则诚创作的一部南方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然而《琵琶记》的故事情节又是改编自民间的南戏《赵贞女》。戏中的情节大致描写的是一位叫蔡二郎的书生考中了状元,而后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

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因而在这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后,于是便计上心来,请戏班子的编剧把原戏曲的情节稍加改动,让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陈熟美,女主人公则换成秦香莲,随着戏曲的不断演出和传播,时间一长竟然深入人心引起了共鸣。

但这种说法细推后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在于陈世美一说在明代的小说中就已经出现了,和你清代的官员怎么会扯上关系呢?这最多也就是个巧合吧了。

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5)

龙头铡

戏曲中描写的陈世美并非北宋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且小说或者戏曲从最初也不是就这样定型的,应该是经过多次多人,甚至是跨时代演变而来的。当然也不能说是没有一点生活基础,往往戏曲都是对生活的再创造。

然而,虽然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本人,但生活中却并不缺乏这样的人,尤其是在重视文人的宋朝,书生发迹后负心弃妻的现象时有发生。宋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进士及第,即可为官。这也为平民百姓的学子们提供了一条公平的仕途之路,正如当时北宋的诗人汪洙在一首《神童诗》里所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初入仕途和官场的书生们,难免需要寻找靠山,豪门权贵们也需要拉拢新进的士子以扩充自己的势力。于是,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在书生们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也就与原来的家庭和统治阶级所宣扬的思想发生了冲突,道德的悲剧也随之产生。

渣男的代表陈世美(渣男史上本无陈世美)(6)

陈世美被斩影视剧照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又会怎样呢?

陈世美

轩辕

十年寒暑入朝堂,

一念宏途弃糟糠。

世见几多陈世美,

口诛笔伐话沧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