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

微光成炬

抗疫同行

做好防护 共克时艰

防疫有我 健康同行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

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我的抗疫故事”(第二期),听听来自一线接受紧急流调任务的抗疫教师志愿者们的故事!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

蒲黄榆一小 张小军

接通电话的“缘分”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3)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4)

听着听筒中动听的铃声,心中默念“有缘人快接听”。

——“喂?”

我赶紧接上说:“您好!我是丰台疾控疫情流调的工作人员,感谢您接听电话!”真好,又接通一个!

“你是哪?怎么没完没了的,我都接到六次了,还没流调完,你们能不能提高点效率呀!”

听到这样的质疑与责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他急我不能急,他烦我也不能烦,我可是为了及时排查才来做支援的,及时准确获得信息才是我要达成的目标,千万不能让他挂断电话。

听到一连串以领导和长辈口吻的指责,我不失时机的同意,并顺势支持,“您是过来人,经验见识比我多,我会把您的建议反应上去的。我们流调就是为了把情况搞清楚,为防控做好第一手材料,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个电话历时近10分钟。

又完成一条!我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也真心感谢受访人的理解与配合。

能接通电话不容易,绝不能错失良机。现在,我不仅是流调工作的学校指挥员,我也是完成流调任务的战斗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我还是政策的宣传员,要让所有接听电话的人,都能感到流调的重要性,能主动配合流调工作。有了切身的经历,我又成为了全体流调教师的培训员,我要让所有参与流调的老师都能多接通一个电话,多完成一条有效信息。

电话流调,也是我们教育人的另一片战场。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5)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6)

丰师附小 刘璐

热血坚守的流调“侦察兵”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7)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8)

“越是危难时,越需要青年勇挑重担。”本着这份信念,我作为岗训同志,积极加入到丰台区教工委疫情流调专班,参与全区流调统筹调度、数据统计、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等工作。

连续近二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已经成为了整个调度专班的工作常态。作为专班中最年轻的组员,我还承担起全区流调数据统计、汇总的工作,随时备岗,做到“数据到,及时报”,以便流调组及时应对复杂变化的疫情形势,适时支援疫情紧张、力量薄弱的流调点位。

5月19日深夜,丰台区电子围栏数据突发激增,整个调度组闻令而动,迅速统筹协调。从联络街道负责人派单、统一流调步骤,到群中答疑解惑、汇总统计数据.....各联络组紧密配合,相互策应,争分夺秒组织各单位开展流调工作,跑出疫情“加速度”,积极协助街道高质量、按时限完成流调任务。

自5月6起,在丰台教育人的并肩作战下,丰台教工委流调专班已派出1万余人次流调员,协助派出所、街道、委办局开展超30万人次的流调工作,流调任务量约占全区总量的2/3。

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是我向党组织交出的成绩单。“我曾是一名流调‘侦察兵’”,这将是我青春奋斗历程中,最难忘、最正能量的回忆。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9)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0)

丰体时代小学 王思琪

有温度的“礼物”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1)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2)

“生日快乐!”……在一声声祝福中,5月14日终于来临了,虽然这个生日不能像往常一样和亲朋好友出门聚餐,生日礼物也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收到。但这次紧急的流调工作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电话不离耳,数据不离眼,纸笔不离手,那天我完成了大约一百四十个电话。短短几个小时,我们一个个都声音沙哑、胳膊酸痛、耳朵嗡嗡作响。但是,只要拿起电话,我们就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没有一丝的懈怠和疲惫。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质疑,认为我们是骗子,也会有人因为接到了无数次流调电话而感到烦躁,这个时候我很能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共情,调整自己的语速、说话方式,对方即使看不到我的脸,也能感受到诚恳的态度。

随着流调工作的深入,不少市民都在电话里向我们送来了暖心的祝福。他们会在挂电话前还对我说“你们辛苦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这让我很感动,瞬间能量满格,再累再辛苦也值了,这次特别的流调任务带给我的感动,是今年收到的最棒的生日礼物!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3)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4)

西罗园五小 王自立

“谢谢你!小伙子”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5)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6)

5月22日零点三刻,我接到了学校下发的流调任务。从睡梦中醒来的我,赶紧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用凉水洗了一把脸,使自己精神起来,立刻投入到了流调的工作中去。

工作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接到电话时他再三的确认了我的身份后,回答了我的流调问题。就在要结束的时候,老人哭了起来,我赶忙问您还有什么问题吗?老人哭着对我说,老伴儿现在正在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自己在居家不能去照顾,这么晚了有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正好我打过电话过去,情绪一下就崩不住了。听到这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大脑也在飞速的旋转,我要尽自己的最大所能来帮助老人。“您别着急,我能够理解您的心情,现在的医疗水平都非常的先进,相信您老伴一定会非常顺利的手术成功的。也正是您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防疫、抗疫,所以疫情一定会很快过去,我们将取得最终的胜利。现阶段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休息,注意自己的身体,遵照执行政府和社区的防疫措施,把这些都做好,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您的家人”。“谢谢你小伙子,全都会好起来的,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电话要去打,我就不占用这个时间了。”老人挂断了电话,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为了抗疫的胜利,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有很多人在付出着,在承受着,在努力着。我们一定会胜利。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7)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8)

佟麟阁学校 王慧明

“三重”角色的党员志愿者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19)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0)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1)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2)

4月份以来,我在保障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转换“三重”角色做党员志愿者,支援防疫工作。

第一,变身“流调员”,参与学校交予的流调工作。为了提高流调效率,我会先了解流调人的基本和流调的关键重要信息。在交流过程中要从对方的语气中判断他们的情绪,适时的给与一些关怀或引导,让“弹窗人”感到温暖。

第二,变身“大白”,核酸检测入口分流,保障检测安全距离,维护检测秩序。

第三,我所在的社区被临时管控,很多家庭隔离观察,社区的防疫防控工作陡然紧张。我变身“红马甲”,与儿子这个“小小志愿者”一起加入了周末的社区志愿服务。协助社区物质发放,保障居民生活。在社区卡口执勤,守住社区的大门,保障社区环境安全。

志愿者已经成为了学校、社区里的一道新的风景线。每当我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心里特别的安宁。我也想把这份内心的安宁,通过我的志愿服务,传给更多的人。坚定信心,砥砺前行,胜利就在前方!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3)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4)

劳技中心 张绍锋

义不容辞,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5)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6)

自己是中心的党员干部,作为单位流调支援一组组长,接到流调支援任务后,面对家中刚做完手术的老人和居家学习的孩子等困难时,自己能充分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主动承担起组建流调小组的任务。一组共有组员9人,为减轻参与流调教师的心理压力,自己将劳技中心流调1组命名为“流调不怕撅小分队”,同时针对流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被流调人员不配合等特点,对参与流调的教师进行心理建设,让流调教师认识到流调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抗疫有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带领组员们主动接受任务,为保证流调工作快速、准确、有效开展,每次接到流调任务后自己都能认真学习流调指引、口径及流调系统应用,将自己训练成流调能手,并针对当次流调任务的要求,对组员开展培训,保证了流调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抗疫路上,有你有我!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7)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8)

海淀实验小学分校 扈建民

熬最深的夜,尽最大的力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29)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30)

5月14日清晨,接到通知,做好到六里桥派出所参加流调工作的准备。作为一名党员,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当天下午就参加到了流调工作中。面对几百条的流调信息,我们一一细致了解情况,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填报信息。5月21日深夜23:36分,我接到了做好参加社区流调工作的通知,一点钟开始了电话流调,四点半左右,我们完成了相关人员的信息流调,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在此过程中,虽然深夜接到电话,但是大家都非常配合流调工作,在时间上我们与疫情赛跑。

疫情就是冲锋号!在关键时刻,作为一线党员,只要党组织和人民有需要,我随时在岗!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31)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32)

丰台二幼 杨颖

一碗“温暖牌”方便面的故事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33)

抗疫日记一个村庄的抗疫力量(微光成炬抗疫同行)(34)

丰台二幼的杨颖老师是丰台二幼流调小组的一名组长,在此次丰台区疫情防控流调工作中担任组织、协调工作。

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她一面忙碌着日常流调工作,一面还要照顾家中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游戏。由于疫情的不断变化,流调工作也面临着时间紧、任务急,随时待命的状态,因此常常不能按时吃饭、休息。于是,她在生活中教7岁的儿子自己煮鸡蛋、泡方便面,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学会照顾自己。

一天早晨,园所接到了紧急流调任务,整整一个上午,杨颖老师都在忙碌着打电话,和居民确认信息,不知不觉就忙到了下午一点多。当最后一个电话打完,她才意识到,自己和孩子还没吃饭。这时候,七岁的儿子从房间外露出一个小脑袋,将一碗热乎乎的方便面递给了她。疫情之下,孩子从妈妈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中感受到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也学会了理解妈妈的工作。这碗“温暖牌”的方便面,成为了杨颖老师和儿子在疫情中情感桥梁,也为她今后的流调工作带来了暖暖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