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

‘帆叔看电影,影随心而定’

《血战钢铁岭》

由梅尔.吉布森导演的战火纷飞、惊心动魄的战争大片。鄙人想强烈推荐给大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场面有多震撼,更多的是这部电影披着战争片的外衣,实际在给我们讲述纯粹爱生活,爱信仰,爱‘人’的故事。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1)

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

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是第一个拒服兵役但却获得荣誉勋章的士兵,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第77步兵师、第307步兵团医疗分队。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但却创造了战场上徒手救下众多战友的奇迹。

1942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对日宣战。美国全国都沉浸在一片复仇的狂热情绪中,青年人应征入伍走上战场。道斯也怀揣坚定信仰,离开家乡应征入伍。

道斯在训练中拒绝携带武器,在军中被旁人视为异类和懦弱份子,很多人借此欺辱他、殴打他、排挤他……所有的压力都是为了让他妥协——拿起枪,但他依然坚持,哪怕在军事法庭上面临审判,他仍选择坚持自己的信仰。

他明明可以延期参军安坐在家里,却毅然选择大义,但他没有觉悟去杀人他却说,他有精力有热情去做一名医护兵‘奔赴前线和别人一样承担同样的风险,只是大家在夺取生命的时候,我要拯救生命’这个世界正在分裂瓦解,我只想一点一点把它重新拼凑起来,我觉得这没有错!

最终道斯被认定是“1-A-O”级别的拒服兵役者,这意味着他可以不参加任何战斗,只需要做非战斗的支援工作即可。在所有人质疑的眼光中,他作为军医走向了地狱般的冲绳岛战场……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2)

军队集结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3)

在惨烈的战场上,军医一般只能按照伤情的轻重选择性救人。吗啡——成为战场上的上帝,战士们存活的唯一物质“信仰”,因此重伤的会被放弃,但是道斯始终按照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态度救治伤兵。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one more、one more”——“多救一个,再多救一个”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4)

吗啡——战士倒下的第二生命

在全军撤退的情况下,独自留在了山崖顶上的戴斯蒙德·道斯,一个人一次又一次的冲入弹火中把战友拖出来,用改进了军营中学到的绳结技巧将伤兵一个一个从悬崖上送下去。漫天炮火中,手无寸铁的戴斯蒙德·道斯就这样一次次的冲进充满硝烟的战场,一个又一个地救出了75人。

……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5)

绳结技巧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6)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7)

血战钢锯岭很好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8)

这位战士最终与部队汇合

这源于真实事件改编,这位史诗般的军人——戴斯蒙德·道斯于2006年去逝。

为什么道斯能做到爱事物,我们现在的人却越来越难呢?

答案很简单:一是伪装的自认为聪明;另一个是缺乏坚定信仰。

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对或者不对,认为自己属于聪明者的阵营,要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但是反面角度上,聪明者多思更容易更改立场,更容易伪装自己想法。

过去读的故事或者历史,把好人和坏人分得清楚,我们也乐于如此,便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但是换个角度想,能做坏人并且青史留名者,又有谁不聪明呢。

越认为聪明者,更易从有利的方面分析,也更易在环境下调整和适应。如果道斯在训练营时聪明那么一丢丢,先伪装拿上枪,而实际在战场不开枪,想必在训练中会少受很多罪和波折。

另一个答案是缺乏坚定信仰,信仰是人人在说但又不易反映出来的东西。更多情况下,存在较多的是泛信仰。可能有信仰,但停留在表面的多,融于身体、践于行动就很难得了。古代的要离、豫让等之所以千古留名,他们身上存在的就有这种坚定信仰并实践了。

这些发自人类内在的底部信仰,是一种有价值的自我精神,能够让人从心底信奉,即使面对困境时也有勇气积极应对。

信仰和利益的权衡取舍,永远在不同的心灵和时空间流淌反复。

道斯因为童年的经历和家庭熏陶,笃信基督,坚持不拿枪、不杀人,这是他的信仰。也给了对战争的另一种解读,杀人是战争,救人也是战争。

道斯的纯粹在于他是一个不伪装、坚守准则、内心有信仰的人,这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启发,也是我认为电影最大的闪光点。

故事都要放在对应的时代去理解,这部电影所反映的“爱”历经半个世纪,依然动人、精彩。源于这是项看似简单却不易做到的事,希望我们都能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在一定的时间段做个不伪装、坚守准则、内心有信仰的人。

这里是,七帆叔看电影,鄙人希望能和您一起洞察电影的奇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