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

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1)

01

“吐槽”,就是抱怨对方的奇葩行为,没有奇葩就没有槽点。

“吐槽机”,是指频繁吐槽的人。

汉高祖刘邦生性豁达,放荡不羁爱自由,身边自然少不了吐槽的人。

若说谁最强,非周昌莫属。

但是,做一个吐槽机并不容易。

三国时期,平原人祢衡是个有名的吐槽机,走到哪吐槽到哪。

祢衡富有才气,年少成名。

孔融专门写了篇洋洋洒洒的推荐信《荐祢衡表》,以人品担保推荐给朝廷,祢衡年仅20岁便步入仕途。

按理说,一个有名、有才、有靠山的职场新人,前途一片光明。

但祢衡显然没有职场新人的羞涩和谦虚,直接把曹操从上到下吐槽吐个遍。

曹操如何忍得了?

考虑到祢衡很有名气,不好直接杀掉,就使坏送给了刘表。

刘表也听过祢衡的名气,起初很高兴曹操送来一人才,结果没几天,也被吐槽的受不了了,才发现曹操这老头其实坏得很。

刘表干脆如法炮制,又将祢衡送给黄祖。

而黄祖是个暴脾气,祢衡照例吐槽,黄祖果然杀了他。

吐槽机祢衡死了之后,黄祖回过味来,感到十分后悔,这是被曹操和刘表耍了呀。

自己做了一次别人的手中刀,白白背了个量小杀才的骂名,早知道还不如继续转手,送出去恶心别人。

与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祢衡不同,周昌作为吐槽机,吐槽起来更狠,吐槽的对象更高端——皇帝刘邦,但是吐槽的效果却优秀的多,其中原因,竟是由于周昌的一个生理缺陷。

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2)

02

周昌是刘邦的老同乡,跟着刘邦一起起事,从一个举旗的小兵干起,秦朝灭亡后升为中尉,项羽灭亡后升为御史大夫。

这位从底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人,严以律己,性格刚强,从来不会溜须拍马,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直接开炮。

哪怕你是皇帝。

御史大夫周昌,相当于现在中央纪检组组长,这天,周组长去找刘邦报告工作,结果看到了辣眼睛的一幕。

刘邦在当汉王时,吕后当了三年俘虏,刘邦耐不得独身寂寞,便娶了个戚氏为姬,此女子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刘邦喜欢异常,一直让她陪在身边。

周组长推门进去的时候,刘邦正和这位戚夫人抱在一起。

看到领导想抱着美色听工作汇报,周昌愣了片刻,立即做出决定——跑。

即使是在休息时间见刘邦,也要事先通报,刘邦明显知道周昌要来,还要抱着戚夫人,作为一个严肃正直的大臣,怎么能忍的了领导如此胡来?

这一跑不要紧,刘邦懵了,赶紧起身去追,要知道,刘邦经常在洗脚、吃饭、睡觉时接见大臣,很多人抱怨过他不礼貌,但抱怨归抱怨,一句话不说,转头就疯跑的,刘邦还是第一次遇到。

刘邦追上周昌之后,又累又气,干脆直接骑上了周昌的脖子,问他:“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本来因为刘邦抱着夫人接见就有点生气的周昌,此时被刘邦骑在脖子上,怒火更大,他打算用最狠的语言吐槽一下。

骂皇帝常用的是昏君,更狠的是亡国之君,最狠的是连起来一起骂。

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3)

周昌不仅连起来骂,还举了一个例子,挺直了脖子,看准了刘邦,面对面地骂道:“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此话一出,一般非死即伤。

海瑞决定骂嘉靖之前,还特意买好了棺材,最后虽然没死,但也蹲了大牢。

刘邦听到周昌如此吐槽,反而哈哈大笑。

被人骂桀纣还要笑,刘邦莫不是好脾气?

当然不是,“竖儒”“乃公”都是刘邦每日必骂的,翻译过来就是“死书呆子”“你爸爸我”等。

刘邦之所以笑,是因为周昌确实很好笑。

周昌有些口吃,而且越气愤,口吃的越厉害。

《史记》:昌为人吃,又盛怒。

本来很严重的话,经过周昌结结巴巴的说出来,却有一股喜感,靠着这股喜感,周昌实现了吐槽界望尘莫及的高度,用最狠的话吐槽你,还能让你笑嘻嘻。

刘邦笑着从周昌脖子上下来,在周昌的瞪视下,“桀纣”皇帝刘邦笑嘻嘻的走了。

除了好笑,刘邦还感到了忌惮,自己如今贵为九五至尊,以前行军打仗的流氓习气是该约束一下了。

所以自此之后,刘邦对周昌更加尊敬,接见大臣时腿上再也没做过女人。

《史记》: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

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4)

03

如果说上面的吐槽像一场闹剧,有惊无险,接下来的这场吐槽,就是以命相博了。

汉三年,戚夫人生下刘如意,刘邦欢喜异常,同时,汉初最大的一场政治斗争——太子之争,也正式拉开序幕。

刘邦和戚夫人,对阵吕后和太子,这是一场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斗争,激烈异常,无数群臣被迫卷入其中。

其凶险程度,从樊哙身上可一窥端倪。

汉十一年,燕王卢绾反叛,樊哙奉刘邦之命前去讨伐,结果大军刚要出发,刘邦就派出陈平、周勃去军营里杀樊哙。

《史记》:平至军中即斩哙头!

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5)

曾在鸿门宴上舍命救刘邦,立下大功,一直忠心耿耿的樊哙,为什么刘邦突然要心急火燎的杀他。

原来仅仅是有人打了樊哙的小报告——樊哙希望得病的刘邦早点死掉。

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一个忠臣,正要出发平叛,怎么会因一句查无实证的话就草率杀掉。

这句平平无奇的小报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原因在于樊哙的特殊身份。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当时,刘邦正卧病在床,易太子迟迟没有成功,听了这句谗言,急火攻心,想直接杀掉樊哙,削弱吕家势力。

最后幸亏陈平、周勃没有贸然下手,只是逮捕,等待刘邦改变主意,最终保全了樊哙性命。

如此凶险的易太子之争,力争保太子的,都是太子近臣,几乎没有老功臣敢涉足其中。

萧何装聋作哑,曹参在齐国不发一声,就连祭出“商山四皓”保太子计策的张良,也是受吕后逼迫不得已偷偷出的主意。

原因很简单,老功臣们跟了刘邦一辈子,都深知刘邦秉性,身居大功还染指接班人,怕死的太慢吗?

周昌当然也知道,但是身为一个“吐槽机”,周昌如约爆发了。

一日,刘邦又在朝堂上讨论废太子,周昌移步出列,大声反对,一对一和刘邦争辩起来。

周昌生气,刘邦更生气,让他当着百官说出反对的理由。

这个理由不好说,理由说的越多,越有包藏私心的嫌疑。

周昌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此话说完,剑拔弩张的气愤瞬间垮掉,大家都笑了,包括刘邦。

废太子的议题竟然就此打住了,刘邦再也没当众提起过。

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史记》: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周昌靠一顿结结巴巴的吐槽,竟成为保太子的头号功臣。

更神奇的是,身为头号太子党,刘邦却从来没有觉得周昌有私心。

光武帝与汉高祖刘邦举措对比表格(汉初最牛吐槽机)(6)

04

刘邦一直觉得周昌是忠臣,就派周昌去赵国为相,名为辅佐赵王刘如意,实则让他保护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免遭吕后的毒手。

刘邦一死,吕后果然来招赵王入京,使者来了三次,都被周昌吐槽回去了。

作为一个吐槽机,周昌说的相当坦诚:“高帝生前把赵王嘱托给我,赵王年纪小,我听说吕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招去一起杀掉,我不敢让赵王去!”

可惜吕后不是刘邦,不管周昌结巴不结巴,女人的妒火中烧烧成的仇恨,别说是“吐槽机”,“吐槽飞机”也不管用。

但是周昌毕竟对保太子有恩,吕后就把周昌先招过去软禁,然后毒杀赵王,接着又把戚夫人弄成了人彘。

周昌知道,在复仇者吕后面前,自己这个吐槽机该退场了,三年后,周昌郁郁而终。

虽然没能保护刘如意,但是周昌作出抗争,敢于拒绝并吐槽吕后,也算是为刘邦尽忠了。

对刘邦忠心,是周昌之所以能做吐槽机的终极奥义,这种忠心,是从年轻时跟着刘邦起兵那天起开始,用一辈子的相随铸就的,刘邦对周昌的吐槽哈哈大笑,丝毫不放在心上。

因为刘邦更多的是把周昌看做一个靠谱的老伙计。

像祢衡那种刚认识领导三天就做吐槽机的,不被当场打死才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