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惩戒的教育有用吗(没有任何惩戒方式的教育)

文|张泠

近些年,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因受不了老师批评而出现极端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家长认为其责任在学校;一些教育工作者则认为,对犯错的学生及时予以批评和惩戒是教师的本分,“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最基本的批评和惩戒都无法承受,并因此采取极端行为,说明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抚养方式存在问题,以至于养成了说不得碰不得、任性、骄纵、唯我独尊的个性特点。

没有惩戒的教育有用吗(没有任何惩戒方式的教育)(1)

日前,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这一规则的颁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议论。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对此有哪些思考呢?

没有惩戒的教育有用吗(没有任何惩戒方式的教育)(2)

学习成绩好不等于百好

在亲戚朋友眼里,小白的女儿青青很优秀,她几乎继承了父母身上所有的好基因:选了爸爸的双眼皮大眼睛,选了妈妈的高鼻梁、小嘴巴,二八年龄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不仅颜值高,青青还随了父母的聪明伶俐,以至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霸。有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小白两口子自然是满心骄傲和自豪。也正因为女儿优秀,从小到大,他们对青青几乎是百依百顺,几乎没有过批评和惩戒。

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班主任对小白说青青学习好很优秀,如果能再谦和点就更好了。小白问老师女儿怎么就不谦和了,老师说青青很抵触劳动,比如做值日;而且听不得同学说她,一说就急,有时还有点强词夺理。小白则回答这些都不重要,将来考大学考的是学习成绩。上初二时,有一次开完家长会,小白正为女儿的优异成绩心花怒放,可刚刚还在众家长面前表扬青青的班主任,又私下对她说,要注意引导青青学会控制情绪,不能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发脾气,这样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小白则回应道:“老师,是不是这些同学嫉妒青青啊?”班主任看着小白意味深长的一笑,欲言又止。

去年秋天,青青上高二。一天早晨,青青迟到了,上课的数学老师让她和另外两个迟到的同学一起在教室门口罚站15分钟。青青不乐意了,她冲着老师嚷嚷:“你凭什么体罚我?”老师说不是体罚,而是对迟到的一种惩戒。青青不依不饶,说老师没有职业道德。老师说:“关于职业道德的问题,我们以后再探讨,而眼下最要紧的道德是不能耽误讲课。15分钟后你再回座位。”“凭什么我要站15分钟?”青青说着,就不管不顾地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老师苦笑道:“为什么别的同学可以为自己的错误接受惩戒,你就不可以呢?”“因为我学习好啊!”青青很是得意地白了老师一眼。晚上放学回家,怨气未消的青青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小白一听就急了,说:“这还了得?你长这么大,我们从来没对你罚过站,他凭什么?”第二天一早,小白去了学校,找到数学老师警告道:“我女儿脾气不好,如果因为你的原因让她出点啥事,这辈子你就别想再干这行了。”

心理学家把爱的表现形态概括为关心、理解和责任三个层面。

“关心”是爱的最基本层面。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更要关心其精神生活。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愿望,但不能一味迁就、处处满足;做了错事必须制止,甚至惩戒,不能听之任之。事事由着孩子的性情,不加约束,放任其行为,容易养成孩子自以为是、任性自私、好显摆的性格。现实社会不可能满足一个人随心所欲的所有要求。而一旦在生活中碰了钉子、遇到挫折,任性的孩子就会觉得别人有意和他过不去,并会因此发脾气、偏执、狂躁或者退缩、逃避、抑郁。

“理解”指的是了解孩子的内心,能以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唯孩子的意愿是从。理解孩子是以关心其精神生活为前提,是能洞悉孩子成长的变化和烦恼,并引导、监督他们排忧解难、悔过纠错,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责任”是更高层次的爱,“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犯错,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家长从小骄纵孩子,等到不良习惯养成后,就把孩子往学校一推,说:“这孩子我是管不了了,交给你们了!”这是不负责任父母的作为。教育离不开父母和家庭,如果没有父母早期良好的教育做基础,没有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学校和老师也难以教出优秀的学生。

没有惩戒的教育有用吗(没有任何惩戒方式的教育)(3)

有“温”有“度”的惩戒

师大毕业的文文当了一名高中老师。在同学心目中,文文是他们的骄傲,工作没几年就被评上市级优秀教师;也是他们的榜样,不仅工作出色,还把自己儿子培养得很优秀,小小年纪已经崭露出不俗特质。同学聚会时,很多同学向文文取经,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她培养孩子的秘诀,毕竟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好老师能培养出好学生,但未必能培养好自家孩子。因为他们常常会顾此失彼。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提问,文文说:“其实也没啥。首先我不想做‘成功的老师,失败的母亲’;否则,工作成绩再好,我也不认为我的人生是成功的。其次,教育儿子和教育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惩戒’,对学生,我会小心翼翼地使用;对我孩子,这是必要的手段。教育好孩子必须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

文文对儿子使用的惩戒方法不一而足,她会根据其所犯错误内容的不同而确定惩戒的形式。至于评价对错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具体的惩戒方法,在儿子懂事后,她就让儿子一起参与制定和设计。孩子两三岁时,文文的主要惩戒方式是罚站和禁食喜欢的食品,其目的就是要孩子明白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文文每周都要让孩子陪着刷两次碗,一个月后,儿子每周要独立完成两次刷碗任务,如果没做好,其惩戒方式是每发现一处问题,加罚一次刷碗。再比如弹琴,哪一小节没弹好,要加弹10遍、20遍、30遍;要是态度不认真,则加弹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其间不准喝水、吃东西。又比如做作业、考试,如果因为马虎做错了题,文文就会让孩子抄电话号码,50个为一组,错一个数字,加抄一组……

有同学问:“不让孩子喝水吃东西,你真能做到吗?”文文笑了笑,说:“有一次儿子做了错事还向我撒谎,我的惩戒方式是3天不让他吃肉,其间我们还特意炖了鸡翅,做了酱牛肉,这些都是他喜欢吃的。”“你这个妈够狠!”一位男同学边说边向文文竖起大拇指。“说实话,看着儿子低头吃饭的样子,我心也软了,要不是他爸爸在桌子底下用脚踩我,我就把鸡翅夹他碗里了。但静下心来想想,3天不吃肉对他的成长没啥影响;但他若不知道撒谎是错误的,将来势必会摔大跟头。”文文语气很坚定。

在说到对学生的惩戒问题时,文文的语气缓和下来。她说她不想给自己的教师生涯惹麻烦,所以对惩戒学生很慎重。通常她会以各种方式先与家长沟通,然后将学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心理健康,家长明事理,尊重、信任老师,此类学生行为失范时,她可以采用相应的惩戒形式,且效果较好。第二类,学生还好,但家长过于操心,有时会质疑老师的一些做法,此类学生出现问题时,文文会及时告知家长,并让家长参与矫治,可是孩子通常会烦家长管得太多。第三类,学生常常出问题,家长较强势,不懂得尊重老师,自以为是,经常质疑老师的做法,出了问题把责任都推给学校、老师。文文从来不以任何一种方式惩戒这类学生,她也会管,但只是谈心、讲道理,至于学生听不听得进去,效果怎样,她说很难把控,往往自己苦口婆心讲了一小时,抵不过回家后家长的一句话、一个举动。

“也就是说,对第三类学生,你放弃了对他们进行严格教育?”一个当公务员的男同学问道。“老兄,教育不是万能的,否则,我们为什么还要法律?”文文有些激动,“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我们眼前的这桌饭,社会好比这张圆桌,家庭好比这些碗、碟,学校好比这些菜肴,三者缺一不可,才会呈现出这桌让人赏心悦目的饭菜。没有碗碟,你让这些菜肴装在哪里?”

文文的话,引起了同样当教师的同学们的共鸣,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任何惩戒方式的家庭教育,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不敢有任何惩戒方式的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悲哀。

没有惩戒的教育有用吗(没有任何惩戒方式的教育)(4)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则》,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完善教育体制,探寻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直在路上。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