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管理的技术(蜂群春繁饲喂的时机)

早春蜂群恢复活动以后,蜂王产卵量逐渐增加,随着子圈面积的扩大,蜂群的消耗(蜜、粉、水、无机盐等)也随之增加。如果此期饲料缺乏,会影响蜂群的繁殖发展,因此,应适时适量给予补充。

蜜蜂养殖管理的技术(蜂群春繁饲喂的时机)(1)

一、蜂群春繁饲喂的时机

1、蜂群饲喂早晚的危害

饲喂对蜂群有刺激作用。人工饲养过程中对蜂群的饲喂,是模仿外界蜜源的过程,在早春蜂群一旦被饲喂,蜜蜂的工作积极性会显著提高,蜂王产卵量显著增加,工蜂哺育要求强烈。过早饲喂,容易被蜂群感知外界蜜粉源丰富,蜂群哺育、采集活动明显增加,巢内容易出现卵虫量过多,卵圈扩展速快,保温面积大,容易超出蜂群的哺育能力,容易消耗本应暂时休闲的越冬哺育力,同时饲喂使工蜂外出频率增加,刺激新蜂认巢飞行,在温度不适宜时,易遭受损失;过晚饲喂,起不到饲喂的效果。

蜂群的饲喂有增加巢温的作用。所有的饲喂,包括喂蜜、粉、水等都有暂时提高蜜蜂体温几个小时的作用,带动巢温升高,春繁初期(恢复期,越冬蜂更替的过程中)饲喂,易辅助蜂群扩大卵圈,不利于蜂群自我调节,而在蜂群繁殖一段时间后饲喂,能有效利用饲喂产生的热量。

蜜蜂养殖管理的技术(蜂群春繁饲喂的时机)(2)

2、蜂群饲喂的原则

在春繁初期,一般不建议人工饲喂,减少对蜂群的刺激,保存蜂群实力,延长越冬蜂的寿命。让蜂群根据巢内外环境及蜜粉源情况,自行调节巢内哺育进度,实现平稳繁殖。

在春繁时,蜂群巢内每框贮蜜不足1kg的,应及时贮蜜饲喂,对迟迟不能开繁的蜂群,可以采用饲喂催繁。

3、春繁饲喂的最佳时机

一般,春繁采用模拟自然群繁殖时,意蜂春繁饲喂可于首批封盖子出现后进行,中蜂春繁饲喂可于第一批新蜂认巢飞行后进行。

蜜蜂养殖管理的技术(蜂群春繁饲喂的时机)(3)

二、蜂群春繁饲喂的方法

1、饲喂物

一般,前期主要是喂粉,中后期主要是喂糖等。蜂群以食用自然蜜、粉等最佳。选择合适的开繁时间,减少对蜂群的饲喂,降低诱发蜂病的可能。喂粉、水、无机盐等相对简单,不做解释。

2、饲喂浓度与量

蜜蜂贮蜜饲喂以糖的饱和溶液为好,中蜂不耐饲喂,奖励饲喂浓度控制在18%~20%为宜,意蜂耐饲喂,浓度可适当提高至30%。

饲料充足是蜂群繁殖的基础,在春繁过程中,蜂群中应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的贮蜜(一般,一框不低于1kg),不足时,应及时哺喂。奖励饲喂量以群势而定,以接近日消耗,不出现蜜压子为佳。

3、饲喂方法

春繁初次饲喂宜在巢内、傍晚、少量开始,避免盗蜂及过度刺激蜂群,之后饲喂时间不限但应相对固定,饲喂量逐步增加。

蜜蜂养殖管理的技术(蜂群春繁饲喂的时机)(4)

三、蜂群春繁饲喂注意事项

1、弱群不宜奖励饲喂。弱群对外界的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应在蜂群复壮后或平群后再行饲喂。

2、傍晚5℃以下不宜饲喂。蜂群取食糖浆的速度与气温有关,在气温低于5℃时,蜂群取食糖浆的速度明显减缓或消失,因此,低于此温度时,应停止饲喂。

3、白天14℃以下不宜饲喂。白天饲喂后,蜂群的外出频次增加,宜选择在中午温暖,气温超过蜜蜂临界温度时操作。

4、减少对蜂群的干扰。春季巢内的哺育温度明显高于外界气温,在饲喂时,宜掀开保温物的一个角,避免巢内热量的散失和对蜜蜂的惊扰,饲喂后迅速恢复。

5、患病蜂群停止饲喂。蜂群中出现烂子等病害时,多因蜂群生活节律失调,哺育量过大造成,应及时停止饲喂,由蜂群自身调控。

6、新手不宜饲喂。适度饲喂能促进蜂群的繁殖,过度饲喂及不当饲喂可能引发蜂群哺育冒进或病害,对于新手而言难以拿捏,建议不饲喂。

结束语:“巧施蜜糖养蜂,拙用蜜糖损蜂”,蜜蜂虽然喜欢蜜糖又极易被蜜糖所伤,蜂群饲喂是蜜蜂养殖的重要技术,应把握好春繁的饲喂时机及饲喂方法,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为分蜂和蜂产品生产做好准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