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式对联大全(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二)

【当句回文】

文学形式对联大全(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二)(1)

出句:

藏宝图中图宝藏【啸傲林泉】

对句:

钉书夹里夹书钉【重新来】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这是联都网站啸傲林泉联友的悬联求对,这比当句回文对好难度很大,具体断句是“藏宝/图中/图/宝藏”。除了用回文修辞手法外,还用到了转品(图、图二字分做名词、动词)、多音(藏cáng、藏zàng),机关重重。几年来,各路机巧联高手纷纷应对,始终没有完全破雷者。2019年8月,一位网名“重新来”的联友对了“钉书/夹里/夹书钉”,用了钉字的多音(dìng、dīng)实现基本破雷。需要说明的是,“钉书夹”是现在学生和办公常用的装订材料的文具,与“藏宝图”对仗工整;书钉指钉书常用的订书钉。对句不足处在于表意略显牵强,联脉上不如出句畅通。

【倒章回文】

文学形式对联大全(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二)(2)

出句:天边半染墨;(雁迹)

对句:海上全悬楼。(水镜谷)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这比网上征联出句用了倒章回文修辞手法,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原联描绘的是风雨欲来天边染墨和海市蜃楼之景,全联倒读后变成“楼悬全上海,墨染半边天”,赋予了大上海高楼林立、城市阴霾造成的墨染半边天的另一重景象。倒章各成联,各呈意象,堪称巧妙。

【倒句回文】

文学形式对联大全(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二)(3)

出句:暖酒春花红醉客;

对句:香荷碧水浅游鱼。

对句:清泉玉桂碧流霞。

对句:飞虹玉石紫流霞。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出句采用了倒句回文的修辞手法。倒读时字面或意义上有变化,但上下联位置不变。几副获奖联均破了地名、颜色机巧,实现破雷。值得一提的是,冠军对句还用了错综对的手法,“碧、浅”与“春、红”错综相对,饶有趣味,属联律通则中传统对格允许的对法,意境上更胜一筹。

【经典链接】

文学形式对联大全(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二)(4)

回文联趣谈

●李明隆

昔时镇江有一饭庄,名曰“天然居”,一次乾隆微服私访,曾在此用餐。吃喝完毕,在饮茶时,乾隆对着那“天然居”的店匾想了想,偶得一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未能续得相应之下联。尔后,乾隆一行来到云隐寺,进入大殿内,但见玉佛比真人还大。随行大学士纪晓岚则以“人过大佛殿,殿佛大过人”对之,众皆叹服。乾隆皇帝出的上联和大学士纪晓岚对的下联都各自顺读、倒读皆成句子,并兼顾对仗及平仄之对应,我们把这类对联叫做“回文联”。“回文联”是我国对联中的一朵奇葩,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顺读倒读,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回文联”又被文人称为“卷帘”,它不仅体现了文人的苦心,也说明汉字的妙用。回文联的具体组成方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

1.当句回文

即同一句子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此类回文联最多。如:

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天茫茫,就有一幅有趣的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上联雾与山相互映衬,互相依存;下联天与水相映衬,互相作用。两两相对,准确状写出鼓浪屿鱼脯浦的景色。

又如: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有人就此写了一幅对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上下联恢谐成趣。应指出的是,回文对联是对联难度最大的。就以此联而言,“龙隐岩中”对“斗鸡山上”很工稳,但“岩隐龙”对“山鸡斗”就有点牵强,因为“隐”和“鸡”,“龙”和“斗”词性不同。

又如:湛江德邻里有一副反映邻里之间友好关系、鱼水深情的回文联,至今传颂不衰: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上下联构成比喻,既有教育意义,又趣味横生。

2.倒句回文

即同一句子在倒读时字面上有变化,但上下联位置不变。如: 结同心果, 开并蒂花。倒读即为:果心同结, 花蒂并开。这一副婚联,上下联各自倒读,虽字面变化而意义基本不变。

3.倒章回文

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如武汉龟山有一副对联: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倒读即为: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又如: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倒读又成一联: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也别有趣味。

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 特别是一些难度更大的回文格,如反复回文、联珠回文、韵对回文等,因此运用得不太广泛。又因这种格式能突出体现汉字的独立语特点,所以不少联家仍喜为之,且佳作不少。如别号西蜀愚生的胡寅有这样的回文联:

①居安来客喜,喜客来安居。②雾绕城时城绕雾,云浮岭上岭浮云。③响水桥中桥水响,香山寺外寺山香。这些联皆句通词顺,意思完整,文笔通俗形象,语调诙谐有趣,不论正读反读都趣味横生,令人解颐。

1981年春节,北京人民文化宫通过征联,获得一副回文联:多谜多灯大会,会大灯多谜多;好花好园美景,景美园好花好。上下联各自回文,内容、对仗、平仄皆宜。

回文联和其他类型的对联一样,一个上联可以对很多下联,且意趣各异,不分伯仲。如上联“处处飞花飞处处”,下联就可以对“潺潺碧水碧潺潺”,“重重绿树绿重重”,“声声笑语笑声声”等等。同是乾隆的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有人对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意境也不错。有的回文联,对文字稍加调整又可翻出新意,使对联数量成倍增加,趣味无穷。如:佛何能测,人不易知。这副反复回文四言联,至少还可以反复推衍出另外三副:① 何能测佛,不易知人。指世事难以预料。②易知人不,能测佛何。一种疑问的口气,探询“知人”“测佛”的问题。③ 知人不易,测佛何能。侧重强调后者。

(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