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方针四条原则 十二字方针和三个必须

十六字方针四条原则 十二字方针和三个必须(1)

十六字方针四条原则 十二字方针和三个必须(2)

链接——

举全社会之力

掀起《安全生产法》宣传热潮

12月伊始,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一个《安全生产法》宣传周,进一步掀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贯热潮。《安全生产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当前,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大力实施新 《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举全社会之力,掀起《安全生产法》宣传热潮,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治中国建设大局之中,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之中。通过宣贯实施《安全生产法》,提高安全生产法治水平,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推动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业人员遵章守规,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广泛凝聚安全发展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是切实增强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自觉性

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安全生产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创新工作机制,对于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强化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作为这部法律的主要行政执法部门,要充分认识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法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贯彻实施好安全生产法,重点是认清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摆位。要进一步认清安全生产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突出位置,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积极营造全社会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法治氛围

贯彻实施好《安全生产法》,就要举全社会之力协同推进,迅速掀起新法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要将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件大事,坚持持久抓、抓关键、见实效,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角度,形成全社会学新法、说新法、用新法的浓厚氛围。

广泛开展社会化宣传。好安全工作,要靠大家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要牢固确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共同唱响“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主旋律。认真学习和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凝聚安全共识,提升安全素质,由“要我安全”、“不懂安全”、“不会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强化安全基础工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岗位细节做起,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使每个人都成为安全生产的有效防线;依法接受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隐患常查、建设常抓,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法制氛围。

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要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组织党政部门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专门教育培训;邀请安全生产专家作专题辅导授课,专题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制作新《安全生产法》动漫宣传片滚动播放;印发了新《安全生产法》单行本,在城市大屏幕、车站、酒店等公共场所,悬挂新《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标语,在LED显示屏、电视、医院,滚动播放新《安全生产法》宣传的口号。通过原原本本地学习领会立法本意和丰富内涵,强化红线意识,提升抓安全管安全能力,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营造了全社会“学安法、用安法、守安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夯实了生产安全思想防线,为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守安全生产宣传主阵地。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府公开平台、电视报纸等媒介,积极主动与主流媒体加强沟通合作,与媒为伴、同频共振,争取新闻记者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掌握宣传工作主动权。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报纸、期刊、电视、广播,以及新媒体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挖掘宣传典型,及时曝光非法违法的生产行为,主动向社会公开安全生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完善和坚持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制度和重特大事故快速报道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要突出重点,宣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推动落实《安全生产法》宣贯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操作,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要突出季节性特点,重点宣传交通运输、供水供电气、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农村等安全生产常识,增加全社会风险防范能力。

三、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要坚持《安全生产法》的硬标准、硬约束,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既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敢抓敢管,严格履行职责,又要懂法守法,提高执法能力,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努力学法、用法、守法,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创新监管,推动安全生产发展改革。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突出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保障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办公场所、经费装备,充实专业人员,强化安全生产基层执法力量、建立健全基层网格化安全监管。依照新法规定实施分类分级指导和重点监管,科学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坚持采用“四不两直”暗查暗访方式,全面排查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建立健全“一单位一隐患清单一责任清单”和风险隐患“六项机制”,只有真正把隐患和风险发现在前面、控制在未发、警示在平常,真正把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牢记心里、扛在肩上,真正筑牢底线、守住红线,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三下降、一绝不”的工作目标,才能有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的新局面,真正为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建章立制,强化依法治安。要认真研究新《安全生产法》新增、修改的重要规定,涉及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行政执法强制措施、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都做了新的调整和规定。各级安监部门要对本单位现有执法管理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进行一次全面认真清理,完善自由裁量规范,制定相应监管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法》顺利实施。贯彻实施好新安全生产法,要坚决依照新法严查非法违法行为,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一律予以关闭取缔;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究,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上限处罚并在主流媒体公开曝光,对事故严厉追责,让事故单位和责任者付出更大的代价,真正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强化法治兴安,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要按照安全生产发展改革部署和要求,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实现,要切实抓住重点行业、重要时段、重点部位、关键岗位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整顿攻坚战,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同时,要谋划好明年工作思路,把《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作为明年工作的重点,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促进《安全生产法》的有效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切实担负起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法治能力,要以新法的贯彻为契机,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践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早日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徐传中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