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研究生(是什么限制了研究生的)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面对台上教师的提问,台下鸦雀无声的场景相当普遍不仅日常的课堂,在学术会议、论文答辩现场等也大多如此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种声音:为何现在的研究生不会提问?,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如何评价研究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你如何评价研究生(是什么限制了研究生的)

你如何评价研究生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面对台上教师的提问,台下鸦雀无声的场景相当普遍。不仅日常的课堂,在学术会议、论文答辩现场等也大多如此。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种声音:为何现在的研究生不会提问?

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研究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力”)在很大程度上衡量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对此,有学者指出,正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惯性停滞”状态。不过,把学生思维的“惯性停滞”责任推给某种学习模式,实在经不起推敲。学习模式对学生思维有影响,但不该是决定性因素。教师主导利弊兼有,把研究生提不出问题的板子全部打在老师们的屁股上,恐难令人信服。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同道,未经审视的研究性学习生涯也不值得一过。思维是问题之源,但这种精神活动更多属于个人事务,老师主导与否,归根结底还要看学生自己是否进入冥思状态。不在冥思状态,无论学生在做什么,他们基本上处于将经验生活世俗化和精神生活庸俗化的状态,无法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学习境界。对于学生而言,具备从经验生活中发现问题、从精神生活中反思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术研究最起码的能力。要提出问题,需要善于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所经历的生活合二为一,以应有的“问题力”审视一切。

审视经验,审视知识,这是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课堂上、讲座现场还是实习期间,学生提不出问题,在于他们低估了问题的价值。问题的实质是困惑,而困惑在于认知的超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的体现。卓越的品质源于自我超越,这是学生最可贵的品质。遗憾的是,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普遍看重的是有形的成绩,而忽视了内在的“问题力”。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荣誉感世俗化和庸俗化了。

真正的荣誉,应该是内在卓越品质的珍视。研究意味着创造,创造以提出问题为起点。提出问题是一种智力竞赛。谁能在这场免有终点的精神中保持足够的活力,谁就能真正变得出类拔萃。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给提出问题的学生以必要的奖赏,以此唤醒他们的荣誉感,以巨大的荣誉感刺激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在问题的发现和筛选中提升群体的“问题力”,这是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

当“问题力”的荣誉感缺场,分数和论文发表的获得感被贴上了“荣誉”的标签,有没有问题意识和能不能提出问题反而变得可有可无。长期以往,学生兴趣的偏移,扼杀了他们的自由探索精神。在这方面,不要反思经验生活,不必抽象思维的量化研究盛行,就是“问题力”贬值的写照。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不能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还必须上升为“人应当是什么”的高度才能超越一般动物。研究性学习应以提出问题为最低标准,以超越自我引以为豪。只有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才可能有质的提升。

(作者刘海明系重庆大学教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