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作文总差那么点意思(我写的文章为什么没有诗意)

为什么写作文总差那么点意思(我写的文章为什么没有诗意)(1)

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牛汉,他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写得富有诗意。这种诗意,不是那种轻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童年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那么,如何才能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章写得有诗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从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里寻找写作的密码。

密码一:故事有真意

作者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回忆了有关“第一本书”的故事。故事里充满着童真,也充满着心酸。“我的第一本书”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上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考了第二名。谁知,祖母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第三名却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这段情节真让人忍俊不禁。

这引起了父亲对我成绩的怀疑,于是父亲要考考“我”。可“我”却拿来了一本拦腰截断的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半本书。当父亲问明原因,知道另外半本书送给乔元贞后,深深叹着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父亲让“我”继续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其实,作者只是因为把自己的名字少写了一横,才考的第二名。后来,父亲为两个孩子“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作者说:“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那个时代,孩子们读书的艰难让人感到心酸。

文章结尾,作者还交代了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二黄毛打仗不怕死,受到乡里几代人尊敬。乔元贞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村子叫卖纸烟、花生等小东西。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因为没有机会上学,一生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能有多大“出息”?作者用这个真实的故事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心酸的叙述。

为什么写作文总差那么点意思(我写的文章为什么没有诗意)(2)

密码二:感情有深意

这篇文章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有关“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情意。

父亲很关心“我”的学习,在得知那半本书的经历后,对儿子同学家的贫困十分同情。“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居然把两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还用牛皮纸包了皮,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温和善良,理解尊重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却跃然纸上。

因为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自己唯一的一本书裁成两半,一人半本。父亲也理解两个孩子之间纯真的友情。而且,父亲与乔元贞的父亲也“自小是好朋友”。虽然那时家家都很贫穷,但这些真挚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感动读者。

为什么写作文总差那么点意思(我写的文章为什么没有诗意)(3)

密码三:语言有暖意

这篇文章语言富有诗的意味,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无论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都简单凝练,饱含深情。

在父亲询问“我”的学业时,有这么一句景物描写:“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通过味觉与感觉的描写,我们仿佛闻到了成熟的小麦的香味,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的惬意。

父亲看到“我”的半本书时,作者这么描绘他的神态与动作:“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父亲深深叹着气”。作者对父亲简单却生动细腻的刻画,表现了他对孩子的温厚与忧愁。

作者在文中这样评价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句话是作者对自己童年的独特体验。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生命最初的快乐,来自人间的温暖与友情。

所谓诗意,就是指诗的意境。一篇文章,只有故事真、感情深、语言美,才能散发出诗的美丽意境来。文章的诗意,与生活的诗意是密不可分的。中学生写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再修炼好自己良好的文化底蕴,必能写出富有诗意的好文章来。

原创稿件,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