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

西汉时期,梁国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是西汉朝的一个粮仓,居天下膏腴之地,梁国又处在西汉王朝的都城长安与东方的交通要道上,是咽喉之地,也是维护西汉王朝的屏障。梁国建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至西汉末王莽篡权,梁国国除,共经历14位梁王,200余年历史,几乎延续了整个西汉时期。伴随着西汉王朝的兴起、强盛与衰弱,梁国的命运也起起伏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一、西汉梁国之“梁”的由来

《说文》云:“梁,水桥也。从木,从水。”梁之原意当是在水中作桥的意思。古代的梁部族当是一支专门筑桥的部族,或者因封在梁山而得名的部族。梁国原是西周时期的封国,今陕西省韩城县有少梁城,当即古梁国。”鲁僖公十九年(前641年),梁国灭于秦。

梁国被灭后,留在原地的梁人称少梁。梁人的主要徙居地称大梁。魏惠王六年(前361年)迁都大梁,魏国也称梁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魏国并设砀郡管理魏地,因大梁城被毁,即以东部的砀县为郡治,魏国故地便变为秦国砀郡。砀郡可考的县有18个,地域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1)

【秦国砀郡图】

二、彭越之梁国

秦朝砀郡仅存在19年。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分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等十八个诸侯王。项羽封地拥有九个郡,其中包括梁地。目前史料无法考证项羽封地内,梁地仍称砀郡。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2)

【西楚国所辖梁地图】

汉高祖五年十月(前202年),刘邦听从张良建议,将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使彭越南下攻楚。十二月,垓下之战,大败楚军,项羽乌江自刎。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3)

彭越画像

一月,刘邦在定陶,按战前约定,正式册封彭越为梁王,都城定陶。

二月,刘邦在定陶氾水之阳称帝,择都长安,开始了延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以谋反的罪名将彭越夷三族

三、刘恢之梁国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三月,刘邦封五子刘恢为梁王,将东郡并入梁国,《汉书·高帝纪》载:“罢东郡,颇益梁”。梁国辖砀郡、东郡二郡 ,面积有3.7万平方公里,可考的县有32个,较之彭越的梁国大了50%。

刘邦在巩固刘氏诸侯王的同时,亦加以限制,在刘恢的梁国内,分封了近10个侯国,这些独立的侯国也瓜分了梁国可控制的地域和租税食邑。汉初的侯国基本都是整县受封,因此刘恢时期的梁国实际控制的地域和租税食邑与彭越时期的梁国差不多。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4)

【汉高祖十二年梁国封域图】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去世,汉惠帝刘盈继位后,吕后掌控朝政大权。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汉惠帝因病去世,吕后立少帝为傀儡,并渐渐削弱刘氏诸侯王,梁国东郡被削,复为汉郡。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5)

【吕后元年梁国封域图】

刘恢时期梁国缩小到彭越时期的疆域大小。但梁国封域内还存在10个侯国,刘恢能控制的梁国地域和租税食邑与彭越时期小

四、梁国改为吕国

吕后七年(前181年)正月,刘恢的异母弟赵幽王刘友遭吕后幽禁饿死后,赵地悬空,同年二月,吕后下诏让刘恢迁往赵地为赵王,因受威胁在赵地自杀,改封侄子吕产为梁王。

吕后将吕国(齐国济南郡)改称济川国,将梁国改称为吕国,吕产又改称吕王,吕氏掌握了梁地。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6)

【吕后八年吕国封域图】

吕后八年(前180年)八月,吕后病危。吕产因作乱被杀,周勃、灌婴等功臣和齐王刘襄杀诸吕外戚。吕国改梁国,徙济川王刘太为梁王。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击灭刘太,梁国国除,复为砀、东二郡

五、刘揖之梁国

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二月,复置梁国,立子刘揖为梁王。刘揖得帝宠爱,异于他子。好《诗》《书》,故拜贾谊为太傅。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六月,五年一朝,一共三朝。刘揖坠马而死。在位十年,谥号怀王。

刘揖死后,贾谊针对梁国重要的地理位置,提出了重视梁国、扩大梁国的建议。刘揖死后第二年,太傅贾谊也内疚而死,刘武徙为梁王。

六、刘武封梁王,梁国达到鼎盛时期

刘武封为梁王,变动较大的便是迁都睢阳。《水经注》载:“汉文帝封孝王于梁,孝王以土地下湿,迁往睢阳”。可考之是由定陶南迁睢阳。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梁国成为抗击吴楚七国进攻的前沿阵地。因梁孝王在平叛过程中有大功劳,所以梁国享有尊贵的政治地位和无与伦比的特权待遇。梁国达到西汉史上的鼎盛时期。司马迁说梁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多大县。”反映出七国之乱平定后,梁国益封的形势。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7)

【景帝中元五年梁国封域图】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刘武死后,汉景帝把梁国之地一分为五,把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为王。长子刘买承袭刘武的爵位,即梁共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次子刘明为济川王(都济阳,今河南兰考),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四子刘定为山阳王(都昌邑,今山东巨野),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都定陶,今山东定陶)。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8)

【景帝中元六年梁国一分为五形势图】

七、拆分后的“小梁国”逐渐衰落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共王刘买嗣为梁王,刘买虽然继承了梁王的爵位,但梁国疆域已大为缩小,仅剩18县,势力已大为削弱。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朝廷以梁国李太后有淫秽行为以及梁平王刘襄为人不孝等原因,削梁国8城,梁国仅剩10县。

武帝元朔二年至成帝元延三年梁国先后分裂出十七八个王子侯国,至元延三年余有8县。汉成帝元延末年,梁王刘立杀人,复削5县。至成帝绥和末年梁国只余3县,持续到梁国灭亡。

西汉诸侯国最后的结局 西汉梁国的强衰匿历程(9)

【元始二年“五梁”形势图】

八、西汉梁王考略

西汉前期梁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汉王朝对梁地非常重视,朝廷对梁王的选择也很慎重。

第一任梁王彭越(前202—前196年在位)。彭越,昌邑(今山东巨野)人。曾略定梁地,被封梁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以彭越谋汉为名,逮捕彭越,将其流放到巴蜀,后被吕后处死。刘邦认为秦王朝的短命是因为没有对皇室子弟分封,使朝廷失去屏障而造成的。因此之后的梁王均为刘姓。

第二任梁王刘恢(前196—前181年在位),高祖次子。由于吕后对刘恢不信任,刘恢被徙封于赵。到赵国后,刘恢因受吕后的威胁而自杀。

第三任梁王吕产(前181—前180年在位)。吕产把梁国更名为吕国。次年,吕后死,汉文帝即位,吕产被诛杀。改吕国为梁国。

第四任梁王刘太(前180—前179年在位)。《汉书·周勃传》记载:吕后死后,大臣认为“少帝及三弟为王者(包括梁王刘太)皆非惠帝子,復共诛之”。其实汉少帝及三个弟弟皆是惠帝子,不过是宫女所生。梁王刘太与少帝刘弘同时被杀。

第五任梁王刘揖(前178—前168年在位)。汉文帝二年(前178),汉文帝把最宠爱的少子刘揖(胜)封为梁王。刘揖因游猎时坠马而死。

第六任梁王刘武(前168—前144年在位),死后谥为孝王,被称为梁孝王。梁孝王刘武是汉孝文皇帝之次子,汉景帝之同母弟。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梁孝王在抗击吴楚七国之乱中确实立了大功劳,梁孝王也成为朝中最显贵之功臣。梁孝王时期,梁国进入其鼎盛时期,自梁孝王始,直至西汉灭亡,梁王皆梁孝王刘武之后裔子孙,成为世袭。

第七任梁王刘买(前143—137年在位)。汉景帝将刘武的五个儿子皆封为王,梁国一分为五,刘武长子刘买继位,是为梁共王,自此梁国由盛转衰,成为一个小王国。此后的梁王分别为:第八任梁平王刘襄(前136—前97年在位)。第九任梁顷王刘无伤(前96—前86年在位)。第十任梁敬王刘定国(前85—前45年在位)。第十一任梁夷王刘遂(前45—前40年在位)。第十二任梁荒王刘嘉(前39—前25年在位)。第十三任梁王刘立(前24—3年在位)。因叛乱,又削5县。第十四任梁王刘音(5—10年在位)梁国国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