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

情绪问题并不只是在成年人身上出现,孩子们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和障碍。但是孩子们的情绪表现方式比较不同,家长们很容易忽视,或是把孩子的一些极端行为视作性格偏激的表现。不知道家长们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1)

案例分析:

住在楼上的小豪在班上跟朋友闹了矛盾,回家以后跟爸爸妈妈诉苦说,自己最好的朋友不跟他说话了。结果父母对此不以为然,对小豪说:“你们现在闹矛盾都是玩玩的,过两天就好了,没事”。

过了好几天,两个朋友还是没有和好,这几天小豪变得有些喜怒无常,经常跟爸爸妈妈发脾气。最近听小豪妈妈说,小豪还会自己在房间里捶墙。爸爸妈妈看见孩子这个状态,开始着急地向身边人求助该怎么解决。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2)

其实,当孩子最开始遇见矛盾和困难时,家长就应该要鼓励孩子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拖再拖导致孩子情绪积压在心里无法释怀,最后难以弥补。类似的状况,我们称之为“情绪饥饿”。当孩子出现“自残”行为,家长别心急,可能是“情绪饥饿”在作祟

“情绪饥饿”的定义是什么?

情绪饥饿就是指孩子无法正常地表露和释放内心情绪,从而导致孩子用极端的方法去解决内心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得很“怪异”。

通常来说,孩子遇到快乐的事情会哈哈大笑,而难过的时候会情绪低落,但出现情绪饥饿的孩子无法正常地传达出快乐或悲伤的情绪,是能够自己用不正确的途径解决,这样的行为到最后只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3)

“情绪饥饿”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一、导致孩子内心扭曲,心理状况失常

长期情绪饥饿的孩子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抒发压力,也不懂得如何从外界寻找依靠,因此长久下来容易导致孩子内心扭曲,对于身边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长期怀有恨意或是恶意,容易出现极端型人格。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4)

二、阻碍孩子的人际交往

情绪饥饿不利于孩子与身边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尤其是当孩子在和某个人发生冲突的时候,由于孩子无法正确处理自身情绪,这段关系对孩子来说就十分脆弱,当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他们会渐渐地梳理自己的社交圈,这样不仅对于孩子的内心有害,对于孩子长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破裂

亲子关系维持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互相依靠,并且家长要能够和孩子交流沟通,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而情绪饥饿的孩子正是因为缺乏家庭的爱,才会更加不愿意通过家人来释放压力,这样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破裂。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5)

情绪饥饿的坏处有很多,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否处于这样的状态,并且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家长们应该仔细思考,情绪饥饿的成因有哪些?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情绪饥饿,家长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孩子在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且缺乏解决能力

家长要知道,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十分幼稚的,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小的利益冲突导致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如果处理方式错误会直接导致孩子们关系破裂,导致其中一方或两个人陷入长久的消极情绪当中。

身为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给出适当的引导,从矛盾的根源进行组织。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6)

其次,家庭环境爱的缺失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态的首要原因。很多孩子之所以患抑郁症,就是因为在从小长大的家庭当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理解,长此以往孩子在步入社会时也会带着警惕性,渐渐地与社会脱节,将自己封闭在内心世界当中。

家长们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以此来提升孩子抵御困难的能力,同时用足够的关爱帮助孩子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内心。在孩子遇到情绪障碍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解压。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自残(当孩子出现自残)(7)

结语:

情绪问题无小事,当孩子们出现情绪管理上的障碍时,身为家长首先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并且帮助孩子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给孩子一些乐观的向上的信息,帮助孩子建立一颗健康且强大的内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